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記和血管瘤的區別
孩子出生沒多久,父母在其下嘴唇中部發現一小塊紅色印記,誤以為是“胎記”。然而“胎記”卻逐漸長成小腫包,到醫院檢查方知是毛細血管瘤畸形。專家提醒:觀察顏色可辨識各類胎記并區別其是否為血管瘤。
“胎記”原是毛細血管瘤畸形。
專家介紹,毛細血管瘤畸形在新生嬰幼兒中的發病率約為1%~2%。專家表示,傳統的液氮冷凍、激光、平陽霉素、淺層x線照射、同位素及手術等治療方法都不太適合新生嬰幼兒。“液氮冷凍比較痛苦,小孩太小難以耐受;激光治療容易留下疤痕。所以只能采取保守的‘硬化治療’,即通過藥物注射讓其血管內壁細胞變硬、壞死從而萎縮來進行治療。”專家介紹,一般來說,毛細血管瘤長到孩子五六歲時會自動停止生長,孩子稍大后可以接受手術處理,但要因人而異。
莫把血管瘤和胎記混為一談。顏色可分辨胎記與血管瘤。
專家介紹,常常有家長將孩子身上的胎記和血管瘤弄混,但實際上只要掌握有效方法,就能自行分辨。“觀察顏色變化和是否繼續生長是最簡單可行的辦法。”專家說。
如果“胎記”為淡紅色、長在前額或頸背部,此類為真胎記,大多無需治療,雖在孩子哭鬧或環境溫度變化時胎記顏色可能加深,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到了入小學時胎記可能逐漸褪色甚至消失。
如果僅僅長在面部的“胎記”則需提高警惕。專家表示,此類“胎記”若顏色較紅、與周圍皮膚界限清楚、壓迫不能褪色,則有可能合并生成腦膜血管瘤,使部分患兒智力低下或患上青光眼,此時務必盡早檢查以排除病變可能。
如果“胎記”為深褐色而且全身多處都有,則要考慮神經纖維瘤的可能。專家解釋,此類往往在患兒小時無特殊癥狀,但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深褐色“胎記”或在皮下出現腫瘤,如果腫瘤壓迫到神經,則要進行手術切除。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