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性治療新生兒黃疸
中西結合治療新生兒黃疸
1、西醫藥治療
(1)光照療法:新生兒裸體臥于光療箱中,雙眼及睪丸用黑紙遮蓋,用單光(20W藍色熒光燈管8支平列排成弧形,管間距離2.5cm,距患兒35—50cm)或用雙光(上下各6支燈管,下方距離患兒25—35cm)照射,持續24—48小時,膽紅素下降到120umol/L以下即可停止治療。
(2)酶誘導劑:常用苯巴比妥(魯米那)。生后第1周給藥,劑量為4—8mg/kg/日,連服4日,3—7日可顯效。也可首次給大劑量(8mg/kg/日),然后小劑量維持(4mg/kg/日)。加用尼可剎米(可拉明)lOOmg/kg/日,可提高療效。
2、中醫藥治療
(1)濕熱熏蒸:面目發黃,黃色鮮明,精神不振,不欲吮乳,或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病情較重者,可見神昏,抽搐。
治法:清熱利濕,利膽退黃。
方藥:茵陳10克、梔子3克、大黃2克、枳實3克、車前草6克、茯苓10克。
中成藥:茵陳五苓丸、茵梔黃注射液。
(2)寒濕阻滯:面目皮膚發黃,色淡而晦暗,或黃疸日久不退,神疲困倦,四肢欠溫,納少易吐,大便溏薄色白,小便短少,或腹脹氣短,舌淡苔膩。
治法:溫中化濕,益氣健脾。
方藥:茵陳10克、太子參10克、白術10克、干姜1克、附子3克、茯苓10克。
(3)淤積發黃:面目皮膚發黃,顏色晦暗,日漸加重,腹滿納呆,神疲少動,食后易吐,脅下痞塊,小便短黃,大便灰白,或見淤斑,唇色暗紅,舌質色紫暗或有淤點、苔黃,指紋沉滯。
治法:化淤消積,利疸退黃。
方藥:菌陳10克、梔子2克、柴胡6克、茯苓6克、白術6克、桃仁6克、當歸6克、白芍6克、制軍2克、,甘草2克。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