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要注意的日常護理 早產兒的智力發育有什么要點
胎齡越短,嬰兒體重越小身長越短。胎齡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 稱為早產兒或未成熟兒(premature infant)。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頭圍在33cm以下。少數確恬早產兒而體重超過2,500g,其器官功能和適應能力較足月兒為差者,仍應給予早產兒特殊護理。凡因胎盤功能不足等因素而出生體重減輕到該胎齡正常體重第10百分位以下或較平均數低兩個標準差以下者稱為小于胎齡兒(小樣兒,成熟不良兒,small-for-date infant,undersized infant,dysmaturity)。亦把出生體重2,500g以下的統稱為低體重兒(low birth weight infant),把出生體重低于1,500g者稱為極低體重兒(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其中都包括早產兒和小于胎齡者。那么,早產兒的病因有哪些?
前置胎盤:
胎盤的正常附著處在子宮體部的后壁、前壁或側壁。如果胎盤附著于子宮下段或覆蓋在子宮頸內口處,位置低于胎兒的先露部,稱為前置胎盤。前置胎盤是妊娠晚期出血及早產的主要原因之一,為妊娠期的嚴重并發癥。多見于經產婦,尤其是多產婦。
妊高癥:
妊高癥,即以往所說的妊娠中毒癥、先兆子癇等,是孕婦特有的病癥,多數發生在妊娠20周與產后兩周,約占所有孕婦的5%。其中一部分還伴有蛋白尿或水腫出現,稱之為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病情嚴重者會產生頭痛、視力模糊、上腹痛等癥狀。是引起早產的病因之一。
多胎妊娠:
一次妊娠同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胎兒,稱為多胎妊娠。多胎妊娠的妊娠期、分娩期并發癥多,早產、圍生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高,故屬高危妊娠。為改善妊娠結局,除早期確診外,應加強孕期保健并重視分娩期處理。
病因學
由于引起分娩開始的機理尚未十分明了,因此關于發生早產的原因至今仍有許多不明之處。在臨床病歷分析中,大部分的早產原因為:①妊娠高血壓綜合征;②早期破水、胎盤早期剝離或前置胎盤;③多胎妊娠或羊水過多;④慢性疾病,如心臟病、腎病、腎炎、肝病、糖 尿病、重癥肺結核、內分泌失調(如習慣性早產)、營養不良等;⑤貧血及嚴重的溶血病;⑥急性傳染病伴有高熱;⑦子宮腫瘤子宮內膜炎及子宮頸口松弛;⑧骨盆及脊椎畸形;雙胎或胎兒畸形;羊膜早破臍帶異常及羊水過多是胎兒因素。⑨急性或慢性中毒;⑩激烈情感波動或過勞;⑾意外受傷或手術。在一小部分患兒中查不出明顯原因。
早產兒要注意這些日常護理
更精心喂養。早產寶寶要恢復正常的生長發育,必須補給充足的營養。母乳易于消化,營養均衡,有吸吮能力的早產寶寶應盡早哺乳。不少早產媽媽沒有辦法給早產兒第一口奶,也沒有辦法和早產兒待在一起這種情況下,媽媽可自行將母乳擠下來,由家人帶給專業醫護人員喂給早產兒。如過沒辦法母乳喂養或母乳不夠,應喂早產兒專用配方奶,少食多餐,由稀到濃,由少到多,盡量根據寶寶的作息時間予以喂養。
注意保暖。早產兒的體溫中樞發育不成熟,體表面積大,皮下脂肪少,不能穩定維持正常體溫,很容易隨著環境溫度改變出現體溫變化,合理保暖對于他們尤其重要。適中的環境溫度能使早產兒維持理想的體溫,早產寶寶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4℃-26℃,濕度保持在70%-80%。早產寶寶體重越輕,環境溫度應越接近于早產寶寶的體溫。媽媽要密切留意寶寶,勤量體溫,盡量讓寶寶的體溫維持在36-37℃。對于低體溫或體重低于2千克的寶貝,應該立即放入暖箱。
堅持做撫觸。研究證明,很多早產兒長大后表現為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膽小害羞、脾氣急躁,需要爸爸媽媽給予更耐心的情感撫慰和心理引導。早產寶寶在媽咪體內沒有發育完全,應給其更多的必要的身體刺激,促進身體機能的發育。撫觸是寶貝非常需要的親密接觸,有助于調節其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系統,增加迷走神經的緊張性,促使胃泌素、胰島素分泌增加,同時減少寶貝的焦慮情緒,增加睡眠時間和奶量。
保持舒適安靜的環境。新生兒寶寶需要大量的睡眠,這是身體發育成長的需要,早產寶寶尤其如此。給寶寶營造安靜舒適的環境尤為重要。由于早產寶寶視聽覺發育不成熟,喜暗好靜,應減少聲光對早產兒的影響,房間內光線不宜過強,避免燈光直射寶寶眼睛,防止視網膜損傷。
早產兒的智力發育有什么要點
醫生建議家有早產兒的父母,應從孩兒一出生就開始注意觀察、了解早產兒的動作、智力發展,以便在問題出現時可以求醫,作出適時的補救,將傷害減至最輕。
然而,父母必須謹記的是,早產兒的心智發展,必須以矯正年齡來評估(矯正月齡=出生后月齡-(40-出生時孕周)/4)。例如:孕周只有32周的小寶寶,現已出生3個月,他的矯正月齡=3-(40-32)/4=1個月。這時可將孩子的身高、體重和頭圍與正常嬰兒生長曲線表中1月齡進行比較。矯正月齡使用到孩子滿24個月(2歲)時。
英國醫生認為:給早產兒補充鹽分對嬰兒身體和智力發育非常有益,而且這種益處可一直持續到十來歲。
一般,和足月生的嬰兒相比,早產八周或八周以上的小嬰兒會在尿中流失更多的鈉元素,因此,給早產兒在頭兩個星期補充鹽分已成為醫院的常規做法。他們對兩組早產兒進行了為期13年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那些在生出后補充鹽分的嬰兒,在智商測驗中的得分要比沒有補充鹽分的嬰兒高出13%。
此外,他們在記憶力和語言方面的測試也表現得更為出色。醫生們注意到,這些嬰兒只是在出生頭兩周里補充了鹽分,隨著鈉元素流失現象的消失,這些嬰兒再也沒有補充過鹽分,但那時攝取的鈉元素卻對他們今后的身心發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責任編輯:羅熾嫻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