腎母細胞瘤有哪些診斷方法
影像實踐檢查是腎母細胞瘤重要臨床診斷手段,排泄性泌尿系造影可見腎外形增大,腎盂腎盞變形、伸長、移位或有破壞。部分病例腎功能減退或完全不顯影,需應用大劑量造影劑造影。平片上伸有散在或線狀鈣化。超聲檢查有助于鑒別腎積水。CT檢查有助于確定腫瘤侵犯的范圍。并可進行血清紅細胞生長素測定和血清腎素測定。必要時可進行腎動脈造影,99mTc-DMSA腎閃爍掃描等檢查。
腎母細胞瘤應與以下疾病鑒別:
1、 肝癌 腎母細胞瘤瘤體的回聲表現與肝癌非常相似,而且右腎上極的腎母細胞瘤長至很大時,也極易誤認為肝臟腫瘤。
2、 腎癌 腎母細胞瘤較腎癌的形態規則,邊緣清晰,輪廓整齊。內部回聲腎癌為均勻或不均勻的彌漫、細小散在回聲,腎母細胞瘤則是粗糙的較強回聲。洋蔥型錯構瘤雖然內部回聲有強弱交錯,但是呈明暗相間的有序排列,腎母細胞瘤的粗糙回聲則無此規律。而腫瘤近邊緣處的低或無回聲帶的表現也是錯構瘤所不具備的。
腎母細胞瘤有哪些診斷方法:
1、臨床表現 熟知該病的臨床特點,“虛弱嬰幼兒腹部有大腫塊”、“羅漢肚”應考慮腎母細胞瘤。
2、實驗室檢查 血、尿常規,尿兒茶酚胺代謝物、腎功能檢測。不易與神經母細胞瘤區別者可行骨髓穿刺檢查。
3、影像學檢查 IVP、B超、CT、MRI在診斷Wilms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B超:B超可分辨囊性或實質性腫塊,易與腎積水、多囊腎等鑒別,同時也可明確對側腎臟及肝臟是否受累。Wilms瘤呈雜合性回聲,反映多種組織來源或合并壞死、出血。此外,B超也可對腎靜脈、下腔靜脈或右心房進行評估,如疑有下腔靜脈瘤栓,下腔靜脈造影可進一步確診。如下腔靜脈內發現瘤栓,提示可能已累及右心房,上腔靜脈及右心導管檢查可幫助確診。先進的B超檢查可取代腔靜脈造影和心導管檢查。
(2)靜脈尿路造影(IVP):仍是一種重要診斷手段,能了解對側腎臟的形態及功能。患兒患腎IVP常表現為腎盂腎盞被擠壓、移位、拉長或破壞。若患腎被壓縮、腎盂被腫瘤充滿或腎血管栓塞可致顯影延遲或不顯影。約10%病例IVP不顯影,提示泌尿道完全梗阻、腎靜脈嚴重侵犯或殘留腎實質太少。鈣化少見,出現“蛋殼”樣鈣化多提示陳舊性出血。
(3)CT:可判斷腫塊性質及原發瘤的侵犯范圍,判斷腫瘤與周圍組織、器官的關系,有無雙側腎病變,有無肝轉移等,根據腫塊包含成分不同,可幫助與錯構瘤相區別
(4)MRI可更明確評估腫瘤的大小、范圍。
(5)血管造影:有助于確定瘤體太小的腎內性腫瘤和決定雙側腎母細胞瘤行腎部分切除的范圍。
(6)其他檢查:肺是腎母細胞瘤最常見的轉移部位,應常規行胸部X線檢查;對疑有骨轉移(局部疼痛、壓痛及腫塊)的患者應行骨X線和(或)骨掃描檢查。患者血尿中透明質酸、透明質酸酶、血漿腎素、尿基質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較正常人不同程度升高。術后l~6個月,如果有腫瘤殘存或復發,血漿腎素水平可再度升高。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此藥用于原發性肝癌輔助治療,使用時注
2024-10-24宮頸癌疫苗是否有接種
2024-10-24乳腺癌術后 3 年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4-10-24早期肺腺癌手術后能否繼續服用原有藥物
2024-10-24小金片對皮下脂肪瘤有治療作用嗎
2024-10-24補佳樂和黃體酮對乳腺結節等有何影響?
2024-10-24胃癌術后感覺惡心,服用樞丹有效嗎?
2024-10-24平消膠囊對抑制腫瘤生長是否有作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