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警惕病從臍入致敗血癥
俗話說,母子一脈相通,血肉相連。確實如此,這靠的是一條臍帶。受精卵在母體內孕育280天長成一個3公斤上下重的胎兒,氧氣和營養物質就是通過臍帶來傳輸的。孕婦子宮內的胎盤通過臍帶連結著胎兒的臍部,營養物質的輸入及代謝產物的排出都是通過臍動脈和臍靜脈的轉運,細細長長的臍帶連結著兩條生命。10月懷胎一朝分娩,新生兒一落地,“哇”的一聲哭宣告“我來了”,醫生馬上為其斷臍處理,新生命脫離母體,從此漫漫人生路上又增添了一副小小的足跡。
新生兒臍部感染易發生敗血癥可致死
別小看臍部,若接生時消毒不嚴格,或家長護理時不注意,就會引起臍部發炎、出血、滲出、有膿液、臍輪紅腫等。若有上述癥狀出現,尤其是臍輪紅腫,有膿性分泌物,那就是臍炎,應及時去醫院就診。這是因為臍帶結扎后留有臍血管斷口,由于臍部感染時有細菌繁殖,細菌及其毒素很快就進入臍血管的斷口處并進入血循環引起菌血癥。新生兒免疫功能低下,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均缺乏,有可能很快地由菌血癥發展為敗血癥甚至膿毒血癥。更為嚴重的是,由于新生兒血腦屏障功能差,約有30%~50%的敗血癥患兒合并化膿性腦膜炎,病勢兇險,死亡率高,幸存者也常有合并癥,如硬腦膜下積液、低鈉綜合征、失明、失聰、癲癇或癡呆等。
新生兒一旦患敗血癥,臨床癥狀極不典型,不像成人那樣有高熱,而是表現為少吃、少哭、少動或不吃、不哭、不動、黃疸加深,缺乏醫學知識的母親往往沒有引起警覺。有一位母親,孩子出生8天,吃奶很少,皮膚黃疸很深,不發熱,不大哭也不大動,她還以為寶寶很乖,沒有在意。過了3天,看看孩子皮膚越來越黃才著急了,抱來看病。醫生問過病史要體檢時,發現這孩子面色蒼白,全身冰涼,心跳、呼吸均已停止了,而母親還不知道。面對如此情景,年輕的母親悲痛欲絕,呼天搶地的大哭。
創造潔凈壞境 遠離新生兒敗血癥
醫生提醒家長,正因為新生兒敗血癥的臨床癥狀很不典型,后果又十分嚴重,所以要努力做好預防工作。新生兒敗血癥除了產后臍部及皮膚感染外,在產前及產時都可由于細菌侵入而發病,因此孕婦在產前要防治感染性疾病,加強圍產期保健,分娩過程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有些孕婦突然分娩(急產),由于消毒措施跟不上,很可能引起新生兒產時感染,因此對新生兒要預防性的用抗生素并嚴密觀察。
順便提一下,新生兒口腔內的上腭(俗稱天花板)中線兩旁及牙齦上有黃白色小點稱為“上皮珠”,俗稱“馬牙”,系上皮細胞堆積。另外在口腔兩側頰部有脂肪墊隆起,對吸奶有利,稱“吸奶墊”,俗稱“螳螂嘴”,兩者均為生理現象。但有些家長認為“馬牙”、“螳螂嘴”太可怕了,就用針去挑,由于新生兒口腔黏膜柔嫩,挑破處細菌就乘虛而入,也可發展為敗血癥。
為了防止臍部感染,新生兒出院后,醫院給帶回稀碘酒、龍膽紫、雙氧水及消毒棉球等。母親可用上藥給嬰兒臍部消毒。同時尿布要勤換消毒,尿布不要覆蓋在臍部,以免厭氧菌生長繁殖。預防臍炎,最好能為小兒創造一個潔凈的、近乎無菌的環境,母嬰最好采用抗菌系列產品,如抗菌織物制成的床上用品、內褲、毛巾及嬰兒尿布等。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