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的四大誤區
誤區1
早教能讓孩子更聰明
“來這里,你們會讓我的孩子更聰明嗎?”給孩子報名上早教班時,有不少家長會問這樣的問題。很多家長更是直截了當地問:“在早教中心能讓孩子學會多少個單詞,教不教唱歌、舞蹈這些內容?”
糾正:早期教育絕不是神童教育,早期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全面培養孩子的基本素質。在早教機構,家長不要把重點放在寶寶學會多少技能,而是注重把老師的育兒方法及理念學過來。
早教的意義在于幫助家長及時把握寶寶的敏感期,協助寶寶一起感受新事物。0-3歲是嬰兒大腦發育的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能否接受足夠的刺激對孩子今后的發展十分有益。比如有的家長等孩子長到3歲,才察覺寶寶語言表達能力相比同齡孩子遲緩,這就有可能是在孩子語言敏感期,家長給予的刺激不夠,錯過了孩子開發語言潛能的最佳時期。
誤區2
早教是給孩子增加壓力
“1歲的小小孩兒知道啥叫學習啊?早教就是給孩子增加壓力!”當童童的奶奶得知童童媽要讓小寶寶上早教課時,非常不理解。其實,持這種看法的人不在少數,不僅僅是老年人,很多孩子的父母也會這樣認為。
糾正:大多數情況下,早教機構都不會教孩子具體的知識,而是為孩子創建一個成長環境,引發孩子的探索行為,通過各種游戲、集體活動來促進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運動協調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
誤區3
越貴的早教班效果越好
目前廣州有過千家大小不一的早教機構,每節課的收費價格從50元至250元不等,其中以國外早教品牌的收費最高。不同的收費自然在很多的家長心目中容易出現這樣的想法:是不是越貴的早教中心,效果會越好?
糾正:“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如果從孩子出生的第3天開始教育,就已經晚了兩天”,這是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奉若神明的早教信條。專家指出,早教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早教班也并非越貴、越洋越好,只要能適合孩子年齡發展需求就達到了效果。
誤區4
把孩子的教育完全交給早教老師
很多年輕的媽媽都樂意讓寶寶參加早教班,把孩子的教育丟給老師,自己圖個輕松。
糾正:在早教機構,老師通過觀察能發現每個孩子的發育階段及性格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但家長不能完全把孩子都丟給老師,而忽視日常生活中的教育。
以人際關系為例,孩子在上幼兒園前,他接觸的往往只有家人或鄰居等,父母完全可以通過邀請小朋友到家里來玩,帶孩子去游樂場等方式,把人際交往的技巧教給孩子。事實上,很多小孩子不會人際交往,其父母本身也存在這樣的困擾。張華 、胡穎儀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