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潤 主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研究所
-
您好,腦供血不足可引發腦缺血缺氧,使腦實質發生廣泛彌散性病變,腦的整合機能就會明顯受損。患者可出現頭痛,眩暈,耳鳴,肢體麻木,失眠,多夢,記憶力明顯減退等癥狀。有的還會表現為性格突然改變,與平日反差極大等。早期腦供血不足是可逆的,只要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就可避免或延緩中風的發作。一旦出現了慢性腦供血不足的癥狀時,要盡快就醫,找出病因,并針對病因及時治療。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2018-12-27 17:48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 腦供血不足主要臨床表現以頭暈、頭痛為主,有時伴有心煩易怒、失眠多夢、耳鳴、逆行性遺忘、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慢性腦供血不足的病因較復雜,包括動脈硬化、動脈炎、動脈狹窄,高血壓、低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貧血等,肥胖、吸煙等也是形成慢性腦供血不足的促發因素。治療腦供血不足應著眼于保護殘存的神經機能,改善和恢復受損的神經機能,防止其向更嚴重的腦缺血類型發展。 藥物治療:臨床常用于治療腦缺血性血管病變的鈣通道阻滯劑有尼莫地平、尼卡地平和氟桂嗪等;組胺類藥培他啶對腦血管、心血管,特別是對椎-基底動脈系統有較明顯的擴張作用,可顯著增加心、腦及周圍循環血流量,改善血循環并降低全身血壓,還有輕微的利尿作用;血管擴張劑(如尼麥角林等)可增加血流,疏通血管,用于缺血性腦病有一定療效;抗凝劑及抗血小板聚集劑(如藻酸雙酯鈉、阿司匹林等)能減少周圍動脈內阻塞性血栓的形成;中成藥(如銀杏葉、黃芪、川芎嗪等)能改善腦動脈硬化癥的臨床癥狀,降低血脂、血液黏度。
2014-03-08 13:5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飲食治療是高脂血癥治療的基礎,無論是否采取任何藥物治療之前,首先必須 進行飲食治療。飲食治療無效時或病人不能耐受時,方可用藥物治療。在服用降脂 藥物期間也應注意飲食控制,以增強藥物的療效。 (1)減少脂肪的攝入量是控制熱量的基礎。減少動物性脂肪如豬油、肥豬肉、 黃油、肥羊、肥牛、肥鴨、肥鵝等。這類食物飽和脂肪酸過多,脂肪容易沉積在血 管壁上,增加血液的粘稠度,飽和脂肪酸能夠促進膽固醇吸收和肝臟膽固醇的合 成,使血清膽固醇水平升高。飽和脂肪酸長期攝入過多,可使甘油三酯升高,并有 加速血液凝固作用,促進血栓形成。 科學家發現北極圈內格陵蘭島的愛斯基摩人以魚獵為生,在他們中間冠心病的 死亡率僅5.3%,遠遠低于丹麥人的35%。他們吃的食物中,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很低, 多不飽和脂肪酸很高,主要含有20碳5烯酸(EPA)和22碳6烯酸(DHA)。它們存在 于海魚的魚油中。 不飽和脂肪酸能夠使血液中的脂肪酸譜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能夠減少血小板 的凝聚,并增加抗血凝作用。能夠降低血液的粘稠度。DHA可以降低血脂保護神經 系統。因此提倡多吃海魚,以保護心血管系統,降低血脂。烹調時,應采用植物 油,如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茶油、芝麻油等,每日烹調油10毫升~15亳升。 (2)限制膽固醇的攝入量。膽固醇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物質,但攝入過多的確害 處不少,膳食中的膽固醇每日不超過300亳克,忌食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內 臟、蛋黃、魚子、魷魚等食物。 