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2012年歷屆世界睡眠日主題
進入21世紀全新的科技時代,人們的健康意識空前提高,“擁有健康才能有一切”的新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有關睡眠問題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據世界衛生組織對14個國家15個地區的25916名在基層醫療就診的病人進行調查,發現有27%的人有睡眠問題,據報道美國的失眠發生率高達32~50%,英國10~14%,日本20%,法國30%,我國也在30%以上,50%的學生存在睡眠不足。睡眠障礙對生活質量的負面影響很大,但相當多的病人沒有得到合理的診斷和治療。睡眠障礙現已成為威脅世界各國公眾的一個突出問題。
為喚起全民對睡眠重要性的認識,2001年,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主辦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劃發起了一項全球性的活動,將每年初春的第一天—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此項活動的重點在于引起人們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質量的關注。“世界睡眠日”之所以定在每年初春第一天,是因為季節變換的周期性和睡眠的晝夜交替規律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2003年中國睡眠研究會把“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國。
【歷屆世界睡眠日主題】
2012年主題:多睡一小時關注睡眠品質!
“多睡一小時”公益活動(WorldSleepDayextrahourofsleep)是每年世界睡眠日期間的全球性健康睡眠主題公益活動之一,2009年3月21日開始“多睡一小時”活動引入中國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屆,其中2009年活動特別關注中小學生的睡眠缺乏問題,2010年,特別持續關注中老年睡眠質量問題,2011年由新加坡和中國的睡眠協會以及全國睡眠行業從業者聯合共同發起,特別關注女性睡眠質量問題,活動影響遍布全球,特點是在全球網絡包括臉譜FACEBOOK網站共同發起來網友參與的活動。2012年世界睡眠日多睡一小時活動的特別關注領域和主題是:關注睡眠品質,關愛兒童睡眠!
世界睡眠日多睡一小時活動背景:
作為未來的希望,孩子們應該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成長,孩子需要玩耍、游戲……在國外,英國中小學生9點到校,15點30分離校;加拿大中小學生上午8點40分到校,11點30分離校,下午12點30分上課,小學15點30分離校,中學16點30分離校;日本的學生也是早上8點以后到校。在我國每年都有媒體呼吁,許多城市也開始了行動,現在,上海的小學已開始實行每堂課只上35分鐘;杭州天長小學已推行了“朝九晚五”的作息時間……北京市曾規定學生到校時間小學不早于7點50分,中學不早于7點30分。
但是不爭的事實是,國內多數學齡兒童依然普遍睡眠不足,很多中小學生往往在7點20分甚至7點15分以前就得到校,要收作業,要打掃衛生,要升旗,冬季還要早鍛煉,夏季更有夏季的規矩……最可憐的是那些離校遠的學生,要汽車、地鐵的上上下下,然后再一路小跑往學校趕。據調查,不少城市的中學生目前大都需要6點左右起床,家遠的學生更要5點左右就起來,有的郊區學校要求學生早上7點到校早讀,學生起床更早。這么早,人的大腦還處于淺睡眠狀態,學生們就要出門往學校趕了,大多數學生是騎車上學,這不得不讓人擔心他們的安全。
科學常識告訴我們,成年人每天睡眠8小時為宜,而處于生長發育期的中小學生需要有充足的睡眠,應當保證小學生每天有10小時睡眠時間,中學生每天要有9小時睡眠時間,這樣才能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有關專家指出,中小學生處在長身體的階段,沒有充足的睡眠,對骨骼發育、身體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北大附中校長康健教授也說,現在有不少女孩子瘦弱矮小,這與平時少睡早起功課多有很大關系。
2012年中國和新加坡睡眠協會聯合發布健康睡眠報告,報告呼吁稱,“關注睡眠品質,關愛兒童睡眠”,專家們指出,睡眠品質才是健康睡眠的關鍵所在!“多睡一小時”中國睡眠網和適之寶枕工坊的研究人員介紹,將睡眠簡單地看作是節省能量的手段是錯誤的,睡眠實際上不能節省能量,而是給予人必須的一種“睡眠營養”,一般來說,成人需要的睡眠營養是6-9小時不等,但是,更根本的問題取決于當夜的睡眠品質。
