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感染的侏儒癥的臨床表現
侏儒癥就是大家所說的小矮人。侏儒癥是由垂體引起的,稱為垂體侏儒。垂體侏儒的病因有兩種,一種是原發性,病因不明,部分屬遺傳性疾病。一種是繼發性,即由于垂體周圍組織有各種病變,包括腫瘤,如顱咽管瘤、垂體黃色瘤等;感染如腦炎、腦膜炎、結核病;血管病變及外傷。侏儒癥患者其實除了個子比正常人矮點,別的方面都和正常人一樣。那么寄生蟲感染的侏儒癥的癥狀有哪些呢?我們來看一下下面關于侏儒癥的介紹。
寄生蟲感染的侏儒癥的臨床表現
1、日本血吸蟲
兒童時期反復感染血吸蟲病后,除思有腹瀉,便血,肝、脾腫大等癥狀外,有的還表現為侏儒癥。其侏儒癥的臨床表現有以下幾點:
1)身體生長遲緩,矮小,無青春前期生長加速的現象江西上饒地區的72例血吸蟲病侏儒,平均年齡18歲,平均身高137cm,較同年齡正常人身高(163cm)矮26cm,約低16%,只相當于12歲正常兒童高度。患者的軀干、四肢和頭部均接近正常比例,唯面容明顯蒼老。
2)性器官不發育,第二性征缺乏。雖至發育年齡,男性生殖器如幼童狀,睪丸小,胡須、腋毛、陰毛等均不生長,無性要求;女性則卵巢、子宮及外生殖器均如幼兒狀,原發性閉經,乳房、臀部不發育。
3) 骨骼發育不全骨路的生長與成熟受到抑制,骨齡較實際年齡為幼。X線檢查末見全身骨路有明顯破壞現象,但發育均受到影響,表現為:1)全身長骨呈對稱性細短;2)骨骺線閉合明顯延遲,骨骺線粗糙而呈凹凸不平的不規則形狀,但骨化中心出現并不延遲;3)多數患者的骨小梁細小;4)管形長骨的骨皮質較薄;5)骨體鈣質沉淀不足,骨質較稀松;6)蝶鞍形態正常;7)女性骨盆較小,呈漏斗狀;8)頭顱大小正常,骨縫閉合正常。
4)智力無明顯減退現象,腦電波在正常范圍內。但精神表現幼稚。
5) 實驗室檢查 1)24小時尿中卵泡刺激素測定偏低;2)血清蛋白結合碘試驗偏低;3)24小時尿中酚固醇測定普遍增高;4)24小時尿中17。酮固醇測定普遍降低;5)24小時尿中17—羥固醇測定略有降低;6)嗜酸性粒細胞計數一般正常;7)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試驗反應較差;8)多糖量試驗結果偏低;9)基礎代謝率測定一般正常;10)陰道內分泌物涂片檢查顯示無雌激素作用;11)睪丸活體檢查見生殖精管體積縮小,精原細胞減少,精于極為稀少,間質結締組織較顯著。以上結果示患者的內分泌腺體均有功能偏低現象,以垂體前葉功能降低為主。
2、華支睪吸蟲
本蟲寄生可引起消化不良、腹瀉、食欲減退、乏力、腹痛、肝腫大、肝區疼痛、消瘦、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和保儒癥等,并可并發阻塞性黃疽、膽絞痛、膽管炎及原發性膽管性肝癌等。本蟲感染引起的生長發育受阻或侏儒癥與血吸蟲病侏儒癥的臨床表現大致相同。據馬云祥等(1976)報告如下:1)身材矮小,身高與正常同年齡人相差10—34cm,平均差17.3cm 3指距較正常同年齡者的短15.3cm;體重平均輕11.2kg;2)第二性征未發育,16歲以上男性中多無陰毛,陰莖及睪丸如幼童狀,語音童聲;3)X線顯示有長骨較短,骨化中心生長發育遲緩,骨骺不融合等現象。
3、瘧原蟲
小兒初次瘧疾發作,癥狀常不典型,如果不能及時檢出瘧原蟲而予以治療,可引起嚴重貧血。若多次復發與反復感染,多數患者出現營養不良、內分泌功能障礙,性器官發育受阻。此時如只進行內分泌治療往往無效,抗瘧藥殺蟲治療后可促進身體長高與發育。
4、姜片蟲
本蟲蟲體較大,吸附寄生于小腸腸壁上,除掠食人體營養物質外,還由于蟲體對腸壁粘膜的覆蓋,妨礙腸道對營養物質的消化與吸收。病人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癥狀及精神萎靡等一般癥狀。大量蟲體寄生,患者會出現消瘦、貧血、浮腫,兒童則會出現生長發育障礙,智力減退。據浙江肖山和江蘇南通的調查,兒童患者的身高和體重均低于當地的正常兒童。浙江肖山湘湖一例姜片蟲患者,男,19歲,身材如兒童狀,性器官不發育,為典型侏儒癥患者。
5、 鉤蟲
感染本蟲后,蟲體吸咬人體小腸腸壁,吸食血液及腸壁組織,使腸壁滲血難止,引起機體長期慢性失血,耗損體內的鐵質和蛋白質,出現貧血癥狀。兒童長期患鉤蟲病,易引起營養不良與生長發育障礙,性器官發育不全,出現侏儒癥。
6、 黑熱病原蟲
即杜氏利什曼原蟲,由雌性白蛤傳播。原蟲侵入人體后大量繁殖,巨噬細胞被大量破壞并增生,漿細胞增加,脾、肝、淋巴結腫大,血漿內白蛋白減少,血細胞減少,腎小球可發生淀粉樣變性。幼年感染黑熱病原蟲,得不到根治,會引起侏儒癥。吳中興等(1983)報告一例抗銻性黑熱病侏儒癥,摘錄如下:患者女,26歲,身高120cm,體重32kg。肝右季肋下8cm,劍突下12cm,質Ⅱ。脾大平臍,質硬。白細胞2.2×109/L,骨髓片查見利杜體,為20余年抗銻劑黑熱病侏儒癥患者。1973年12月曾用葡萄糖酸銻鈉治療,未愈,經改用戊烷瞇治療后癥狀改善。1974年4月骨穿刺未發現利杜體。白細胞上升為5.5×109/L,肝脾均漸縮小。1976年患者身高增至134cm,體重46kg。1977年結婚,1979年正常分娩,母子健康,男孩發育良好。
7、旋盤尾線蟲
簡稱盤尾絲蟲。吸血昆蟲蚋是傳播本蟲的中間宿主,由本蟲引起的盤尾絲蟲病,主要損害人的皮膚、淋巴結和眼部,故又稱瞎眼絲蟲病或河盲癥。本蟲流行于非洲、拉丁美洲和西亞,在烏干達盤尾絲蟲病的異常表現之一是出現侏儒癥。這是由于其微絲蚴直接或間接損害垂體造成的。在皮膚、眼部、尿、痰查找微絲蚴可確診本病。海群生等藥物及外科摘除皮下結節是常用治療方法。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