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痙攣的中醫辯證治療
腸痙攣的中醫辯證治療方法如下:
1、虛寒型
手法:推法,摩按,揉法,掐法。
取穴及部位:腕陰陽穴、三關穴、六腑穴、腹陰陽穴、臍部及其周圍的腹部、脾土穴、足三里穴。
操作方法及要求:
(1)分推腕陰陽穴,一百下至三百下。
(2)推三關穴。推三關穴的次數應為退六腑穴次數的3倍以上。如果退六腑穴為50次,那么推三關穴至少應為200次,具體的推三關的次數應根據患兒虛寒的程度而定。
(3)退六腑穴,其次數應與推三關穴的次數相適應。
(4)分推腹陰陽穴。使患兒取仰臥位,醫者以左右兩手的手指,分別自胸骨下端,沿肋弓的下方,同時分推至腋中線二百下。
(5)摩揉臍腹。使患兒取仰臥位,醫者在患兒腹部先用掌摩法進行治療,持續數分鐘,使之有溫熱的感覺。
在醫者摩揉患兒腹部的過程中,有的患兒會頻頻矢氣;月齡或年齡較小的患兒,在醫者摩揉其腹部時,有的可能會排出大便;在患兒矢氣或排便后,其癥狀會顯著減輕。
2、實熱型
手法:推法,掐法,捏法,揉法。
取穴及部位:關元穴、六腑穴、天河水穴、一窩風穴、外勞宮穴、四橫紋穴。
操作方法及要求:
(1)分推腕陰陽穴:一百下至三百下。
(2)推三關穴:約三百下。
(3)推六腑穴:約九百下。清天河水穴:一百下至二百下。
(4)掐揉一窩風穴:每側掐揉數十下。
(5)揉外勞宮穴:用指揉法,致十下或數百下。
(6)推四橫紋穴:使患兒掌心向上,醫者以一指作推法,依次分別用推法治療第二掌指關節的掌面橫紋、第三掌指關節的掌面橫紋、第四掌指關節的掌面橫紋及第五掌指關節的掌面修紋處;在上述的每一 個掌指關節處,依次各推數十下。
(7)捏脊:使患兒取俯臥位,其頭應略為抬起,或由患兒的家長以手托住患兒的額部,使其頭略抬起。患兒的背部朝向醫者的面部和胸部。醫者的食指與中指并攏,拇指與食指、中指相對;兩手食指的撓側靠近,同時以指的遠端掌面捏住患兒龜尾穴的肌膚,兩拇指朝背深部方向擠,兩手的食指及中指離背深部方向輕擠,如捻物狀,雙手捏住患兒的肌膚,逐漸地不斷地向患兒的頂端移動,至大椎穴止。作6~10次。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