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直型肌營養不良癥狀和體征
1、強直性肌營養不良癥1型(mdi)
通常在30或40歲時顯現癥狀,盡管兒童早期也可出現。男性多于女性,且癥狀較重。主要癥狀是肌無力、肌萎縮和肌強直,前兩種癥狀更突出。肌無力見于全身骨骼肌,前臂肌和手肌無力伴肌萎縮和肌強直,有足下垂及跨閾步態,行走困難易跌跤;部分病人構音障礙和吞咽困難。肌萎縮常累及面肌、咬肌、顳肌和胸鎖乳突肌,病人面容瘦長,顴骨隆起,呈斧狀臉,頸部瘦長稍前驅。肌強直常在肌萎縮前數年或同時發生,分布不如先天性肌強直廣泛,僅限于上肢肌、面肌和舌肌。檢查可證明肌強直存在,如患者持續握拳后不能立即將手松開,需重復數次后才能放松;用力閉眼后不能立即睜眼,愈咀嚼時不能張口等。用診錘扣擊肌肉的肌呈持續收縮,局部有肌球形成,多見于前臂和手部伸肌,持續數秒后恢復原狀,此體征對診斷本病有重要價值。
2、強直型肌營養不良癥2型(md2)
偶有患者臨床表現與強直應肌營養不良癥類似,但無肌強直性蛋白激酶基因重復性擴增。臨床特征與md1相似,表現顯著的肢體遠端肌、面肌、胸鎖乳突肌的肌無力和肌萎縮,伴肌強直,也可有白內障、額禿、睪丸萎縮、糖尿病、心臟異常和智力異常等。
3、近端肌強直性肌病
表現肌強直、近端為主肌無力和白內障,病程不如md1嚴重,也曾報道肌肉嚴重受累并有聽力喪失的變異型。
4、許多患者伴白內障、視網膜變性、眼球內陷眼瞼下垂、多汗、消瘦、心臟傳導阻滯、心律失常和基礎代謝率下降等,約半數伴智能低下男性常見睪丸萎縮,但生育力很少下降,因此本病能在家族中傳播。玻璃體紅暈為早期特征性表現。本病進展緩慢,部分病人因肌萎縮及心、肺等并發癥在40歲左右喪失工作能力,常因繼發感染和心力衰竭死亡;輕癥者病情可長期穩定。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