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房室傳導阻滯是怎么引起的
心臟傳導阻滯可發生于傳導系統上任何一處,包括竇房結與心房之間、心房肌、房室交界區、房室束及其左右束支、浦肯野纖維網及心室肌。兒童時期較常見的為房室傳導阻滯,心房激動在房室交界區、房室束及其分支內發生阻滯,不能正常傳到心室。其具體原因如下:
1、先天性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
活產新生兒發病率為1/22000。30%患兒合并先天性心臟病,以大血管錯位、單心室多見。70%為孤立性,無心血管畸形。病因為:
(1)自身免疫疾病:母親孕期患自身免疫病,常見為系統性紅斑狼瘡,可處于無癥狀期;類風濕性關節炎、皮肌炎及干燥綜合征則較少見。血清有抗SS-A或抗SS-B自身抗體,此種抗體為IgG成分,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引起胎兒房室交界區纖維化、炎癥、壞死或鈣化等病理免疫反應。先天性三度房室傳導阻滯60%~70%由于自身免疫病引起,而孤立型可高達80%。
(2)房室交界區胚胎發育畸形:多并發先天性心臟病,房室傳導系統連接中斷。最早可發生于胎齡16周時。可因胎心緩慢,誤認為宮內窒息而行剖宮產。有的則發生死胎或出生時即全身水腫、肝大、心力衰竭。臨床癥狀取決于心臟畸形情況及心率緩慢程度。孤立型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心率多60~70次/min,可無癥狀。心率在60次/min以下者,多有嗜睡,拒奶,無力,甚至發生阿-斯綜合征或心力衰竭。阿-斯綜合征多因發生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少數由于心臟停搏引起。合并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心房率在150次/min以下,心室率低于55次/min,生后第1周即可發生心力衰竭。
有心臟畸形者因阿-斯綜合征、心力衰竭多于嬰兒期死亡或猝死。曾報道599例先天性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患者的自然病程。599例中孤立型418例,2/3隨訪至10歲,92%仍存活,另18l例并發心血管畸形者,病死率為28.7%。另一報道孤立型完全性先天性房室傳導阻滯113例,男56例,女57例,均無重要心臟畸形。其母血清抗SS-A及(或)抗SS-B抗體陽性。妊娠紀錄完整的87例中,71例(82%)于妊娠30周(中位數23周)前首次診斷。113例中死亡22例(19%),發生于宮內6例,生后3個月內10例,3個月~6歲6例。妊娠34周之前出生者死亡率明顯高于34周以后者(52%比9%)。活產107例中,61例(62%)需要安置起搏器,其中生后9天之內35例,1歲之內15例,1歲以后17例。體檢心率緩慢而規則,可于胸骨左緣和心尖部聞及Ⅱ~Ⅲ/Ⅵ級收縮期雜音,第1心音強弱不一,如心房和心室同時收縮,則第1心音增強如“大炮音”。收縮壓升高,脈壓增大,末梢血管征陽性。由于心動過緩,心室舒張充盈增加,每搏量增大,心臟代償性擴大。
2、后天性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
多發生于心內手術創傷、急性感染、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及Kearns-Sayre綜合征(外眼肌麻痹、色素性視網膜變性及線粒體肌病)。洋地黃中毒、低鉀血癥等也可發生房室阻滯。其臨床表現除原發疾病外,有心率緩慢,常有乏力、胸悶、嗜睡等,嚴重者發生阿-斯綜合征,心力衰竭或猝死。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