健康睡眠報告指出,健康睡眠應成為現代兒童身心健康的重要標準,就像寶寶需要足夠的鈣來使骨骼健康發育一樣,良好的睡眠習慣對于孩子的發育同樣很重要。孩子在童年缺鈣會導致骨骼發育不良,而且骨骼疏松的惡果不會立刻顯現,可能要到成年后才逐漸顯現出來。同樣,孩子在童年缺乏睡眠會阻礙神經的發育,其惡果也不會當時顯現,可能會延伸到青年階段乃至一生。有研究表明,孩子不良的睡眠習慣與其在學校的表現不佳有關,如注意力不足、多動癥或學習障礙。我懷疑,長期疲倦的兒童在成年后會繼續疲倦,其痛苦是難以衡量的:不夠柔和,難以應對生活中的壓力,缺乏好奇心和同情心,不懂得幽默。總之,健康的睡眠可以強有力地調整兒童的情緒、表現、行為以及個性,應成為現代兒童身心健康的重要標準,健康睡眠的知識因此應成為現代父母最應該了解的育兒知識。
據悉,2012年世界睡眠日“多睡一小時”活動依然通過延長1小時的時間概念,實現對于兒童尤其是中小學生和白領人群的睡眠品質的關注。據介紹,“多睡一小時”活動的本質不是時間的延長,而是睡眠質量的提高,“多睡一小時”主旨是通過提高人們的睡眠品質,延長夜晚深睡眠的時間,實現同樣的睡眠時間里,把睡眠品牌和睡眠營養提高一小時,從而實現睡眠總量不需要那么長時間也能達到“夠”的健康睡眠目標。
${FDPageBreak}
2011年:關注中老年睡眠
眾所周知,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每年的世界睡眠日都會有一個主題,那么2011睡眠日主題是什么呢?據悉,中國睡眠研究會提出了2011睡眠日主題——關注中老年睡眠。睡眠專家表示,2011睡眠日主題旨在強調對中老年人群的睡眠保健的現實意義。
中老年人群系指年齡為40--60歲的成人。中老年工作人群是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他們的睡眠健康對社會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改群體承受著社會及家庭等諸方面的工作和精神壓力,是睡眠障礙的高罹患群體;根據中國睡眠研究會近期一項網絡調查結果顯示,在1.2萬人有睡眠問題的受訪者中,中老年占18.8%,其中77.28%患者為慢性失眠。
中老年工作人群失眠的主要原因依次為:工作及精神壓力大、作息無規律、各類疾病及不良生活方式等。長期失眠導致精神萎靡、情緒不穩、生活和工作質量下降等。
睡眠障礙是導致身心疾病的重要因素。失眠與焦慮抑郁障礙存在密切的關系,長期失眠入不予以合理干預易導致心理障礙,糾正失眠與治療焦慮抑郁障礙同等重要;失眠與軀體疾病,入高血壓、心腦血管病、內分泌失調、慢性疲勞綜合征等存在密切的關系;睡眠呼吸障礙也是中老年睡眠常見疾患之一,而肥胖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主要病因,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是高血壓、冠心病、中風、糖尿病、夜間猝死等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科學管理中老年工作人群的睡眠健康食關系到該群體乃至于到老年期身心健康的重要環節。
2010年:良好睡眠,健康人生
中國睡眠研究會提出了2010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國主題:“良好睡眠,健康人生”。
隨著社會進步,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社會多樣性,工作的競爭,睡眠問題本已經成為一個日漸突出的問題。而今年又承接著去年金融危機所帶來的更高的工作、職業緊張度,更大強度的精神壓力,要求體力腦力付出的更多,也使得許多人都出現或輕或重的心理精神方面的問題,從而導致睡眠質量不能得到保證,引發各種睡眠問題或相關疾患。中國精神健康網的專家介紹說,自去年9月份以來,前來進行心理咨詢的求助者中,受金融危機影響的求助者越來越多,占到心理咨詢總人數的近三成。
當有人問您:“您會不會睡眠?”,這時,也許您會覺得不屑,會認為這是個弱智問題,而實際情況是,中國每十個人中大約會有八個人得不到很好的睡眠,也就是說,雖然人人會睡覺,但是我們中的大多數還沒有一種健康睡眠的意識和習慣,不懂得真正的健康科學的睡眠是怎么樣的。
所以,今年我們倡導“科學管理睡眠”的睡眠主題,這一主題應涵蓋以下三個層面:
第一,對睡眠的科學認知。符合科學的健康睡眠是保持旺盛精力和充沛體力的重要因素。在社會高速發展的形勢下,我們通常很重視個人的某些能力,如工作能力、創造力、學習能力等,卻忽視個體面對各種逆境時的主動調控能力。形成工作能力強,而心理脆弱;意志堅強,而睡眠被剝奪。這是導致睡眠障礙的重要環節之一。對此,應對廣大民眾進行睡眠相關科學知識的普及和宣教,以提高公眾對健康睡眠的自我管理能力,這也是設定“世界睡眠日”的根本目的。
第二,睡眠健康產品研發的科技含量有待提高。我國人口眾多,睡眠障礙群體較大,然而,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助眠相關產品卻很少,且科技含量不高。在促進健康睡眠方面,如睡眠環境、臥具、助眠系統等,存在著廣泛的科技研發空間;對于目前已上市的助眠產品應予科學驗證,給大眾安全、有效的高科技助眠系統。
