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家庭環境不利于生長 如何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孩子出生后接觸的第一個社會小環境。家庭在孩子的生活環境中起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只有良好的家庭環境,才能給孩子提供健康的成長氛圍,促進孩子的良性發展。
兩種家庭環境對孩子傷害大
1、“隔代監護”家庭
這種家庭的教育呈現兩大特點:第一,父母的關愛重物質,輕精神,只給錢而少思想溝通;第二,隔代監護人的監護多溺愛、少管教,他們因教育能力、方法、觀念上的偏頗,致使家庭教育基本處于空白狀態。此類家庭的孩子因長期缺乏父母之愛和必要的管教,在心理上孤獨苦悶;在行為上散漫、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就采取極端行為,不遵守課堂紀律,花錢大手大腳等。所有這些都表明該類家庭極大影響著孩子的正常成長。
2、矛盾家庭
這些家長不注意克制自己的脾氣,一有意見不和,就在孩子面前相互謾罵,大打出手,這種父母間的打罵會使孩子長期生活在沉悶、壓抑的氣氛中,尤其在家庭戰爭中充當出氣筒、替罪羊的孩子,其心理上受到的傷害,使他們容易產生自卑無助、退縮恐懼、厭惡異性的心理特點,易成為成績差、紀律差的雙差生。
如何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1、營造良好的家庭人際環境
如果一個家庭中的成員之間不和睦,經常吵架、賭氣拱火,那么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的孩子,不僅“安全”需要得不到滿足,還會產生緊張沖突、恐懼不安的負面心理,這樣的環境下怎會培養出個性健康的孩子?
良好的家庭人際環境就是應該為兒童營造愛的氣氛,其核心是對兒童人格的尊重與關愛。首先,父母應該采用民主權威型的教養方式。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兒童的成長有著直接的影響。研究表明:積極性的父母教養方式有助于子女自我成長與適應良好;而消極性的父母教養方式可導致子女情緒不安定,依賴順從別人,又可能對別人非常專制、殘暴。總之會使偏差行為增加。其次,父母之間的關系對兒童的影響也非常巨大,作為父母兩個人的關系也應該和諧,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2、合理的生活模式
家庭要有一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和行為常規。諸如按時起床、休息、進餐,不吃零食、注意衛生,合理分擔家務,尊老愛幼、禮貌待人、言談舉止文明,外出辦事互通情報或留條等等,這些看似小事,但只有養成習慣,逐步形成家規,才能讓全家人都能過有秩序的生活。
(責任編輯:黃婉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