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檢攻略:10個疑問問醫生
1.為什么醫生在很多情況下不給建議反而讓孕媽自己決定呢?比如,是否需要做某些檢查?或者當兩次相同的檢查結果不一樣時,應該以哪次檢查結果為準?
醫 生:
● 任何化驗檢測都存在誤差可能,醫生不能為機器的錯誤負責。所以就有重復測驗的問題。有一次,我生病時需要做血小板檢查,結果一個小時內重復測了4次。作為醫生,我能理解,但是估計普通患者可能就急了。
● 孕期是個變化的過程,不能僅憑某一項、某一次化驗就判斷正常與否。比如,今天不感冒,明天就有可能著涼,這都是很可能發生的事情。另外,像有些病癥如胎停孕、腦積水等,需要觀察才能判斷異常與否。
● 比如唐篩,其檢測值是n/m反映的是風險率,這個篩查本身就是不能確保有無畸形。患者總是希望醫生保證什么,但是有很多事情醫生也不能預料。
2.當孕媽對檢查結果很擔心時,為什么醫生只說“沒事”就不肯再多解釋了呢?
醫 生:
● 涉及知識過于專業,對沒有醫學基礎的孕媽很難解釋清楚。能在產科出診的醫生至少念8年醫書了,而且還有多年的實踐經驗,這些很難三言兩語說清楚。
● 時間有限。比如臍帶繞頸,聽起來簡單,但想解釋清楚,對于理解力強的孕媽也需要10分鐘:
繞1周和8周不可能一樣;
臍帶長30厘米和120厘米也不可能一樣;
纏繞得松或緊也不可能一樣。
● 一般情況下,醫生是不敢輕易保證什么的,但是如果醫生都保證沒事了,孕媽就完全不必擔心了。
3.醫生接待每位孕媽時大約花多少時間?
醫 生:
● 很難說,因為每次檢查的重點不同,對于高危孕婦時間會長一些。在公立醫院,針對每位孕媽的檢查最多15分鐘左右,需要檢查的內容和檢查時間表如下:
● 看,各種檢查做下來,留給和孕媽交流的時間非常短,還得把艱深的醫學理論解釋清楚,所以這是不可能的。
而且醫生的勞動強度非常大。如果 15分鐘接待一位孕媽,8小時查32人,但是一天的門診量何止于此。所以,醫生的工作量非常大。
● 孕媽抱怨等候時間長、加不上號,被醫生5分鐘“打發”……但醫生也是在超負荷運轉。每天的工作,都是在喧鬧嘈雜的環境中,高強度、高負荷、高壓力地工作。所以,這就需要孕媽抓緊時間,問那些最急切想知道的問題。但是精神比較緊張的孕媽可能會覺得所有問題都很緊急。因此,孕媽在就診前要放輕松,這樣才能問出你真正想知道的問題,同時對醫生的回答才能更好地理解。
4.醫生是否不喜歡問很多問題的孕媽?
醫 生:
● 這要分情況而論。但是醫生不太喜歡那種問很多不切實際問題的孕媽。比如,孕前體檢、產后哺乳、補鈣鐵鋅硒……這些整個孕期的事情,可以分在每次產檢時切合當前實際來問。
5.有的醫生常說:“如果不按我說的去做,出了事我可不管。”這在孕媽聽來,像是在嚇唬孕媽。醫生為什么喜歡嚇唬人呢?
醫 生:
● 引起重視是目的,提示重要性或情況危險等,是為了加強語氣。確實有相當數量的孕媽不以為然,自作主張,等到出事后使醫患雙方措手不及,更有甚者還反過來狀告醫生。
● 我曾經碰到過這些病例:
一位患妊高征的孕媽不聽勸告拒絕監測治療,結果胎盤早剝致使胎死宮內;一位患宮外孕的孕媽去“蹦的”,結果造成大出血回來搶救;一位孕媽胎位臀位,臨產了還在家洗澡后再來住院,引起早破水造成臍帶脫垂;一位孕媽羊水過少卻堅持自己生產拒絕剖宮產手術,最后導致胎兒窘迫。
聽起來不可思議卻大有人在。這不是“嚇唬”那么輕松的,都是血的教訓!醫生希望孕媽相信產檢結果,能夠對醫生強調的事情引起重視,但同時不要用臆想的問題來分散醫生和孕媽的精力。
6.是否有必要每次產檢都掛專家號呢?
醫 生: 不用!我見過每次都掛特需專家號的孕媽,也是 5分鐘就看完,只是圖一種心理安慰。如果是焦慮型的孕媽就看專家吧,至少能帶來些心理安慰。建議如下:
9.如果找熟人,醫生是否能給看得更仔細、耐心一些呢?
醫 生:
存在這個情況。但是檢查的認真程度并沒有兩樣,只是解釋得會更耐心一些。這也是人之常情吧。
醫 生: 不用!我見過每次都掛特需專家號的孕媽,也是 5分鐘就看完,只是圖一種心理安慰。如果是焦慮型的孕媽就看專家吧,至少能帶來些心理安慰。
7.為什么有時不同醫生對同一份產檢結果的解釋或可能帶來的后果說法不一樣呢?是否應該找第三個醫生進行評判呢?
醫 生:
● 醫生的經驗、經歷、能力、性格不盡相同,所以回答不同,這很容易理解。可以再找一位醫生或換一家醫院再次診斷。比如先兆流產,有的醫生說:“沒事,回家歇歇就好了。”有的卻說:“有可能會流產、大出血。”這兩位醫生說的都沒錯,俗話說“聽話要聽音”!不光聽,還要會聽。
醫生的意思是你的病情現在還平穩,通過保胎治療應該可以好轉,不要焦慮。但是先兆流產是可以發展為難免流產的,如果流產不全就會造成大出血,所以腹痛加重出血增多要來醫院,否則后果嚴重。
● 我也陪親屬看過病,往往醫生解釋得很清楚,我懂了,但是親屬還是不明白,這就是專業差距。除非碰到很差的醫生,否則每個醫生所解釋的大原則不會錯。同樣是宮頸病變CIN1,有的醫生會說:“這可得注意,不治就會有宮頸癌的危險。”有的醫生說:“別擔心,這不是癌,上藥看看,三個月復查吧。”仔細想想,他們說的大原則其實是相同的。
8.醫生是否歡迎孕媽提前在網上那里查資料呢?
醫 生:
● 應該根據孕媽自身的理解能力、性格而定。
如果是理解能力強、性格穩重的孕媽,提前查閱資料能夠幫助她們更好地理解醫生的話;而理解力不強的孕媽對醫學一知半解,則醫生需要花更多時間來解釋。
● 網上也好書上也好,都是理論,明白道理當然比不明白的好,但理論得結合實際,所以才需要醫生。
9.如果找熟人,醫生是否能給看得更仔細、耐心一些呢?
醫 生:
存在這個情況。但是檢查的認真程度并沒有兩樣,只是解釋得會更耐心一些。這也是人之常情吧。
10.醫生希望孕媽就診時采取什么態度?
醫 生:
● 首先要對醫生信任!其次要認真聆聽。把注意事項寫下來。把想問的問題記下來,醫生會逐一作答的。不要反復、盲目地提問。
● 有兩位孕媽我至今都記得,一位孕媽問:“大夫,我沒事吧?”一直問了20多遍。一位孕媽對我所說的任何交待都回以:“我媽說……我朋友就……我同事也……”這樣對醫生的診斷不信任,門診就很難繼續了。
● 只要孕媽態度端正、認真,醫生是能夠認真仔細地為孕媽檢查,盡可能地保證孕媽和胎寶貝的安全。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