第三,睡眠障礙的診斷與治療需要科學管理。睡眠障礙的突出特點是發病原因差異大。如何找準患病原因,正確診斷,個體化干預,實現對睡眠障礙的科學、合理的管理是每個衛生工作者面臨的實際問題。因此,需對臨床醫師的診斷、治療加以規范和培訓。
${FDPageBreak}
圍繞以上幾個方面,中國精神健康網將會開展健康睡眠宣傳、專家義診、免費在線咨詢等活動,傳播管理睡眠的科學知識,以全面提高大眾健康睡眠水平。
2009年:科學管理睡眠
2008年12月26日經中國睡眠研究會常務理事會研究決定,2009年的世界睡眠日主題確定為“科學管理睡眠”,以充分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宣傳健康睡眠的知識和理念,提高我國公眾心身健康水平。
2008年:健康生活,良好睡眠
陽春三月里,第八個世界睡眠日又來臨了,朋友,你睡好了嗎?莎士比亞曾把睡眠比作是生命筵席上的“滋補品”,是有道理的。俗一點可以說,世界上什么東西,最不需要花錢而又特別值得我們享受?是睡眠。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良好的睡眠開始。
在競爭日趨激烈、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今天,不少人對于睡眠的認識不足。有些人認為睡覺浪費了太多的時間,或者認為睡眠不好是件小事情,少睡一點沒有關系。可是,這些想法在醫學上是得不到認同的,睡眠不足輕則會影響工作效率和身體健康,重則有可能引發致命的后果。
睡眠是每個人在生命中都必須滿足的一種絕對需要,就像食物和水一樣。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健康人能忍受饑餓長達3星期之久,但只要缺覺3晝夜,人就會變得坐立不安、情緒波動、記憶力減退、判斷力下降,甚至出現錯覺和幻覺,以致難以堅持日常生活中的活動。所以,睡眠對每個人來講,都是絕對必須的、不可或缺的生活需要。
“世界睡眠日”的目的就是要引起人們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質量的關注,提醒我們要關注睡眠健康及質量。關注睡眠質量就是關注生活質量,關注睡眠就是關注健康。今年中國睡眠日的主題思想是“健康生活,良好睡眠”,旨在為公眾普及睡眠知識,呼吁公眾關注睡眠健康。
既然睡眠與生命健康息息相關,那么睡眠時間以多長為宜呢?研究表明,不同年齡對睡眠的需求亦不同,嬰幼兒平均一天睡17-18小時,兒童必須保證每天10小時的睡眠時間,青少年則需睡8-9個小時,而成年人健康睡眠時間為8小時,最少不得低于6小時,老年人的平均睡眠時間為8小時,但實際上老年人的有效睡眠時間在減少,所以,白天常會犯困。
失眠現象的增多,是現代社會發展的產物。它和發熱一樣,是一個癥狀,而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與失眠有關的疾病有200多種,最常見的也有80多種,高血壓人群中,1/3有失眠;心臟病人群中,1/5有失眠。而短期失眠即會對精神和大腦造成影響,長期失眠則會引起一系列臨床癥狀,甚至誘發一些器質性病變。
${FDPageBreak}
2007年:科學的睡眠消費
現代這個飛速運行發展的社會,使得睡眠問題,特別是失眠,在人群中的發生率越來越高。據美國全國睡眠疾病研究委員會的調查研究報告的結論是:睡眠疾病是在美國還沒有得到解決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這個問題在中國及世界各國都存在。
在2006年,曾經在中國六個主要城市:上海、北京、廣州、南京、天津和杭州對睡眠問題進行調查。它和國外做調查的標準不一定完全一樣,但都差不多。我們發現,中國比世界上平均水平偏高。2006年成年人在過去一年中出現有睡眠問題、失眠癥狀的達到40%到60%,略高于國際上的平均水平。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中國人的睡眠問題是經常還是偶爾出現,我們發現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我只是偶爾出現,甚至一個月也沒有幾次。我們感到很安慰,至少是比較輕的睡眠問題,一般的人是偶爾發生。六個城市的平均水平是57%。
面對形式日漸嚴峻的公眾睡眠問題,在日前舉行的“中國健康睡眠促進工程”啟動儀式上,中國睡眠研究會呼吁將促進健康睡眠上升到建設和諧社會的高度,希望政府部門、醫學界、產業界等社會各界都來關注健康睡眠,加強睡眠學科建設。中國睡眠研究會還發出了“科學的睡眠消費”的倡議,鼓勵睡眠障礙重度患者主動就醫,輕度患者通過改變不良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為改善睡眠質量適當消費等方法,積極進行自我調理。
那么怎樣才算是健康的睡眠消費呢?
