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方秋云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三級甲等
眼科
-
您好,如果患者是急性外耳道炎,局部腫脹比較明顯,可以使用酚甘油滴劑、氧氟沙星、氯霉素類的滴劑,能夠起到緩解腫脹、消炎止痛的效果。另外可以根據腫脹程度,口服消炎抗菌的藥物。如果是慢性外耳道炎,需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2019-01-26 12:48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可能原先就有鼓膜穿孔,也正因為如此,才容易引起耳道內有霉菌生長。如果洗耳導致鼓膜穿孔,在穿孔時必然有劇烈的耳痛發生。 如果有鼓膜穿孔,按照化膿性中耳炎治療。 您的病情已經了解,建議:點擊此處參考我的文章 《不同類型的化膿性中耳炎如何治療》 您的病情已經了解,建議:點擊此處參考我的文章 《鼓膜穿孔如何治療》
2014-01-03 21:0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外耳道炎的治療: 控制感染,清潔局部,去除膿痂,促使干燥。急性期,可全身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服用止痛劑;外耳道腫脹滲液較甚者,可用5%-8%醋酸鋁紗條敷塞外耳道,或用2%-5%硝酸銀液涂布;或選用抗生素與類固醇激素類合劑、糊劑或霜劑局部應用。慢性者局部亦可應用抗生素(如多粘菌素、新霉素等)與激素類(如強的松龍、地塞米松等)合劑、霜劑,粉劑等換藥、涂敷或吹入。
2013-12-24 21:0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外耳道炎是由細菌感染所致的外耳道皮膚的彌漫性炎癥,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常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綠膿桿菌等。 最好到醫院檢查確診,并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也可自己治療,服用紅霉素或螺旋霉素等抗生素做抗菌治療。也可服用銀翹丸或牛黃解毒丸,口服每次l丸,每日2次。如疼痛可適當服用止痛藥物,如去痛片等。 外耳道有異物或耵聹時應及時清除。但應注意糾正挖耳習慣,禁止使用不潔凈的器械如發夾、銳利的耳勺挖耳,以免損傷外耳道皮膚。還應保持外耳道干燥,游泳時若污水入耳應及時拭凈。
2013-12-22 21: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京保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1.局部治療(1)棉栓子或紗條浸泡有效藥物,如1%酚甘油、8%醋酸鋁等,塞進外耳道內。(2)在耳鏡或手術顯微鏡下用3%雙氧水清洗耳道膿液和皮屑,尤其注意耳道深部的前隱窩。(3)局部滴用抗生意可能引起刺激反應,宜與氫化可的松聯合使用。如新霉素、慶大霉素與氫化可的松油膏合用。(4)爐甘石洗劑可以止癢,1%酚甘油也有止癢作用。(5)懷疑與過敏有關時,可將氫化可的松滴入耳道。2.全身治療(1)嚴重病例可全身使用敏感的抗生素進行治療。(2)耳痛劇烈者可酌倩使用鎮靜止痛劑。
2013-12-21 21: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農瑩
揚州男科醫院
其他
視光中心
-
外耳道炎是由細菌感染所致的外耳道皮膚的彌漫性炎癥,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常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綠膿桿菌等。
2012-08-27 22:43
最好到醫院檢查確診,并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也可自己治療,服用紅霉素或螺旋霉素等抗生素做抗菌治療。也可服用銀翹丸或牛黃解毒丸,口服每次l丸,每日2次。如疼痛可適當服用止痛藥物,如去痛片等。 外耳道有異物或耵聹時應及時清除。但應注意糾正挖耳習慣,禁止使用不潔凈的器械如發夾、銳利的耳勺挖耳,以免損傷外耳道皮膚。還應保持外耳道干燥,游泳時若污水入耳應及時拭凈。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