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小兒哮喘的四大因素 小兒哮喘會致生長發育遲緩
哮喘病是一種比較頑固的慢性支氣管疾病,近期兒童得哮喘病的比例越來越高,但是對于其發病的機理卻是尚不清楚,它的發病因和發病機制都是十分的復雜,也有可能是遺傳和環境及免疫的綜合作用的結果,下面介紹幾種誘發哮喘的環境因素。
變應原
室內變應原,如塵螨,家庭飼養的動物分泌物、排泄物及毛皮釋放的變應原,蟑螂變應原和霉菌等;室外變應原,如花粉和真菌等,這些變應原是誘發哮喘的主要原因。
病原微生物
一般認為嬰兒期發生喘息的最常見原因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體對呼吸道上皮細胞的破壞,可使支氣管高反應性增加,觸發臨床癥狀,增加哮喘的發作機會。
空氣污染物
研究發現,可吸入顆粒物(PM10)的濃度升高,可加重哮喘兒童的癥狀,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等濃度升高與哮喘的發病率增加明顯相關。
氣溫、氣壓、空氣濕度
環境的氣溫、氣壓、空氣濕度均可影響哮喘的發作,尤其氣溫突然變化可能作為一種刺激因素,使原已處于高反應性狀態的氣道發生痙攣,從而誘發哮喘。氣壓下降可使支氣管黏膜的細小毛細血管擴張,腺體分泌增加,支氣管的平滑肌痙攣,使哮喘患者胸悶加重,甚至誘發哮喘。
小兒哮喘危害有哪些
肺氣腫和肺心病
在哮喘發作時,病人胸部隆起,雙肩高聳,稍一活動就有明顯氣短,胸透時可見透光度增加,病人以為自己已經得了肺氣腫,而實際上并非如此。這是因為哮喘發作時呼吸困難,以至肺內許多氣呼不出來,形成了與肺氣腫相似的臨床表現,可是一旦發作緩解,這些表現都是可以消失的。一些學者認為,哮喘病如果沒有慢性支氣管炎并發,有的人得病數十年后,也仍然可以沒有明顯的肺氣腫表現。有資料統計:大約80%的肺氣腫病人都有慢性支氣管炎,1/3的慢性支氣管炎伴有肺氣腫,可是只有1/10左右的哮喘病人并發肺氣腫。
呼吸驟停和呼吸衰竭
呼吸驟停指的是病人突然發生的呼吸停止。大半發生在病人已連續發病幾天后的用膳及咳嗽時,也可以在輕微活動后,發生這一嚴重并發癥前,通常病情并不太重,也沒有什么預兆。因而病人大半都在家中,家屬的及時救治非常重要。如果呼吸停止后2~3分鐘后未恢復過來,也沒有進行及時的人工呼吸等救治,則常會在送醫院前繼發心跳驟停而死亡。呼吸驟停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與發病時的神經反射失常有關。這種并發癥發生的機會雖然甚少,但發生過一次驟停的人常有第二次發生的可能,應當特別警惕!呼吸衰竭的發生比呼吸驟停慢得多,多為哮喘持續狀態發展到后期所并發,表現為神志的改變與明顯的紫紺,應當送往醫院救治。
氣胸和縱隔氣腫
呼吸時,由于胸壁的運動,好象風箱一樣,使氣體能夠進出肺臟。在哮喘發作時,由于小氣管的阻塞,咳嗽時肺泡內壓力可以更高,此時某些較薄弱的肺泡就有破裂可能,破裂的肺泡可以連接在一起形成肺大泡,也可能氣體順著肺間質跑到縱隔形成縱隔氣腫。較常見的情況是氣體跑到肺外的胸膜腔,造成氣胸。
心律紊亂和休克
嚴重的哮喘持續狀態,本身可以由于缺氧的影響,造成心律紊亂和休克,然而,臨床上因治療不當而發生這兩種并發癥的機會就更多見。
閉鎖綜合征
所謂哮喘的“閉鎖綜合征”指的是近十年來臨床上發現的哮喘發作,病變發作程度雖然不一定劇烈,但終日持續,對各種藥物都沒有什么明顯效果,就好像呼吸道被“關閉”或“鎖”起來了一樣。產生閉鎖綜合征的主要原因是異丙基腎上腺素的使用過量,或在治療中因心跳過快而不適當地使用了心得安。
胸廓畸形和肋骨骨折
哮喘病變中胸廓畸形相當常見,主要見于自幼得哮喘的病人或長期發病者。肋骨骨折主要發生在劇烈發作時的咳嗽或喘息時,由于橫隔的猛烈收縮而氣道又有阻塞以致造成肋骨的折斷。
生長發育遲緩
一般的哮喘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影響不大,可是哮喘終年發作或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就有可能因為缺氧或皮質激素的抑制蛋白合成等作用而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帶來較大影響。
(責任編輯:黃婉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