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占勝 醫師
邢臺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妊娠期婦女需要注意飲食營養、生活習慣、情緒管理、定期產檢、避免有害物質等。 1.飲食營養:保證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魚類、蛋類、新鮮蔬果等。避免高油、高鹽、高糖食物。 2.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睡眠,每天不少于 8 小時。適度運動,如散步、孕婦瑜伽。 3.情緒管理:保持良好心態,避免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可通過聽音樂、與家人交流等方式緩解。 4.定期產檢:按照醫生建議的時間進行產檢,如唐篩、四維彩超等,及時了解胎兒發育情況。 5.避免有害物質:遠離輻射、化學毒物、二手煙等,避免使用可能影響胎兒的藥物。 總之,妊娠期婦女要從多個方面加以注意,以保障自身和胎兒的健康。如有任何不適或疑問,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咨詢專業醫生。
2024-12-18 07: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問題分析: 陽性是鏈球菌感染的標志,很容易形成風濕病。需要加強鍛煉,適度參加有氧運動如步行、跑步、游泳、健身操、太極拳、騎自行車等,增強體質。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避免經常淋雨,出汗后不要立即用涼水沖洗和吹電風扇,汗濕的衣服要及時換洗等。改善居住條件,避免久居低洼、潮濕的環境,多開門窗通風、曬太陽。衣服、毛巾、被單多曬太陽,保持干凈、干爽。意見建議:保證合理飲食,攝取足量均衡的營養,多吃瘦肉、魚、雞蛋及豆制品、新鮮蔬菜和水果,提高免疫力。
2013-12-21 14:0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在妊娠期間,胎兒的生長發育完全依賴于母體,關注母親的健康就是關注寶寶的健康.確保母親處于一種最佳的生理狀態,就為胎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首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保持愉快的心情.對于妊娠引起的種種不適,要認識到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如果不是特別劇烈,要有信心堅持耐受,避免過分焦慮,更不能濫用藥物緩解癥狀. 其次,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良好的休息和睡眠;洗澡用淋浴,時間不宜過長;做適當的家務和體育鍛煉;不穿高跟鞋,衣著寬松舒適,最好是棉質,特別是注意乳房護理,穿寬大而柔軟的胸罩,保護乳頭,如果有乳頭內陷,孕晚期應堅持每天提拉乳頭數次,使之凸起,為產后哺乳做好準備,懷孕后期有乳汁分泌時保持清潔干燥,勿擠;遠離放射線、電磁輻射、貓狗等寵物,避免感冒;戒除煙酒等不良嗜好,少食咖啡、茶、可樂等含咖啡因的食物;保持頭發清潔,盡量不染發、燙發,少用化妝品. 第3,營養要全面均衡,孕婦的健康和胎兒的營養都要靠飲食來維護,所以孕婦的營養一定要均衡合理,葷素搭配,粗細結合,饑飽適度,不偏食不挑食,可根據孕婦的活動量及體質和孕前的體重決定攝入量和飲食重點,要特別加強蛋白質、礦物質以及維生素的攝入.飲食宜清淡,少量多餐,避免食用甜食、高熱量點心、肥肉、油炸食物等.不宜食用含鹽過高的食物,如腌肉、火腿、咸魚、豆腐乳等.避免食用刺激性的東西,如辣椒、咖啡、濃茶等.不可多食用淀粉含量較多的食物及水果. 最后,堅持定期產前檢查.