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社交恐懼癥” 家長要如何避免
孩子的社交能力應從學齡前就開始培養,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兒童出現“社交恐懼癥”。接下來,小編就來為家長支支招,一起來看看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一、兒童“社交恐懼癥”
有的寶寶大方開朗,特別喜歡和小朋友交往,也會主動和其他寶寶交際。可有的寶寶卻生性孤僻,膽小,不愿與小朋友交往,一到陌生環境就會膽怯。很多媽媽以為這是小問題,年齡大了自然就好了。其實,這可能是一種心理問題,被稱為“兒童社交退縮性行為”。
一般來講,大多數寶寶在陌生的環境或意外情況下,都會表現出短暫的退縮。但通常會隨著時間和環境的變遷逐漸適應,并會在做游戲等活動中主動發展自己的適應環境的能力。但如果這種行為沒有得到及時糾正,就容易發展成社交敏感癥,甚至社交恐懼癥。
社交恐懼癥會影響到兒童的未來,所以家長要注意幫孩子改善。
二、如何培養兒童的社交能力
1、讓孩子學習與陌生人說話。有的父母怕孩子單獨外出會闖禍,而嚇唬孩子,孩子變得膽小,怕見生人;有的父母怕孩子外出受到別人的欺侮,怕吃虧、學壞,認為還是關在家中好;有的怕孩子與人接觸傳染疾病,情愿將孩子閉門獨處。
事實是,只有與不安全的陌生人交往才是不安全的。所以父母應該創設外出活動和與人交往的條件,放手鼓勵孩子和周圍的小朋友玩耍,讓孩子在和陌生的小朋友的交往中自然地提高交往能力。譬如:和經常左鄰右舍打個招呼,問個好;和熟悉的、性情溫和的、年齡稍大幾歲的小朋友一起游戲;再慢慢過渡到走親訪友,去公園和同伴嬉戲,利用乘車、散步的機會和陌生人接觸等。
2、鼓勵自己的孩子到小朋友家去做客。孩子的交往也如同成人的交往,既可以請進來,也可以走出去,兩者同樣重要。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給別人添麻煩,您可以讓孩子帶些小禮物去小朋友家,這樣既周到、也禮貌,還能讓孩子學會分享。
3、鼓勵孩子邀請小朋友到家里來玩。現代父母常有一個誤區,就是想時刻保持一個整齊完好的家。所以,父母們不太愿意讓自己的孩子邀請左鄰右舍的小朋友來家玩,最多也是在小區里簡單交往。如果父母鼓勵孩子邀請小朋友到家里來玩,孩子們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在一起,也會有更多的機會學習處理游戲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糾紛。
4、引導孩子購物。3至7歲的孩子完全可以在父母的引導下購物。例如讓他買自己喜歡的小玩具、小卡片、文具、零食等。孩子在與售貨員交流的時候,也學習了與人溝通的技巧。如果孩子一開始有困難的話,媽媽可以在一邊鼓勵,教孩子說“請售貨員阿姨拿一下那個玩具狗”、“請問要付多少錢”、“謝謝”等話,漸漸地讓孩子自己能開口說。
家長快來試試以上培養孩子社交能力的方法吧。
(責任編輯:蔡燕靜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