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這些行為會損害寶寶的牙齒
每一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齒,孩子能夠擁有一口好牙也是對孩子日后成長有幫助的,因此,家長們也是都很重視孩子牙齒的健康的,那哪些行為會損害寶寶的牙齒?
1、舔牙吐舌
多發生在孩子的換牙期,孩子常用舌頭舔松動的乳牙或新長出的恒牙,從而形成吐舌頭或伸舌頭的壞習慣。
如果不停地用舌尖舔上下前牙,會導致上下牙之間形成局部開合,牙齒之間會出現縫隙,同時還會使上下頜均向前移位,導致雙頜前突畸形及開合。如果常舔下前牙,可導致下頜向前移位,形成下頜向前突的反合。
2、偏側咀嚼
孩子在乳牙發展的后期,由于乳牙脫落,一側牙齒正常的咀嚼功能受到影響,容易出現偏側咀嚼習慣。
偏側咀嚼會使牙弓向咀嚼側旋轉,廢用側發育不良,使下頜向咀嚼側偏斜、導致臉型左右不對稱。而且由于不常咀嚼的一側沒有了食物摩擦和沖刷,不能自我清潔,更容易堆積牙垢,很容易出現齲齒、牙齦紅腫等牙周疾病。
3、不良睡眠習慣
有的寶寶習慣在睡覺時把手肘、手掌、拳頭等枕在一側臉的下方,或是喜歡經常用手托著一邊的腮部,這些習慣對于孩子頜面部的正常發育及面部的對稱性都有影響。
4、睡前吃糖
晚上睡覺時,很少喝水,人體各個器官大多也休息了,唾液分泌減少,睡前吃糖,糖分在細菌的新陳代謝過程中不斷產生乳酸,腐蝕牙齒形成蛀洞,從而發生齲齒。
5、咬東西
很多孩子喜歡啃手指甲或者咬衣角、袖口、被角及吮吸奶嘴等,在咬這些物體的時候一般總固定在牙齒的某一個部位,所以容易在上下牙之間造成局部間隙,時間久了,就容易形成牙齒局部的小開合畸形。
刷牙用力過大會造成牙齒表面釉質與牙本質間的薄弱部分過分磨耗,形成楔狀缺損,引起牙齒過敏,繼發齲齒,甚至牙髓暴露或出現牙齦損傷、萎縮。
生活中不少行為會危害到孩子牙齒的健康,家長平時要做好保護牙齒的措施。那么,如何保護寶寶牙齒?
保持口腔清潔
當寶寶開始長第一顆牙的時候,也就是大約從六個月開始就要給寶寶"刷牙了,此時父母用干凈的紗布包裹自己的食指沾凈水幫寶寶清洗口腔,洗去牙齒及牙床上的附著物;一到兩歲時,家長可以用指套式牙刷或幼兒牙刷幫助刷牙,每天早晚刷牙,飯后漱口;兩歲半開始,父母應替幼兒選擇此年齡段使用的牙刷,每日早晚兩次,站立于幼兒身后,手把手教幼兒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拂刷法)。
使用氟化物牙膏防齲
氟可以增強牙齒和骨骼的結構,還具有抑制細菌的作用,因此可以起到防齲的作用。最常用的是含氟牙膏,使口腔內保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氟化水平,有利于抑制牙齒脫礦或使早期脫礦的牙齒組織再礦化,增加牙齒的抗酸蝕能力。
窩溝封閉
磨牙和雙尖牙的咬食物的面有許多細窄的窩溝,窩溝內有食物殘渣和牙菌斑,有利于細菌的繁殖。由于窩溝太窄、牙刷毛不能進入窩溝內徹底清除牙菌斑,因此,磨牙和雙尖牙的咬合面容易發生窩溝齲。窩溝封閉劑是一種高分子材料,使用這種材料封閉雙尖牙和磨牙咬合面的窩溝,可以防止微生物和食物殘渣進入窩溝內,從而預防窩溝齲的發生。乳磨牙的封閉時機,以3-4歲為宜。 第一恒磨牙封閉時機,以6-9歲為宜。
鍛煉孩子牙齒的堅固性
可以有意給孩子吃些較為粗糙或纖維素較多的蔬菜、水果等。這些食物在口中咀嚼,有明顯的磨擦潔凈作用,既可刺激牙齒生長,還能增強牙周組織結構,從而減少和防止齲齒發生。
補充足夠的營養
讓孩子吃蛋白質、鈣、磷、維生素A和D等含量豐富的食物,可促使牙齒的發育和堅固。相反,營養素供應不足,孩子不但出牙延遲,已長出的牙齒也很容易被細菌腐蝕,發生齲齒。孩子10個月、2歲半和5歲時,是牙齒發育的關鍵時刻,應注意適當多吃些牛奶、肉、魚、豆制品、蝦皮、胡蘿卜、山楂、菠菜等等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