月經規則的已婚婦女,月經過期10日或以上,即應到正規醫院或專門的婦幼保健機構進行檢查,確診懷孕后建立圍產保健手冊,進行全面系統的檢查.早孕期檢查無異常的孕婦應于妊娠20周起進行產前系列檢查.于妊娠20至36周期間每4周檢查一次,自妊娠36周每周檢查一次.檢查過程中發現異常的孕婦,應遵醫囑增加產前檢查的次數.產前檢查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推算孕齡及預產期.正常推算預產期、采取必要的醫療措施預防早產和過期妊娠對降低新生兒的死亡率是非常重要的.月經規則,周期為28天的孕婦,末次月經月份減3加9,日數加7即為預產期.因排卵多發生在下次月經前14日,故月經規則、周期較長的孕婦,預產期向后推的天數與平時月經推遲的天數是相同的.產前檢查時孕婦應向醫生提供準確的月經周期及末次月經日期.如果平時月經不規則或忘記了末次月經時間且沒有進行定期的產前檢查,則可根據早孕反應出現的時間、開始自覺胎動時間、首次確診早孕時間估計大概的預產期,孕婦應盡可能向醫生提供這些資料. 警惕孕期異常情況 生命始于受精卵細胞,一個細胞經過分裂、分化,發育為正常胎兒并娩出,需要母體和胎兒各方面的協調作用.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母體還是胎兒出現異常,都可能影響妊娠的正常進行.孕婦應該了解孕期常見的異常情況,一旦發生,立即就醫. 早孕期間出現腹痛、陰道流血,可能是流產、葡萄胎、異位妊娠的表現,如果B超檢查提示子宮內孕、胎兒存活,則應絕對臥床休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保胎治療.妊娠晚期的陰道出血,如果量少,是臨產先兆;如果量較多,則應注意有無前置胎盤、胎盤早剝. 整個孕期理想的體重增加為12.5公斤,每月不超過0.5公斤.如果超過上述數值,應引起重視,警惕妊高癥發生.妊高癥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發生于妊娠20周以后,臨床表現為高血壓、蛋白尿、浮腫,嚴重時出現抽搐、昏迷,甚至母嬰死亡.堅持定期產前檢查有助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妊高癥. 正常情況下,胎膜破裂發生于第一產程末宮口近開全時,臨產前有較多的液體自陰道流出是胎膜早破的表現.胎膜早破可誘發早產,并可發生臍帶脫垂,危及胎兒生命,如果胎膜破裂后長時間不臨產,會增加宮內感染和產褥感染機會. 胎兒在宮內有缺氧征象危及胎兒健康和生命者,稱胎兒窘迫.胎動減少是胎兒窘迫的一個重要指標,胎動過頻往往是胎動消失的前驅癥狀,胎動消失后,胎心在24小時內也會消失.孕期注意觀察胎動可預知胎兒的安危,妊娠近足月時,胎動>10次/12小時.若自覺胎動異常,可每日早、中、晚記數一小時的胎動次數,3次的胎動次數相加乘以4即12小時的胎動次數. 切忌盲目保胎 停經后尿或血HCG升高提示懷孕,但不能提示是否正常懷孕,B超檢查才能做出判斷.因B超對妊娠前3個月的胚胎有無影響及影響多大尚無定論,目前若無異常情況多不主張在早孕期間進行B超檢查.但是,如果停經后出現腹痛、陰道出血,B超檢查就是必不可少的了.有些孕婦盼子心切,一旦懷孕就千方百計地想保住孩子,甚至擔心B超檢查對胎兒造成傷害,即使出現了異常仍拒絕B超檢查,這種想法是不可取的.停經后出現腹痛、陰道出血,除了先兆流產、先兆早產外,還可能有死胎、葡萄胎、異位妊娠等情況.特別是早孕期間的自然流產,染色體異常的胚胎占50至60.因此,必須在B超檢查證實胚胎正常存活的情況下才可進行保胎治療.如果發生了異位妊娠、葡萄胎而仍盲目保胎是非常危險的. 總之,妊娠是一個讓人既喜且憂的生理過程,準媽媽保持健康的心態是母嬰健康的先決條件.充分了解自身的生理變化,合理安排飲食起居,定期進行產前檢查,出現異常情況隨時就診,準媽媽關愛自己就是關愛孩 頭3個月是危險期注意不要去人多人擠的地方,不要拿重的東西,不要穿細高跟鞋,最好也不要座公交車,不要亂用藥.有任何不適要去醫院就診.還有注意心態要開朗,多做做胎教. 子.