“有人一失眠就想到吃藥。”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長張景行教授指出,很多人對失眠原因認識不清,一失眠就“拿自己開刀”,希望通過吃藥來治療失眠,但卻很少將睡得不好與自己的睡眠環境掛鉤。
${FDPageBreak}
2006年:健康睡眠進社區
為了喚起全民對睡眠重要性的認識與重視,在2001年,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主辦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劃發起了一項全球性的活動,將每年初春的第一天—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這項活動的重點在于引起人們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質量的關注。2003年中國睡眠研究會把“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國。
睡眠占據著我們生命的三分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對14個國家15個基地兩萬余名在基層醫療就診的病人進行調查,發現有27%的人有睡眠問題。失眠癥對生活質量的負面影響很大,但相當多的病人沒有得到合理的診斷和治療。
所以總的說,“世界睡眠日”是讓全世界關注所有睡不好的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14個國家的25916名在基層醫療就診的病人的調查,發現有27%的人有睡眠問題,其中相當多的人沒有得到合理診斷和治療。“世界睡眠日”的目的是要引起人們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質量的關注,提醒我們要關注睡眠健康及質量。關注睡眠質量就是關注生活質量,關注睡眠就是關注健康。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三項健康標準。但人們對睡眠的重要性普遍缺乏認識,所以06年睡眠日的主題被確定為“健康睡眠進社區”,通過組織有效的宣傳、免費診治等有益活動,促進公眾對睡眠的認識,增強人們對睡眠的關注意識。
其實,“世界睡眠日”是一個人為設定的日子,這個日子的設定,并不是讓全世界的人在這一天放下工作,全體安然入眠,而是讓全世界關注所有該睡覺時睡不好覺的人。科學家們告訴我們,這批人為數不少,約有20%—30%的成年人患失眠癥。
${FDPageBreak}
2005年:睡眠與女性
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社會多樣性,工作的競爭,睡眠問題已經成為一個日漸突出的問題。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這實際上是提醒廣大公眾關注與健康緊密相關的睡眠問題。“世界睡眠日”是從無到有產生的,過去并沒有“世界睡眠日”。很多人會開玩笑說,你們經常提“世界睡眠日”,是不是這天我們要呼呼大睡?非也,我們希望通過它引起大家對睡眠問題的關注。而05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題是“睡眠與女性”。
睡眠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對人們的健康來說,睡眠與飲食和鍛煉同樣重要。我們睡覺時,軀體在休息,但大腦卻在活動。睡眠是為即將到來的充滿活力的一天做好準備,雖然大多數人每晚都需要睡8小時,但是據一項對女性睡眠的調查結果發現,30-60歲的女性在一周的工作期間平均睡眠時間只有6小時41分鐘。研究表明,缺少足夠的寧靜睡眠會導致白天的困倦狀態,增加意外事故,難以集中精力,工作和學習能力下降,還可能增加患病的機會并增加體重。
一項研究結果顯示,那些失眠或是睡眠過多的婦女,患冠狀心臟病的風險比每晚有規律地睡好八個小時的婦女高。研究人員花費10年時間對7萬1000名婦女進行的調查發現,那些每晚只睡5小時或更少的人,冠狀動脈變狹窄的風險比每晚得到8小時充足睡眠的人要高45%——排除吸煙和體重等因素,同睡眠八個小時相比,平均每晚能睡好6小時的婦女得心臟病的風險高18%,睡好7小時的婦女患這種病的風險高9%。
還有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的調查指出,30到60歲的女人,四人之中就有三人每天睡不到八小時;而必須出門工作的媽媽們,也有四分之三總是感到很疲倦。美國喬治城大學醫院的精神科醫師SuzanneGriffin表示,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而且情形只會越來越糟,女性失眠簡直可稱為一種流行病。
