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胎必看 備孕四大注意事項
各位爸爸媽媽們,看著家里的一個小寶寶覺得太孤單了嗎?沒錯,與你一樣的想法的父母有千千萬萬,越來越多得家庭走上孕育二胎的道路。想要順利生下二胎寶寶,趕緊學學備孕四大注意事項。
一、兩次分娩的間隔時間有講究
順產媽咪最好隔一年
首先,想要生二胎,一定要算好兩次分娩的間隔時間。這是為了讓子宮能夠得到更好的恢復,保證身體完全調整好才可以生二胎。如果第一胎是順產的話,那么,恢復期相對較短,一般只要經過1年,產后女性的生理功能基本恢復,經過檢查之后,輸卵管、子宮等生殖系統情況正常,就可以考慮懷第二胎。
剖腹產媽咪建議隔兩年
而第一胎是剖腹產的媽媽,只要在第一次剖宮產過程中沒有傷及卵巢、輸卵管等組織的,醫生一般都會建議避孕兩年以上,當子宮恢復得差不多了,再懷第二胎。
如果過早懷孕,就使得剖宮產后子宮瘢痕處拉力過大,有裂開的潛在危險,容易造成大出血。另外剖宮產術后的子宮瘢痕處,內膜局部常有缺損,受精卵在此著床時也不能進行充分的蛻膜化。因此,受精卵在剖宮產術后瘢痕局部子宮內膜缺陷處著床時,極易發生胎盤植入。因此,不管第一胎是順產還是剖宮產,當子宮完全恢復后,媽媽們還要到正規醫院咨詢醫生之后才可以開始懷孕。
二、懷第二胎的年齡別太晚
早點兒好,最好在35歲以前
隨著女性年齡增大的同時,她們的卵巢、輸卵管、子宮、宮頸,這些起到生殖功能的臟器會隨著年齡而衰老,一刻也沒有延緩。就像暴露在空氣中的機器一樣,隨著使用的頻次和時間而磨損、生銹或壞掉。而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抽煙、喝酒、熬夜、過度減肥等)、一些有害因素(藥物、射線、有害氣體、污染、手術損傷等)和一些有害行為(過多人流)還會加劇傷害它們的功能,加速它們的衰老,尤其是卵巢。
女性的卵巢就像一個倉庫,里面儲存著大量的卵子。當女孩子還在胎兒時期,卵巢中卵細胞的儲備就已經成定局,卵子是隨著時間推移一起變老的,當女性40歲的時候,卵巢中的卵子也40歲了,它默默地陪著你經歷各種疾病的折磨、接受各種有害物質的傷害。而且卵子是不能再生的。
另外,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產道和會陰、盆骨的關節會變硬,不易擴張,子宮的收縮力和陰道的伸張力也較差。因此,對每一個女人來說,年齡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直接影響到是否能懷孕,是否能生育健康的寶寶,也直接影響到醫生治療思路的決策,以及療效的好壞。
三、媽媽原本的身體情況要注意
注意調理身體
女性在進入30歲之后,身體機能會逐漸衰退,不少媽媽都可能有輕微的糖尿病或者高血壓,平時可能覺察不出來,一旦懷孕,身體各項機能和激素水平的變化都會將這些隱性的疾病誘發出來,不僅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更會給孕婦帶來生命危險。
同時,因為有過一次孕育經歷,盡管你可以很快適應第二次懷孕,處理起各種孕期反應來也會得心應手。只是在正常情況下,這次你的肚子比上次大得更早,并且比上次更大。而且每一次的孕育經歷都不會相同,所以在經驗之外還會出現許多小插曲,如果你有靜脈曲張或痔瘡史,可能會舊病復發。如果你在第一次懷孕后曾經歷過尿失禁或陰道脫垂,那這次癥狀可能會更明顯。
進行孕前排毒
身體內積累的毒素不但有損容顏和健康,還會影響精子和卵子的質量,阻擋好孕的腳步。孕前排毒要增加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的攝入,保護肝臟增強肝臟的解毒能力;還可以多吃膳食纖維含量多的食物,促進排泄;多喝水和吃利尿食物,促進腎代謝。
四、備孕二胎做好產前檢查
二胎媽咪在備胎前,一定要做好備孕前的檢查,雖然已經有了一次生育的經驗,但是檢查還是要做,因為身體狀況在各個階段都會不一樣。
為了更好的保障孕婦和胎兒的身體健康,近幾年的時間產檢的項目也增加了好幾項,例如四維彩超等都是近幾年普及的,四維彩超通過彩色的影像讓醫生可以觀察胎兒的成長,有沒有外觀上的畸形等。
對于產檢孕婦要跟醫生做好配合,按照醫生的囑咐去做產檢,雖然每月一次可能會比較麻煩,但是這些麻煩是不能夠省去的,一方面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同時也可以知道胎兒的生長情況,對大人和孩子都有好處。孕媽咪不妨可以將每次彩超的結果收起來,對比下每個月寶寶的成長情況,醫院都會有一個每月胎兒生長表,對照下上面的參考數據看看寶寶成長的是否在參考范圍呢,這也是打發孕期時間的好辦法哦。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