植物固醇存在于稻谷、小麥、玉米、菜籽等植物中,植物固醇在植物油中呈現游離 狀態,確有降低膽固醇作用,而大豆中豆固醇有明顯降血脂的作用。提倡多吃豆制 品。 (3)供給充足的蛋白質。蛋白質的來源非常重要,主要來自于牛奶、雞蛋、瘦 肉類、禽類應去皮、魚蝦類及大豆、豆制品等食品。但植物蛋白質的攝入量要在 50%以上。 (4)適當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不要過多吃糖和甜食,因為糖可轉變為甘 油三酯。每餐應七、八分飽。應多吃粗糧,如小米、燕麥、豆類等食品,這些食品 中纖維素含量高,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5)多吃富含維生素、無機鹽和纖維素的食物。應多吃鮮果和蔬菜,它們含維生 素C,無機鹽和纖維素較多,能夠降低甘油三酯、促進膽固醇的排泄。可選用降脂食 物,如酸牛奶、大蒜、綠茶、山楂、綠豆、洋蔥、香菇、蘑菇、平菇、金針菇、木 耳、銀耳、猴頭等食物。近年發現菇類中含有豐富的“香菇素”。學者們做過實驗, 當人們吃進動物性脂肪后,血液中的膽固醇都有暫時升高的現象。同時吃些香菇, 發現血液中的膽固醇不但沒有升高,反而略有下降,并且不影響對脂肪的消化。國 外學者認為,中國菜肴中常用木耳、香菇等配料,是一種科學的配菜方法。每3朵~ 4朵的香菇中含香菇素100毫克,具有降脂和保健作用。山楂、花生、淡菜、蘿卜、 玉米、海帶、豆腐、牛奶、黃豆等食物均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要避免飲酒、酒能夠 抑制脂蛋白酶,可促進內源性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合成,導致血脂升高。 要采用蒸、煮、燉、氽、熬的烹調方法,堅持少鹽飲食,每日食鹽6克以下。 ●高脂血癥食物選擇 TOP (1)節制主食。體重超重或肥胖者尤應注意節制。忌食純糖食品及甜食。 (2)多食用魚類(尤其是海產魚類)、大豆及豆制品、禽肉、瘦肉等能提供優質 蛋白,而飽和脂肪酸、膽固醇較低的食物。 (3)控制動物肝臟及其它內臟的攝入量,對動物腦、蟹黃、魚子等要嚴格限制。 (4)用植物油烹調,盡量減少動物油脂攝入。 (5)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糧等,保證適量食物纖維、維生素、無機鹽攝入。 尤應多食用含尼克酸、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6等豐富的食品。 (6)已發現許多食品具有降血脂作用: ①大蒜:大蒜可升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對防止動脈硬化有利。 ②茄子:茄子在腸道內的分解產物,可與過多的膽固醇結合,使之排出體外。 ③香菇及木耳:能降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據研究,其降膽固醇作用,比降血 脂藥物安妥明強10倍。 ④洋蔥及海帶:洋蔥可使動脈脂質沉著減少;而海帶中的碘和鎂,對防止動脈 脂質沉著也有一定作用。 ⑤大豆: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吃115克豆類,血膽固醇可降低20%,特別是與動 脈粥樣硬化形成有關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明顯。 ⑥茶葉:茶能降血脂,茶區居民血膽固醇含量和冠心病發病率明顯低于其它地 區。 ⑦魚類:魚中含有大量高級不飽和脂肪酸,對降血膽固醇有利。漁民冠心病發 病率低于內陸居民,就是證明。 ⑧植物油:含有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能降血膽固醇,尤以芝麻油、玉米 油、花生油等為佳。 ⑨其它食物:如山楂、芹菜、冬瓜、粗燕麥、蘋果等,均有不同程度降血脂作 用。 ●高脂血癥一日食譜舉例 TOP 早餐:去脂牛奶250毫升(脫脂牛奶250克),玉米面發糕(玉米面100克),拌萵筍 絲150克(萵筍150克) 午餐:饅頭或米飯100克(面粉或大米100克),燉豆腐(海米15克,香菇25克,豆 腐100克),炒茄絲(茄子100克) 晚餐:饅頭或米飯(面粉或大米100克),西紅柿炒圓白菜(西紅柿50克,圓白菜 100克),清燉雞塊(雞塊100克) 全日烹調用油10克。 以上食譜含熱能1682千卡(7.03兆焦耳) ●高脂血癥食療方 TOP (1)降脂減肥茶:草決明子5克,菊花5克。先將菊花洗凈備用,草決明子先洗 凈炒至微膨帶有香味后搗碎,紗布包好,用清水煮沸,煎至微黃色, 再倒入菊花同煎幾分鐘即可。代茶飲,一次飲完后再加入水沖泡,直至無味即可棄 之。具有降脂、減肥、清熱、平肝作用。 (2)素燴三菇:冬菇25克,蘑菇25克,嫩玉米筍片50克,鮮湯適量,草菇25克, 粉芡、調料各少許。先將冬菇、蘑菇、草菇入清水泡發洗凈,入油鍋煸炒,之后加 入鮮湯、嫩玉米筍片同煮,待熟后再加入粉芡和調料(鹽、味精等),翻炒片刻即可。 (3)銀耳炒肉絲:銀耳9克,瘦豬肉絲150克,醬油10毫升,水豆粉5克,油、鹽、 味精、姜粉、沸水各少許。先將銀耳用溫水泡發,去除黃蒂,雜質洗凈,并撕為小 片;肉絲放入水豆粉、適量醬油、姜粉拌和碼味后,放入熱油鍋炒至八成熟時,加 入銀耳、沸水、鹽及少許醬油,同時并不斷用旺火翻炒5分鐘即可,起鍋時加入味 精調味即成。 (4)山楂荷葉飲:山楂15克,荷葉12克,煎水代茶飲。 (5)黑芝麻桑椹糊:黑芝麻60克,桑椹60克,白糖10克,大米50克。將黑芝麻、 桑椹、大米洗凈后,一同放入砂盤中搗碎,再放入砂鍋內加清水3碗,煮成糊狀后, 加入白糖即可食用。每日服2次。 (6)豆漿粥:豆漿汁500毫升,粳米50克,砂糖或細鹽少許。將上味同入砂鍋內, 煮至粥稠,表面有粥油為度。每日早晚餐溫熱食。 (7)奶油大蒜汁:大蒜榨汁,單味飲服,或加奶油適量調勻后一起服下。也可用 大蒜油制成膠丸,飯后服用,每次3粒,每日3次,1個月為一療程。
2014-03-02 13:5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您提供的資料不完整,我無法給出具體建議,請補充以下資料:血壓血脂血糖體重等各項指標及心臟的情況、血管彩超及頸部腦CT檢查結果,用藥的情況
2014-02-27 13:5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金華 醫師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對于腦供血不足的患者,吃香蕉是最佳的選擇了.香蕉中含有豐富的鉀,鉀具有抗動脈硬化,降血壓,保護心臟的作用.每天吃3支香蕉,堅持服用,就可以能抗腦動脈硬化,起到對腦供血不足的改善作用.同時香蕉還可以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對中老年人的消化系統健康也有保護作用.另據現代藥理研究顯示,香蕉中含有某種成風可以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緩解人的不舒暢的心情,一個良好的心情對于疾病的恢復也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2014-01-05 22: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國強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腦供血不足是指各種原因導致大腦出現慢性的廣泛的供血不足,引發腦部缺血缺氧而出現一系列腦部功能障礙臨床表現的疾病.主要表現是原因不明的跌跤或暈倒.頭暈,惡心嘔吐或血壓波動等.治療建議口服腸溶阿司匹林.西比靈和鹽酸倍他司汀.平時低脂肪飲食,多食用蔬菜和水果.戒煙酒,適當體育鍛煉
2013-12-31 15:5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