${FDPageBreak}
2004年:睡眠,健康的選擇
“睡眠!健康的選擇”(Sleep!It’saHealthyChoice)被確定為2004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題,一年一度的睡眠宣傳活動又將拉開序幕。
其實,睡眠從來就是人們感興趣的研究課題,因為人的生命約有1/3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并且睡眠可以恢復精神和解除疲勞。睡眠對于大腦健康是極為重要的。未成年人一般需要有8個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并且必須保證高質量。如果睡眠的時間不足或質量不高,那么會危害生命或對大腦就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大腦的疲勞就難以恢復,嚴重的可能影響大腦的功能。
睡眠不足還會使人體免疫力下降,抗病和康復疾病的能力低下,容易感冒,并加重其他疾病或誘發原有疾病的發作,如心血管、腦血管、高血壓等疾病。實踐還證明,手術后的病人如睡眠不好,傷口愈合的時間會明顯延長。兒童如患有嚴重睡眠不足,可影響其身體發育。因為在睡眠時,特別是在深睡期,兒童腦內分泌的生長激素最多,這是促進孩子骨骼生長的主要物質。
伴隨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種競爭加劇使得生活節奏加快,同時由于生活方式發生明顯變化,睡眠日益成為現代人的“生活奢侈品”,2003年中國睡眠研究會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各類睡眠問題的患病比例已經高達38.2%,高于發達國家。
專家提示,克服睡眠障礙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
第一,給自己一個舒適的睡眠空間,床要舒服,臥室內最好懸掛遮光效果好的窗簾,同時把門窗密封工作做好,省得外面的噪聲吵到您的休息。
第二,冬天氣候干燥,在臥室里放一個加濕器會對睡眠起到好的作用。床頭邊放上一杯水,萬一夜里渴了也不用起來找水喝,免得困意全消。
第三,睡前不要服用讓中樞神經興奮的藥物,咖啡、濃茶、巧克力都是睡前不該選擇的食物。有人認為,喝點酒可以幫助睡眠,其實不然,不少人酒醉睡醒之后感到自己渾身無力、頭也昏沉沉的,正是酒精使睡眠質量下降了。
${FDPageBreak}
2003年:睡出健康來
進入21世紀全新的科技時代,人們的健康意識空前提高,“擁有健康才能有一切”的新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有關睡眠問題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據世界衛生組織對14個國家15個地區的25916名在基層醫療就診的病人進行調查,發現有27%的人有睡眠問題,據報道美國的失眠發生率高達32~50%,英國10~14%,日本20%,法國30%,我國也在30%以上,50%的學生存在睡眠不足。睡眠障礙對生活質量的負面影響很大,但相當多的病人沒有得到合理的診斷和治療。睡眠障礙現已成為威脅世界各國公眾的一個突出問題。
所以,在2001年,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共同發起了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劃,舉辦了一項全球性的活動--“世界睡眠日”,并將它定在每年的3月21日。2003年3月21日,中國睡眠研究會宣布把“世界睡眠日”引入中國。
“世界睡眠日”之所以定在每年初春第一天,是因為季節變換的周期性和睡眠的晝夜交替規律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且,睡眠相關疾患甚至不單是臨床醫學問題,它與保持社會穩定和經濟協調發展也是息息相關。
有資料顯示,在歐美等國,每年因睡眠相關疾患導致的醫療費用、人身傷亡及操作失誤等經濟負擔和損失高達數百億美金。在我國,人們對睡眠問題及相關疾患導致的危害還缺乏足夠的認識;睡眠相關疾患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還未引起全社會足夠的重視;較大群體的睡眠障礙問題亟需科學化引導和管理;我國自主睡眠藥物及睡眠健康產品的科技研發還嚴重滯后于當前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
那么,睡眠障礙有哪些表現呢?
