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是產科常見的傳染病,對母嬰的影響均較大,日益受到重視,特別是近年來國內外有關病毒性肝炎的研究進展深入,從而使該病對母嬰的影響,如母嬰垂直傳播、母嬰死亡以及母乳喂養等方面更受到關注,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發病率約為0.025%~0.08%,而妊娠晚期的發病率較高。那么,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實驗室檢查
(1)周圍血象:
急性期白細胞常稍低或正常,淋巴細胞相對增多,偶可有異常淋巴細胞,但一般不超過10%,慢性肝炎白細胞常減少,急性重癥肝炎則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均可顯著增加,部分慢性肝炎病人中血小板可減少。
(2)肝功能試驗:
①血清酶測定:血清酶的種類繁多,主要檢查反映肝實質損害的酶類,根據國內經驗丙氨酸轉移酶(ALT),羧門冬氨酸轉移酶(AST)更靈敏,應用也更廣泛,雖然其特異性不強,但如能除外其他引起升高的因素,特別是當數值很高(大于正常值10倍以上),持續時間較長時,對肝炎的診斷價值很大,AST有2種,一種是位于細胞質的ASTs,另一種為ASTm,存在于肝細胞線粒體中,重癥肝炎時以ASTm增加為主,由于ASTm的半衰期短于ASTs,故恢復也較早,急性肝炎中ASTm持續升高時,有變為慢性可能,慢性肝炎中ASTm持續增多者,應考慮為慢性活動性肝炎,也有人認為ALT/AST比值對于鑒別診斷有一定意義,病毒性肝炎時比值為0.56,梗阻性黃疸時為1.03,正常人為1.15,谷胱甘肽-S-轉移酶(GST)在重癥肝炎時升高最早,有助于早期診斷,果糖1,6二磷酸酶是糖原合成酶之一,各型慢性肝炎血清含量明顯升高。
②其他:凝血酶原時間及其活動度的測定可用于判定重癥肝炎,如注射維生素K后仍明顯異常,常表示肝細胞組織嚴重受損,預后不良,此外如膽固醇,膽固醇酯明顯降低,亦常提示預后不良,血氨測定有助于肝性腦病的診斷。
血清學及病原學檢測
(1)甲型肝炎:
①病原學檢查:在潛伏期后期和急性早期,可檢測到HAV病毒與抗原,可使用免疫電鏡檢測HAV顆粒,或用CDNA-RNA分子雜交技術和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HAVRNA,用放射免疫(RIA)和酶免疫(EIA)檢測HAAg。
②血清學檢查:測定抗HAV抗體,常用RIA和EIA法,可分別測定抗HAV IgG和IgG抗體,抗HAV-IgM急性期病人發病第1周即可陽性,1~2個月抗體滴度和陽性率下降,于3~6個月后消失,因此對早期診斷十分重要,特異性高,HAV-IgG在急性期后期和恢復早期出現,持續數年或以上,主要用于了解過去感染情況及人群中免疫水平,對流行病學調查更有意義。
(2)乙型肝炎:
①HBV抗原-抗體的測定:人體感染HBV后,血液中可出現一系列的HBV有關的血清學標志,可作為臨床診斷和流行病學調查的指標,常用的標志有HBsAg,HBeAg和HBeAg及其抗體系統,測定方法以RIA和EIA為最靈敏。
A.HBsAg與抗-HBs的檢測:HBsAg陽性是HBV感染的特異性標志,其滴定度隨病情恢復而下降,慢性肝炎,無癥狀攜帶者可長期檢出HBsAg,但HBsAg的滴度與病情無平行關系,HBsAg為病毒表面外殼,無傳染性,血清中抗-HBs陽性,提示有過HBV感染,它是一種保護性抗體,血清中出現陽性表示機體有免疫力,不易再次得乙型肝炎,此外乙型肝炎預防接種后,檢測抗-HBs是評價疫苗效果的重要標志之一。
B.HBeAg與抗-HBe的檢測:由于HBeAg是核心抗原的成分,其陽性和滴度常反映HBV的復制及判斷傳染性的強弱,急性乙肝時HBeAg呈短暫陽性,如持續陽性提示轉為慢性,在慢性HBV感染時,HBeAg陽性常表示肝細胞內有HBV活動性復制;當HBeAg轉陰,伴抗HBe轉陽常表示HBV復制停止,抗HBe出現于急性乙肝的恢復期,可持續較長時期,抗-HBe的出現意味著血清中Dane顆粒少或無,傳染性低。
