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感冒的4個常見類型 能不用藥就不用!
冬季寒冷,小朋友總是喜歡在室內外溫差較大的地方來回跑動,這個時候就容易感冒,那么小兒感冒的類型都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小兒感冒的4個常見類型
第一型:“傷寒”型的感冒
發燒、怕冷、蓋了棉被還覺得冷,并且伴有頭痛、鼻塞、流鼻涕的情形,沒有咽嚨痛以及出汗的癥狀,這是屬于“傷寒”型的感冒,常用的中藥有紫蘇葉、杏仁、荊芥、防風、桂枝、麻黃、桔梗、前胡、羌活等,這些中藥有一個特點就是含有揮發油的成分,揮發油可以改善周邊血液循環、發點汗,達到所謂的“解表”、去風寒的作用,其實,也可以簡單地用姜湯來治療這一類型的感冒。
第二型:“風熱”型感冒
這一類型的感冒與第一型(風寒)感冒有一點相當大的不同就是病人會有“咽喉痛”的癥狀,臨床上常見發燒癥狀明顯、怕冷則相對不明顯,一般有頭痛、鼻塞打噴嚏的癥狀,咳嗽咳出來的痰則較黏稠、甚至呈黃色,這種感冒中醫稱為“風熱”型感冒,可以用菊花、連翹、桑葉、金銀花、薄荷、牛蒡子等具有“天然消炎成分”的中藥來治療。
第三型:“暑濕型”感冒
高燒不退、全身倦怠、食欲不振,甚至影響到腸胃系統(有腹瀉、嘔吐的癥狀),舌苔呈現黃色,這一類型的感冒是屬于“暑濕型”,在炎熱的夏季比較常見,可以用的中藥有香薷、金銀花、藿香、佩蘭、厚樸、黃連、扁豆等具有清熱化濕作用的中藥來治療。
第四型:咳嗽較多型感冒
這一類型感冒的癥狀表現以咳嗽、痰多為主,頭痛、咽喉痛、發燒的情形則不明顯,如果咳出來的痰是黃色的,可以用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魚腥草、紫苑來改善,如果痰呈白色,則可以用萊菔子、白芥子、紫蘇子、枳實、竹茹、陳皮等中藥來治療。
專家:小兒感冒能不用藥就不用
使用感冒藥過程中,有些家長為追求盡快達到療效,可能會中藥、西藥、中西藥結合的藥等多種藥物給小孩一起服用,但由于對藥物成分不了解,若同時服用的話,就會導致劑量的加大,因此也會造成患兒出現不良反應。
普通感冒有一定的自愈期,藥物只是起到緩解癥狀的作用,若不是很嚴重的感冒,建議患兒多休息、多喝水,盡量避免吃藥;若是重感冒的患兒,在服用感冒藥的時候,應先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明確用量用法、注意事項、禁忌癥等,再進行服用,必要時咨詢醫生或藥師。
(責任編輯:黃婉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