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危機蔓延 “因性施教”很有必要
作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周海旺原本的研究目的,是比較上海市外地孩子與本地孩子的成長情況。但整理近1500份問卷數據的過程中,他卻發現了另一個令自己震驚的結論。“男生已經被女生全面超越了。”周海旺說。
調查數據顯示,上海市的中小學生,從小學三年級到初中三年級,女生每一個科目的平均成績幾乎都高于男生。英語成績的差異最為明顯,接近8分。就連一向被認為是男孩強項的數理化,女孩的分數也遙遙領先,化學的平均成績更比男孩高出6分。
事實上,令人吃驚的現象遠不止這些。2006-2007年,拿到國家獎學金的學生中超過65%是女生;2010年,考上大學的女生數量比男生多33萬。甚至,在剛剛結束的高考中,江蘇、廣東、福建、云南、遼寧、吉林、天津、新疆、廣西的文理科“狀元”,全部被女生奪得。
這讓周海旺始料未及。他強調,女生超越男生不是一兩個年級的現象,而是一個“全局性的、趨勢性的問題”。而他更為擔憂的,則是這場“全面超越”會如何影響男孩,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
在起跑線上,這個社會就把男孩淘汰了
兒童教育和研究專家孫云曉兩年前就留意到了這些特殊的現象。他與李文道、趙霞等兩位兒童心理學博士,還專門寫了一本名為《拯救男孩》的書。
人們平日里一些零星的感受在書中得到了集中呈現:在2006-2007年度,獲得國家獎學金的5萬名學生中,僅有17458名是男生;從1999年至2008年,高考狀元中男生比例由66。2%下降至39。7%;而重慶市26所中學6539名高中生會考成績,女生的考試總分也顯著高于男生。
差別似乎在孩子們踏進校園的第一天就開始顯現。長期到各地小學調研的北大教育學院教授、北大附中前校長康健發現,小學里評選三好學生,優秀班干等各種稱號,“10個有9個都是女孩”。最終到了小升初的節骨眼上,女孩也比男孩更容易被評為“優秀畢業生”,獲得重點中學的保送資格。
去年6月1日出席北京市少先隊代表大會時,孫云曉也直接目睹了這種優勢。當時,坐在會場第一排的,是北京市各個小學推舉出來的最優秀的少先隊員。9個戴著紅領巾的孩子中,只有1個是男孩。懸殊的性別比例讓長期關注“男孩危機”的孫云曉也嚇了一跳。
“在起跑線上,這個社會就把男孩淘汰了。”周海旺感嘆說。
我們的教學內容和評價標準與男生所擅長的東西是對立的
對于中國目前的情況,孫云曉與康健一致認為,教育方式也讓“男孩危機”變得愈發嚴重。
“我們的教育特別關注細節,追求踏踏實實、認真聽課、死記硬背的努力。”康健說。他認為,男性從小更貪玩好動,他們更難專注眼下刻板的學習。而女性的細致、認真相對來說更容易適應學校的要求。
一項針對全國10個省市3737名中小學生學習狀況的調查印證了這一說法。根據這項在2000年公布的調查,男生更傾向于動手實驗、參與體驗、操作電腦等學習方式,而女生則更喜歡閱讀、語言溝通等學習方式。
然而,據孫云曉觀察,那些被男生偏愛的學習方式,在目前絕大多數中小學里都“被嚴重忽視和排斥”了。
康健分析說,正是國內“風格單一、狹隘的教育”,使性別之間的差異不斷凸顯。而孫云曉的表述更加直接:“我們的教學內容和評價標準與男生所擅長的東西是對立的,這是‘男孩危機’最根本的原因。”
在孫云曉看來,由于體內生物激素的不同,男孩天生比女孩“好動、好競爭、敢冒險”,但眼下在中國,學校普遍提倡的卻是一種“靜文化”:不讓跑不讓跳,不準大聲喧嘩。學習緊張時,許多學校甚至紛紛取消了體育課。
需要拯救的不僅是男生
從2000年開始,每一個月,孫云曉都會花上一整個晚上,與家長在網絡上交流。他漸漸發現一個規律:父母們談得最多的是男孩的問題。“這些男孩子普遍不愛學習,人際關系不好,迷戀網絡。”孫云曉說,在他跑過的少管所和工讀學校里,男孩也占了大多數。
不過,在“懸殊差異”的面前,女生也不全然是獲益者。離開象牙塔,邁入社會之后,女生的優勢很快消失。“許多單位還是偏向于招收男生,盡管現在畢業的女生已經越來越多。”康健說,這首先會影響女生的就業,同時,男女生之間不平等的學歷情況也可能導致女生“找對象比較困難”。
一些人正在嘗試改變。今年3月,上海市第八中學宣布將在明年夏天成立“男子高中基地實驗班”,根據男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來設計課程內容。學校網站介紹,實驗班的科目將包括野外生存、使用工具、修理電器和拳擊等內容。
“在‘男孩危機’日益嚴重的時代,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責任來提升男生的受教育水準。”該校在官方網站寫道。
不過,在康健看來,僅僅關注男生群體的利益還遠遠不夠。“我們要擔心的不是哪個性別受益了,而是我們的教育在朝著哪個方向發展。”康健說。
與男女生的性別差異相比,康健更看重的是學校教育對每個學生個性的影響。“目前的教育不利于人性均衡的發展。它助長了學生品格中乖巧、勤奮、不厭其煩做重復工作的特質。”康健說,這個教育體系扼殺的不僅是男生的天性,可能也傷害了那些不擅長記憶、不夠細致的女生們。
孫云曉也向記者反復強調,需要拯救的不僅是男生,更是我們的教育。
如今,距離周海旺那場“意外發現”的調查已經過去了兩個月,但這位學者依然在時不時地擔心,長期“陰盛陽衰”的環境中,男生的心理將因此蒙上陰影。
“我們社會的傳統觀念還是對男生有更多期待,但在機制上卻先把男生給淘汰了,面對這種落差,男生會感覺很失望。”他說。
不過,這樣的擔憂并不會持續太長的時間。作為一位父親,周海旺也常常為自己的女兒感到驕傲。就在剛剛結束的期末考試里,她在理科班“打敗”了所有男生,拿到了全班第一名。
“危機”不僅是教育問題
“我覺得單憑成績好壞這個衡量標準,來提‘男孩危機’不妥。”全國初中教育委員會副秘書長、武昌糧道街中學校長王朝文認為,這是“應試危機”, “只能說現在的應試更適合女生,男生比較占優勢的動手、實踐等方面的能力,通過現在的書面考試方式往往難以檢測出來,而且男生的創新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很多在工作中才有所體現,比如服裝設計師、廚師,我們通常認為應該是女生干的工作,但在實際生活中,往往是男生做得比較好。”
為何近幾年提出“男孩危機”說的人層出不窮?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涂艷國分析,這與現在“更多男生不夠陽剛”有關。“現在有些男生存在女性化傾向,但同時也有一些女生表現出男性化傾向。這不僅僅是教育的問題,與社會大環境相關,比如一些娛樂節目、娛樂明星的影響,且父教缺失與母親溺愛導致男孩不夠陽剛。但從人的發展來看,當男生進入社會以后,就可以很快地適應社會,這不是很嚴重的問題,不必過分強調。”
不過涂艷國認為,“因性施教”非常有必要:應該探索新的教育評價機制,讓男孩的優勢在學習中也能夠得到認可;研究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學校應該尊重男孩喜歡競爭、對抗、刺激和實驗等的興趣差異;在師資上,國家政策要鼓勵男教師多進入幼兒園和小學,改善教師性別比例。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