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常用穴位詳解
一、頭面部
1、攢竹:印堂至神庭
2、坎宮:眉頭至眉梢
3、太陽:
(以上三穴經常同時使用,作用:疏風解表、外感發熱、咳嗽、鼻塞)
4、人中:水溝(掐法,作用:驚風、抽搐)
5、迎香:(揉法,作用:鼻塞、流涕)
6、天柱骨:后發際正中至大椎(推法,自上而下,作用:惡心、嘔吐、發熱)
7、風池:(拿法,作用:風寒、感冒、發熱)
二、胸腹部
1、膻中:(① 揉法、② 分推法:自膻中至兩乳、③ 推法:自胸骨切跡至劍突,作用:胸悶、咳嗽)
2、乳根:乳頭下2寸(成人下1寸)
3、乳旁:肉頭旁開2寸
(以上兩穴位,揉法,作用:胸悶、咳嗽)
4、腹:整個腹部(① 分推腹:從肚臍向兩側分推、② 摩腹:順時針為瀉(治便秘),逆時針為補(治腹瀉),作用:消化不良)
5、中脘:(揉法,作用:腹痛、腹脹、嘔吐、泄瀉、便秘、飲食不消化)
三、背腰部
1、脊柱:大椎至長強—直線(① 推脊柱:自上而下、② 捏脊柱:自下而上)
2、七節骨:腰陽關至長強(① 推上七節骨:自下而上推,作用:腹瀉、脫肛、② 推下七節骨:自上而下推,作用:便秘、脫肛)
3、龜尾:尾骨尖(揉法,作用:腹瀉、便秘、脫肛)
4、肺俞:(① 揉法、②分推法:向肩胛骨內緣推,作用:咳喘、胸悶、痰多)
5、大椎:(提捏大椎,作用:發熱)
四、下肢部
1、涌泉:(① 推法:向趾根方向、② 揉法,作用陰虛發熱、口舌生瘡)
2、足三里:(揉法,作用:胃脘不適、消化不良)
3、豐隆:(揉法,作用:胃脘不適、腹瀉、便秘、哮喘)
4、三陰交:(① 上推(補),作用:慢驚風(虛癥)、小兒麻痹、遺尿、② 下推(清),作用:急驚風(實癥))
適用癥:
1、兒科疾病的預防
2、兒科常見病、傳染病:
療效顯著的有:感冒、咳嗽、發熱、腹瀉、嘔吐、厭食、口瘡、夜啼、驚風、脫肛。
3、適應6歲以下兒童,6-12歲手法加重,時間加長。
禁忌癥:
1、骨折
2、推拿處皮膚破損、出血等
注:不寫內、外的為內,不寫順、逆的為順。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