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驚厥是怎么回事 三個改變是判斷要點
新生兒驚厥是一種常見的情況,導致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我們在孩子出現了不正常的情況后,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合理的檢查。
新生兒驚厥是什么
新生兒驚厥是指新生兒發生驚厥癥狀,是兒科臨床上常見的急癥。驚厥也叫做抽搐、抽筋、抽風、驚風,尤以嬰幼兒多見。6歲以下兒童期驚厥的發生率約為4%~6%,較成人高10~15倍,年齡愈小發生率愈高。什么是新生兒驚厥?新生兒驚厥是指新生兒的中樞神經系統因為發生異常的放電情況,誘發原因有原發性顱內病變如腦膜炎、腦血管意外、腦炎、顱內出血、腫瘤等,從而繼發于缺血、缺氧、低血糖、低血鈣、低血鈉等全身性或代謝性疾病,一般的癥狀表現為刻板樣肌肉活動或者自律性改變。
新生兒驚厥表現
1、姿勢的改變:正常的新生兒肢體常呈屈曲狀態,但又非過分曲屈,腕、膝、肘、踝等關節的角度一般不小于90°,打開包被四肢常有不規則的舞動。如四肢各關節角度小于90°,說明肌張力增高,若四肢松軟、伸直,全身成大字形,說明肌張力低下。
2、面色改變:新生兒出現嚴重驚厥時,常伴有短時間的面色發白或青紫,有時可同時伴有口吐白沫。這時一定要及時就醫,把握好最佳就醫時機。
3、眼神的改變:新生兒驚厥時,大部分會伴有短時間的意識喪失,表現為失神、瞪眼或斜視等。總之,新生兒驚厥時除肢體或肌肉抽動外,還會伴有神志、面色、肌張力等等的改變,爸媽只要仔細觀察,不難識別。
新生兒驚厥檢查
1、體檢:全面的體格檢查是十分重要的,驚厥類型、頭圍大小、肌張力變化、黃疸程度、顱內壓增高征等均有助于診斷。
2、輔助檢查:
(1)血糖、電解質測定:異常提示,相應的代謝異常如低血糖、低血鈣、低血鎂、低血鈉、高血鈉等。
(2)色氨酸負荷試驗:口服色氨酸液,新生兒尿中出現大量的黃嘌呤酸,可診斷為維生素B6缺乏病或依賴病。
(3)血液檢查:血紅蛋白、血小板、紅細胞壓積下降,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腦脊液呈血性,鏡檢見紅細胞提示有顱內出血的可能。
(4)外周血: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增加、C反應蛋白陽性、IgM含量增加,血沉加快等提示感染。
(5)腦脊液檢查:對診斷顱內感染、顱內出血有幫助。
(6)顱骨X線檢查:可見顱骨骨折、畸形、先天性感染的鈣化點,頭顱透照,可協助診斷硬腦膜下血腫及腦積水。
(7)腦電圖(EEG):判定腦部病變的嚴重性及性質。新生兒EEG異常有以下特點:①雙側同步棘慢波少見,驚厥放電傾向局限于一側腦半球,好發于枕部及中央區,有時兩半球同時放 電。②陣發性放電可見于無臨床驚厥者,有臨床驚厥者EEG有時可正常,故EEG正常不能排除驚厥診斷。③圍生期缺氧或產傷所致驚厥,生后1周內EEG診斷 價值最大,此后即使發生為嚴重神經系統后遺癥,EEG也可變為正常。
(8)頭部CT及顱腦超聲波:對判定腦部病變的部位及性質有一定意義。
新生兒驚厥診斷
1、年齡:驚厥各病因在年齡上的特點較為突出,如新生兒破傷風、產傷,是新生兒驚厥常見的原因,而手足搐搦癥3月-1歲的嬰兒最多見,特別3-4個月的嬰兒,高熱驚厥嬰幼兒最多見,癲癇則以年長兒為主。
2、季節:流行性的腦脊髓膜炎及化膿性腦膜炎冬季最多見,流行性乙型腦炎、中毒型菌痢多見于夏秋季,手足搐搦癥多見于冬末春初,農藥中毒多與應用的季節有關。高熱驚厥伴隨原發病,也有一定的季節性。
3、發病率:從統計學觀察,最常見的驚厥為高熱 驚厥,其次為手足搐搦癥及各種神經系統感染及敗血癥等。
4、驚厥的特點及伴有的癥狀:如破傷風時的“苦笑”貌,刺激后易發作。高熱驚厥發作后,一般情況良好。手足搐搦癥常多次發作,中樞神經感染,中毒型菌痢常在驚厥后病情惡化。多伴有神志改變和發熱。
5、特異征象:腦膜炎時的腦膜刺激征;有機磷中毒時瞳孔縮小,手足搐搦癥時的助產士樣手等。
6、其他病史:如外傷、營養補充供給不足、慢性腎炎、接觸毒物的歷史等,有助于顱腦損傷、手足搐搦癥、尿毒癥及中毒的診斷。
(責任編輯:黃婉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