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是如何引起腹瀉的?
一、 胃是人體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將它分為賁門部、胃底、胃體、胃竇四部分。正??崭箷r胃處于收縮狀態,胃腔比較小,進食后胃底首先處于舒張狀態,以后逐漸將胃底的食物輸送到胃竇并排空至十二指腸。胃部發生炎癥、潰瘍和腫瘤時,勢必影響胃酸分泌,胃酸的殺菌作用和胃腸道的消化作用,所以易于發生腸道感染和吸收不良性腹瀉。發生胃泌素瘤時,胃分泌大量的胃酸,影響小腸的消化吸收,刺激腸道蠕動增強,可以引起腹瀉,大便呈水樣或脂肪瀉。
所以說“胃病”也可因引起腹瀉。腹瀉也許預示有胃病的可能。如果出現腹瀉,應到醫院進行面診,確定診斷后再用藥。
二、 胃部疾病是怎樣產生腹瀉的?
由于胃部疾病并發胃酸過少、缺乏或過多,或因胃大部切除術或胃次全切除術(subtatal gastrectomy)后,胃-空腸吻合術(gastojejunostomy)或胃-空腸瘺(gastro-intestinalfistula)等引起的腹瀉稱為胃原性腹瀉(gastroganic diarrhea)。常見的胃原性腹瀉按照發生機制可以分為
1、 胃酸過少(hypohydrochlorhydria)或缺乏(achlorhydria)。
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胃癌晚期,是由于胃酸減少或缺乏,食物中的病原微生物不易被殺滅,從而引起腸道內細菌過度繁殖,腸道菌群比例失調;細菌代謝產物增多還可以刺激腸道運動過速,影響消化酶的作用;細菌分解產物結合膽鹽,引起膽鹽相對不足,妨礙脂類物質的消化吸收等。
2、 胃酸過多(hyperhydrochlorhydria)
胃泌素瘤患者腹瀉主要是由于胃泌素瘤能分泌大量胃泌素,它能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從而刺激了胃蠕動和排空加速,消化道水、電解質和酶分泌增加,同時抑制了小腸的吸收,抑制賁門、幽門、回盲部括約肌的收縮和閘門作用等機制導致腹瀉。
3、 胃手術后和腸造瘺
由于胃癌、胃淋巴瘤或十二指腸潰瘍行胃大部切除術后,胃容納食物的有效體積明顯縮小,幽門管的切除,失去括約肌對胃內容物的限制作用,多數人在進餐后的數分鐘液體和半固體食物的排空率增加。據實驗觀察,約55%的食物是在進餐后5分鐘內被排空,此類患者常易發生傾倒綜合癥。胃腸瘺患者發生腹瀉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食物通過短路直接進入遠端腸道,減少了腸內運行時間和消化吸收機會。
(責任編輯:楊綺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