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付瑜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破傷風是一種嚴重的感染性疾病,但通過及時有效的治療,是有治愈的可能的。治療方法包括傷口處理、中和毒素、控制痙攣、抗感染治療以及支持治療等。 1. 傷口處理:徹底清創,去除傷口內的異物和壞死組織,以防止破傷風梭菌進一步繁殖。 2. 中和毒素:盡早使用破傷風抗毒素或破傷風免疫球蛋白,中和游離的毒素。 3. 控制痙攣:使用地西泮、苯巴比妥鈉等藥物來緩解肌肉痙攣,減輕癥狀。 4. 抗感染治療: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甲硝唑等,殺滅破傷風梭菌及其他可能的病原體。 5. 支持治療:包括保持呼吸道通暢、營養支持、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以增強患者的抵抗力。 總之,破傷風雖然危險,但只要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并采取綜合的治療措施,患者是有機會康復的。治療過程中需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患者應在正規醫院接受專業治療。
2024-12-17 16:5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田彥素 醫師
江蘇靖江市太和醫院
一級甲等
婦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這種情況考慮一般是可以治療的,建議最好出現癥狀,及時去醫院住院觀察較好,避免盲目用藥延誤病情,避免留下后遺癥,定期復查較好。
2014-01-16 20: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病情分析: 一旦患了破傷風,應送醫院進行槍救,并隔離病人,保持安靜環境,必要時作氣管切開,保證呼吸道通暢。應用大劑量破傷風抗毒素,以中和體內毒素。 治愈率很低(死亡率90%),關鍵是預防!
2013-12-31 14:4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破傷風又名強直癥,俗稱鎖口風,是由破傷風梭菌經傷口感染的急性,中毒性傳染病.人和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易感染,但貓的易感性較其它動物低,患破傷風并不多見,而病死率卻很高. 破傷風梭菌廣泛存在于土壤,糞便及淤泥中,生銹的鐵釘及其他金屬銹蝕物表面也極易帶菌.自然感染由于傷口污染含有破傷風梭菌芽孢的物質而引起.但并非所有傷口均可感染,必須具備一定條件.如小而深的創傷,傷口發生壞死或被糞便,土壤,淤泥塊封蓋,或創傷內組織壞死與需氧菌混合感染的情況下,破傷風梭菌才能形成厭氧環境繁殖,引起發病.此病是一種由傷口感染的中毒性傳染病,不能由病貓直接傳染于健康貓.1)發病原因破傷風是因破傷風桿菌侵入傷口后產生毒素而引起的急性感染.這種細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泥土和人畜大便中均有存在,它可通過傷口,開放性骨折,燒傷,木刺或銹釘刺傷,而侵入人體.新生兒接生時消毒不嚴世可發生本病. 2)癥狀表現一般在傷后6--10天發病,也有傷后24小時或數周后才發病的.發病時間短,癥狀越嚴重,病人的危險性也就越大.起初先有乏力,頭暈,頭痛,煩躁不安,打呵欠等前驅癥狀.接著可出現強烈能的肌肉收縮.首先是面部肌肉開始,張口困難,牙關緊閉;表情肌痙攣,病人出現“苦笑”面容;背部肌肉痙攣,頭后仰出現所謂的“角弓反張”;如發生呼吸肌或噴痙攣,可造成呼吸停止,病人窒息死亡.這種全身肌肉痙攣持續幾分鐘不等,間隔一段時間又反復發作.任何輕微的刺激如光線,聲響,說話,吹風均可誘發.3)臨床診斷實驗室檢查可見白細胞總數與中性粒細胞輕度增高.厭氧培養有破傷風桿菌.傷口膿液培養可培養出今黃色葡萄球菌或大腸桿菌.4)一般治療一旦患了破傷風,應送醫院進行槍救,并隔離病人,保持安靜環境,必要時作氣管切開,保證呼吸道通暢.應用大劑量破傷風抗毒素,以中和體內毒素.5)驗方,偏方1.取大河蟹1個,黃酒適量.大河蟹去殼,島爛,用黃酒沖服,出微汗效佳.忌吃柿子. 2.用黃酒(白酒亦可)60克,蜂蜜45克,槐樹汁2酒杯.先將黃酒溫熱后,加入上藥調勻即可,1次服下,蒙被發汗.以前額劍突下有小汗珠即可,不可大汗淋漓. 3.取雄黃,香白芷各等分.銼細用黃酒煎服. 4.用9香蟲2個.炒成末用黃酒沖服.6)預防措施破傷風是可以預防的.開展廣泛的預防宣傳工作,使群眾對該病提高警惕,避免各種損傷,普及新法接生,正確及時的處理傷口.傷后盡早去醫院進行清創,并肌肉注射破傷風抗毒素(TAT)1500國際單位,進行預防.最可靠的方法是在平時注射破傷風類毒素,使人體產生抗體,預防注射3次,有效期可10年.1. 正確處理傷口.對于一般小的傷口,可先用自來水或井水把傷口外面的泥,灰沖洗干凈.有條件的,可在傷口涂上碘酒等消毒藥水,然后在傷口上蓋一塊干凈的布,輕輕包扎后再到醫院進一步治療.對于一些大的傷口,可先用干凈的布壓住傷口,然后迅速去醫院治療.2. 注意產婦衛生.3. 注射預防針.4. 內服中藥. 愛心提示:以上介紹用方,請務必咨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結合自身生理特點和不同的病理變化,辨證選擇使用.
2013-12-26 14:4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