(1)失眠。失眠是最常見的睡眠障礙,表現為睡眠時間不足和質量差,入睡困難。造成失眠的主要因素有:精神因素如如緊張、焦慮、恐懼、興奮;睡眠環境因素,軀體因素如疼痛、瘦癢、鼻塞、呼吸困難),晝夜生活節律紊亂,做夢、藥物和酒的影響,大腦彌散性病變等。失眠常常是精神病復發的預兆,應該引起重視。
${FDPageBreak}
2002年:開啟心靈之窗,共同關注睡眠
為了引起人們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質量的關注和重視,在2001年,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會共同發起了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劃,舉辦了一項全球性活動“世界睡眠日”,并將它定在每年初春的第一天——3月21日。
與所有的動物一樣,人必須保證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也就是所謂的"吃喝拉撒睡",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五天不睡眠人就會死去,可見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睡眠作為生命所必須的過程,是機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不幸的是,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27%的人有睡眠問題。
但是,現在人們睡眠健康的意識很差,但是睡眠障礙問題卻越來越突出,尤其是在年輕人中間。中青年人對睡眠疾病的治療還陷入了很大的誤區,要么即使有很嚴重的睡眠問題也不愿就醫或用藥,害怕會產生藥物依賴,要么是病急亂投醫、亂吃藥。失眠癥破壞正常的生理性睡眠和覺醒周期,讓人白天感覺疲勞、無精打采、煩躁、焦慮和嗜睡。
而且,失眠癥患者常常得不到充分診斷,因此也得不到充分的治療。一方面病人不愿意與醫生討論睡眠問題,他們經常誤認為自己睡眠不好,從而不尋求專業幫助。另一方面,醫生也不詢問病人的睡眠疾病,對睡眠疾病的基礎科學和臨床治療問題大多準備不足。醫患雙方忽視,導致病人長期得不到恰當的治療。
${FDPageBreak}
2001年:睜開眼睛睡
對于睡眠,大家都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從孕育在母親的溫***開始,我們就開始了“學會”人生的這一件大事,并要為之付出人生近三分之一或更多時間來保證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們就會將晚間睡覺視作理所當然,就如同平常呼吸空氣或消化食物一般,像其他生物一樣的是本能行為。
但是,你知道嗎?就是這樣一個再平常不過的行為卻難倒了不少的人呢。有人會因為缺乏失眠而深深焦慮,或者是因為長時間睡眠而倍覺精疲力竭。也許這時候你會驚異地發現,這個陪伴我們一生的伙伴,我們居然并不怎么了解。所以,從2001年開始,世界衛生組織將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想因此引起全民對睡眠關注和重視。
經過商定,首個世界睡眠日的主題是open your eyes to sleep,中文直譯是“睜開眼睛睡”,這當然不是讓我們真的瞪大眼睛入睡,而是提醒我們:要學習去熟悉、關注我們的睡眠。
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世界睡眠日”還是一個相當陌生的詞匯。睡眠對我們來說似乎還從來沒有上升到要把它專門作為一個日子來討論的高度。
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現在人們睡眠健康的意識很差,但是睡眠障礙問題卻越來越突出,尤其是在年輕人中間。中青年人對睡眠疾病的治療還陷入了很大的誤區,要么即使有很嚴重的睡眠問題也不愿就醫或用藥,害怕會產生藥物依賴,要么是病急亂投醫、亂吃藥。失眠癥破壞正常的生理性睡眠和覺醒周期,讓人白天感覺疲勞、無精打采、煩躁、焦慮和嗜睡。
目前我國還沒有有關睡眠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可供引用。但根據美、歐的調查,有10-49%的人患不同程度的失眠,其中10-20%為慢性失眠或嚴重失眠。世界衛生組織的協作研究發現,被全科醫生診斷出失眠癥患者的不足50%(1955),其他基層醫療的研究也證實,未被診斷出的失眠癥比例很高,約占2/3;睡眠困難的病人中,只有6%專門為睡眠問題就診過,70%的病人根本沒有討論過這個問題,24%是在因其他問題就診時討論了睡眠問題。
(責任編輯:李波祺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30歲種牙選什么種植體
2024-11-02全瓷牙和烤瓷牙區別
2024-11-02哪些人不能做種植牙
2024-11-02韓國登騰種植牙質量怎么樣
2024-11-02補一個牙齒大概多少錢一個
2024-11-02上頜7號牙撥了需要種植嗎
2024-11-01假牙吸附性義齒的優缺點
2024-11-01意大利bb種植牙價格
2024-11-01
熱門文章
毛孔堵塞怎么治療?專業解析與全面攻略
2024-10-31黑臉娃娃效果有多神奇,看了才知道
2024-10-31額頭上長了好多疙瘩,怎么消除才好?
2024-10-29醋能洗臉嗎?探討其護膚效果與正確使用方法
2024-10-25面膜最佳使用時機——晚間、狀態與個性化選擇
2024-10-25皮膚變黃,可能是身體在報警!
2024-10-14海藻面膜,揭秘美膚新寵的三大好處
2024-10-10臉部整形手術全攻略:了解、選擇與術后注意事項
2024-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