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三個月男童語言發育遲緩如何改善
<p>患者性別: 男<br />患者年齡:四歲三個月<br />主要癥狀:不會說有意義的話,有時會想說就說:“爸爸,打,嘀滴,走”曾經會說:“媽媽,家,抱”什么的,現在不說了,總喜歡看高處,喜歡玩手(把手舉起到眼睛前看)能聽懂大人的話,按指令做事,沒有耐心,急躁,不如意就躺在地上哭,不會騎三輪車,喜歡家里親人,戀媽媽.<br />發病時間:<br />化驗檢查結果:聽力測試正常,做腦CT正常<br />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專家說腦發育遲緩,開了藥,主要讓家長自己教,我沒有找到教孩子說話的機構,自己在家天天教,但效果不明顯,他想說就自己說,從來不聽我的,我讓他說他也不跟我學,不過今年開始看我的口型,但不發音,現在有時自己也說好多話,但聽不懂. </p>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志雄 副主任醫師
黃巖中醫院
二級甲等
中西醫結合
-
四歲三個月男童語言發育遲緩,可能與腦發育、環境、心理、遺傳、營養等因素有關。 1.腦發育:兒童大腦發育不完善可能影響語言功能。可通過康復訓練,如語言訓練、認知訓練等促進大腦發育。 2.環境: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會阻礙語言發展。家長要多與孩子交流,講故事、唱兒歌等。 3.心理:孩子心理狀態不佳,如焦慮、緊張等,可能影響表達。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和安全感。 4.遺傳:若家族中有語言發育遲緩的情況,孩子出現的概率可能增加。需進行基因檢測以明確。 5.營養:營養不良,特別是缺乏某些關鍵營養素,如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會影響大腦和身體發育。要保證孩子飲食均衡。 總之,對于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并定期評估孩子的進展。家長要有耐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訓練。
2024-12-17 18: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可能是遺傳因素所致,如腦損傷或腦功能不足等。 父母對孩子缺乏語言訓練,特別是在口語學習關鍵期1-3歲時未進行適時語言訓練。 父母對子女過于溺愛,孩子不用開口只用手一指就立即給予滿足。比如,孩子想吃蘋果用手一指或看一下,就立即把蘋果送到孩子手上。 父母工作忙,孩子由老人或小保姆照看。由于缺乏科學育兒知識,他們只管吃飽喝足或不生病,很少與孩子用語言進行感情交流,使孩子失去了語言學習的機會。 特別提示: 當發現孩子比同齡孩子語言發育慢及早帶去醫院檢查,如果僅是由于個體差異而說話晚一點,2歲以后才慢慢說話,智力發育及其它方面均正常,父母就不必驚慌。只要及時加強語言訓練,隨著年齡增長孩子逐漸會獲得語言能力。但如果是因孤獨癥、選擇性緘默癥、精神發育遲滯、聾啞癥等疾病引起,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語言發育遲緩的3個防治對策 加強語言訓練 孩子學習語言的基本方法就是模仿。因此,成人要多和小兒說話,訓練小兒模仿成人的語言發音,要鼓勵小兒敢說話,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 多給予刺激促使孩子講話 比如,開始要孩子喊“媽媽”,如孩子不喊媽媽,媽媽應微笑點點頭,如再不喊媽媽仍用微笑點頭以示意,最后,孩子突然喊“媽媽”了,就應熱情地擁抱或親吻孩子。這樣,就會使孩子體驗到喊“媽媽”得到的疼愛,調動起說話的興趣和積極性。 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和大自然 多接觸社會和大自然會使孩子的生活豐富起來,眼界開闊了,見識廣了,自然就有說話的要求了。如果再配合語言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就會相應地得到很好發展。
2012-08-05 20:5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后于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智力低下聽力障礙構音器官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語言環境不良等因素均是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常見原因.因此若發現兒童有語言發育遲緩現象應努力查找病因.若兒童無以上明確原因而出現的語言發育明顯延遲現象則稱為特發性語言發育障礙或發育性語言遲緩.建議您去當地大醫院檢查后再進行下一步治療!!
2012-08-05 20:5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鮑小招 副主任醫師
溫嶺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乙等
泌尿外科
-
您好: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后于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智力低下,聽力障礙,構音器官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語言環境不良等因素均是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常見原因.因此若發現兒童有語言發育遲緩現象,應努力查找病因.若兒童無以上明確原因而出現的語言發育明顯延遲現象,則稱為特發性語言發育障礙或發育性語言遲緩。 父母是孩子學習說話的最好的老師。因為你們有充分的時間可以與兒童相處,給予可模仿的語言對象,而且你們也是孩子最親的人,只有你們才能給予孩子充分戰勝困難的信心,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堅信孩子通過努力是有可能追趕上同齡正常兒童的。建議找病因,對癥治療。
2012-07-26 18: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