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驚厥該如何預防 中醫方法治療小兒驚厥
對于驚厥這種疾病,我們大家都是很熟悉的,此病的發病率太高了,而且發生速度很快,如果處理不及時或處理不當,可由于腦缺氧而致腦神經細胞不可逆的損害,所以對小兒驚厥決不能掉以輕心,那么,小兒驚厥該如何預防呢?
小兒驚厥的預防方法:
加強護理和小兒體格鍛煉。室內要經常開窗通風,多讓小兒到室外活動,使機體能適應環境,減少感染性疾病的發生。
要注意營養。小兒除了奶類飲食以外,還應當及時添加輔食,比如魚肝油、鈣片、維生素B1和維生素B6以及各種礦物質,不能讓小兒饑餓,以免發生低鈣和低血糖性驚厥。
要適當合理用藥,防止小兒誤服有毒的藥品。
加強看護。防止小兒撞跌頭部引起腦外傷,更不能隨意用手打小兒頭部。
小兒驚厥對孩子的危害是極大的,小兒驚厥的常見危害有:
驚厥發作可造成腦損傷。有人證明,一次驚厥發作對近記憶力有一過性影響,相當于腦震蕩所致損害;驚厥持續狀態可產生嚴重腦損害,而致智力低下。
因為在驚厥性放電時,腦組織有大量的神經元發生快速、反復的脂除極化,需較多的能量維持鈉一鉀泵的功能,神經遞質的合成與釋放也增加,細胞代謝過程加快,而且驚厥時體溫升高,肌肉抽搐也使全身代謝增加,高熱可使動物腦代謝增加25%,這些活動所需能量比正常高出2~4倍。
腦的異常放電活動即驚厥放電本身對能量的需要也明顯增加,這也是引起腦損傷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驚厥給腦造成了最大的代謝負擔。
此外,熱性驚厥為小兒驚厥中最常見的一種,預后一般良好,引起智力低下的發生率很低,這是因為一般單純性熱性驚厥,發作次數少、時間短、恢復快、無異常神經征,因此驚厥發作時對大腦的影響較少。
但是其中有少數患者可以引起智力低下,目前對此有兩種解釋,一種認為嚴重的熱性驚厥可以引起腦損傷,以致出現癲癇及智力低下,這是指驚厥持續時間越長,驚厥復發次數越多,出現腦損傷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臨床上,對于小兒驚厥的治療,是可以采用中醫療法的,中醫辨證治療小兒驚厥的方法有:
急驚風
外感驚風
感受風邪:突然發熱,頭痛,咳嗽,流涕,咽紅,煩躁,神昏,驚厥,舌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方藥] 疏風清熱,息風鎮驚。銀翹散加減。
感受暑邪:壯熱多汗,頭痛項強,惡心嘔吐,煩躁昏迷,四肢抽掣,驚厥不已,苔黃膩,脈洪數。
[治法方藥] 祛暑清熱,開竅鎮驚。清瘟敗毒飲加減。
感受疫邪
氣營兩燔:起病急驟,高熱,煩躁,口渴,譫妄,神昏,驚厥,舌深紅或絳,苔黃糙,脈數有力。
[治法方藥] 清熱解毒,涼血息風。白虎湯合紫雪丹加減。
濕熱疫毒:突然壯熱,神志不清,或煩躁譫妄,反復抽搐,驚厥不已,嘔吐腹痛,大便腥臭或挾膿血,舌紅苦黃膩,脈滑數。
[治法方藥] 清熱化濕,解毒息風。黃連解毒湯加減。
痰食驚風:先見納呆、嘔吐、腹痛、便秘、痰多等,繼而發熱神呆,迅即出現昏迷痙厥,喉間痰鳴,腹部脹滿,呼吸氣粗,苔黃厚而膩,脈弦滑。
[治法方藥] 消食導滯,滌痰鎮痙。玉樞丹合保和丸加減。
驚恐驚厥:面色時青時赤,頻作驚惕,偶有發熱,大便色青,脈多數亂。
[治法方藥] 鎮驚安神。抱龍丸或安神丸。
慢驚風
土虛木亢
形神疲憊,面黃不飲,嗜睡露睛,糞稀青綠,時有腹鳴,四肢不溫,足跗及面部輕度浮腫,神志不清,時或抽搐,舌淡苔白,脈沉弱。
[治法方藥] 溫運脾陽,扶土抑木。緩肝理脾湯加減。
脾腎陽衰
面色白或灰滯,囟門低陷,精神極度萎頓,沉睡昏迷,口鼻氣涼,額汗,撫之不溫,四肢蹶冷,手足蠕蠕震顫,大便澄澈清冷,舌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治法方藥] 溫補脾腎,回陽救逆。固真湯或逐寒蕩驚湯加減。
陰虛風動
虛煩疲憊,面色潮紅,身熱消瘦,手足心熱,肢體拘攣或強直,時或抽搐,大便干結,舌光無苦,質絳少津,脈細數。
[治法方藥] 育陰潛陽,滋水涵木。大定風珠、黃連阿膠湯或三甲復脈湯加減。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