C.HBcAg與抗-HBc的檢測:應用電鏡和免疫酶染色技術可檢出肝細胞核內的HBcAg,一般認為血清內無游離的HBcAg,故不能直接從血清中測定HBcAg,但可從血中找Dane顆粒,用去垢劑脫去Dane顆粒的蛋白外殼,暴露出HBcAg,以已知的抗-HBc用酶標法可檢測HBcAg,HBcAg陽性表示HBV在體內復制,反映血清中Dane顆粒數量與DNA多聚酶關系密切,抗HBc包括抗HBc總抗體,抗HBcIgM和抗HBclgG,抗HBc出現于急性乙型肝炎的急性期,恢復后可持續數年或更長,滴度則逐漸下降,慢性HBV感染者,抗HBc持續陽性,單項抗HBc陽性表示過去可能感染過HBV,須與其他標志結合起來判斷,分別測抗HBcIgM和HBcIgG更有意義,急性乙肝病人抗IgM呈高滴度陽性,特別對于HBsAg已轉陰性的病人(“窗口期”),抗HBclgM陽性可確診為急性乙肝,抗HBcIgG出現時間較遲于HBclgM,主要見于恢復期和慢性感染。
D。前S1,前S2和PHSA受體(與多聚人血清白蛋白結合的能力)均為HBV的外殼蛋白,其陽性率和滴定度與HBsAg滴度,HBeAg,HBV-DNA呈正相關,可作為HBV感染的新標志,血清中前S1抗體陽性是急性乙型肝炎早期診斷指標,因抗-前S1在乙肝潛伏期出現,前S2抗體在病毒復制終止前出現,故血清中抗-前S2是肝炎恢復期的指標。
②病毒標志:
A.HBV-DNA的檢測:應用DNA分子雜交和PCR技術測定,HBV-DNA陽性表示體內有HBV復制,對本病確診和抗病毒藥物療效考核有參考意義。
B.DNA多聚酶的檢測:為HBCAg核心成分,DNA多聚酶(DNAP)陽性為HBV存在的直接標志之一,并表示體內病毒在復制。
(3)丙型肝炎:
目前HCV體外培養系統還沒建立,還不知道HCV抗原的全部免疫學特征,并由于病毒變異和血清標志水平低微,故HCV的檢測困難,血清抗原低于現行方法的可檢出水平,只能檢出抗體。
①抗HCV檢測:血清中出現HCV抗體可診斷為HCV感染,現在抗-HCV試劑分別來自各個基因片段,存在著不同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亦可能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如抗體陽性不能區分是現癥感染或是既往感染,不能確定感染已痊愈還是仍攜帶病毒具有傳染性,故對每一檢測報告的解釋,需要密切聯系臨床,并要熟悉各種試劑的特點,意義,價值和限制,判定發生困難時,還須用PCR法檢測HCV-RNA來確定。
②HCV-RNA檢測:檢測血清抗體不是病毒血癥的直接證據,近年來采用反轉錄RNA PCR檢測血中HCV-RNA特異性強,敏感性高,陽性出現早,應用較廣,可檢測組織和體液中RNA,但操作程序較復雜,技術要求嚴,檢測成本高,只限于有條件實驗室進行研究。
(4)丁型肝炎:
HDV是缺陷性病毒,只能依附HBV感染而復制和表達,而丁型肝炎無特殊臨床特征,遇下列情況應考慮:HBsAg攜帶者急性肝炎發作,急性肝炎有雙相轉氨酶升高,乙型慢活肝但無HBV復制,原有乙肝合并重型肝炎或肝衰竭,主要診斷根據血清內病毒RNA,HDAg,抗HDV抗體和肝組織內HDAg和病毒RNA測定,但以血清學方法測抗原和抗體最普通。
①HDAg:當患急性肝炎時,血清HDAg出現于潛伏期后期和急性期早期,以后很快消失,慢性感染時,用RIA或EIA的檢出率極低,但用免疫印漬法測定仍可檢出,或當抗HDV出現后轉陰,但肝臟內持續有HDAg。
②抗HDV:分別測定HDV-IgM和抗HDV-IgG,急性HDV感染時,臨床癥狀出現數天后,抗HDV-IgM出現陽性,一般持續2~4周,抗HDV-IgG隨后陽性,二者抗體的滴度一般不高,慢性HDV感染時,抗HDV-IgM持續陽性,并伴有高滴度的抗HDV-IgG,測定HDV-IgM不僅有助于早期診斷,其滴度的下降和增高,往往表示疾病緩解或進展。
③HDV-RNA:用分子雜交技術,核酸印跡試驗或PCR法可測定血清和肝臟內病毒核酸的存在。
(5)戊型肝炎:
①糞便病毒檢測:從潛伏末期和急性期初期的病人糞便中,急性和恢復期血清處理后,可用免疫電鏡(IEM)檢測到27~34nm病毒樣顆粒。
②特異性抗體測定:患者急性期血清內含有高滴度的IgM抗體,在恢復期病人血清內可測出低水平的IgG抗體。
B型超聲診斷對判斷肝硬化,膽道異常,肝內外占位性病變有參考價值,肝活檢對確定彌漫性肝病變及區別慢性肝炎臨床類型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李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