頭3個月是危險期注意不要去人多人擠的地方,不要拿重的東西,不要穿細高跟鞋,最好也不要座公交車,不要亂用藥.有任何不適要去醫院就診.還有注意心態要開朗,多做做胎教.婦女懷孕之后,由于胎兒生長發育和自身營養的需要,必須從膳食中得到足夠的營養物質.孕婦營養的好壞,不僅會影響到胎兒的生長及其腦細胞的發育,而且對嬰兒的智力發育也至關重要.孕婦營養不良還容易造成流產、早產、死胎、胎兒畸形等等. 1.蛋白質:研究證明,孕婦缺乏蛋白質,除了容易造成流產外,還會影響胎兒腦細胞的正常發育,造成嬰兒發育障礙.蛋白質供應不足,還會造成妊娠貧血、營養性水腫及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的發生.孕婦必須攝入足夠的蛋白質以滿足自身消耗及胎兒正常生長發育需要.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婦女妊娠后半期應該每日至少增加9克優質蛋白質營養,相當于300毫克的牛奶,如果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則需要增加15克蛋白質,相當于大豆40克,豆腐干75克,或主糧200克.可見,孕婦在妊娠中、后期應盡可能多食瘦肉、禽、魚、蛋等富含蛋白質的動物類食物,如經濟條件有限,則需要多吃大豆類制品. 2.鈣和磷:胎兒的骨骼成長需要大量的鈣和磷.這樣,母親身體中就必須供給胎兒足夠的鈣和磷.如果孕婦的鈣磷攝入不足,可導致孕婦骨質軟化和嬰兒先天性佝僂病或低鈣性驚厥,也將嚴重地影響嬰幼兒的身體與智力的發育.孕婦每天鈣的需要量是正常人的一倍以上.牛奶、蛋黃、豆制品、蝦仁、蝦皮等含鈣較多,而磷存在于麥片、大豆、羊肉、雞肉等食物中.食用以上食物可以增加孕婦所需要的鈣和磷等.孕婦懷孕到5個月以后,便可多喝些骨頭湯,或將小魚油炸后連肉帶骨一起吃掉,這樣可以補充更多的鈣與磷. 3.鐵:胎兒在母體內發育每天都需要5毫克左右的鐵,而孕婦在懷孕期間血容量增加,分娩時也要失掉一部分血.因此,孕婦對鐵的需要量很大.如果鐵的供應量不足,孕婦就會貧血,繼而影響胎兒的發育,使新生兒貧血.因此,孕婦應該多吃一些含鐵量較豐富的食物,如雞蛋、瘦肉、肝、心等,其中雞蛋為最好,可全部被利用.在主食中,面食含鐵一般比大米多,吸收率也高于大米,因而有條件時應鼓勵孕婦多吃些面食,如面條、面包等. 4.鋅:婦女在妊娠期間因鋅的需要量劇增.如果鋅供應不足,就容易導致胎兒畸形,還可能引起孕婦本人味覺異常和食欲減退.動物性食物是鋅的可靠來源,如牛肉、豬肉、牡蠣、肝、腎等都有易被吸收利用的有機鋅. 5.碘:碘是甲狀腺素的重要成分.婦女在懷孕期間其甲狀腺功能旺盛,基礎代謝升高,從而對碘的需要量增加.孕婦缺碘會使胎兒生長遲緩,造成嬰幼兒智力低下甚至癡呆,還可以發生先天性克汀病.因此,孕婦應該注意經常吃一些含碘的海產品,如海帶、紫菜、蝦等. 6.維生素:孕婦還應該注意補充多種維生素.孕婦對葉酸的需要量比正常人高4倍,缺乏葉酸,孕婦易發生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嚴重者可引起流產;維生素C如果供應不足,會增加孕婦患缺鐵性貧血的可能性,維生素C還對胎兒的骨骼、牙齒的正常發育,造血系統的健全和增強機體抵抗力有促進作用;維生素D有調節鈣磷代謝的作用,可預防和治療佝僂病;維生素A能幫助胎兒正常生長和發育,防止新生兒出現角膜軟化癥.不過,攝取維生素D等過量,也會導致胎兒中毒.因此,要在醫生指導下補充,不要過分亂服.此外,維生素B族對于孕婦和胎兒都很重要,也要注意補充. 孕婦如果食欲較好,那么,維生素及其他營養素應盡可能通過合理安排膳食而獲得,而不要過多地去服用藥物.近些年來,不時有報告一些孕婦由于大量服用魚肝油、鈣制劑、各種含激素的保健品,而使新生兒長出牙齒或其他畸形的病例,應引以為戒.
2013-12-18 14: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馮海峰 主治醫師
江蘇靖江市太和醫院
一級甲等
眼科
-
你好,如果已經懷孕的話,要注意盡量避免服用藥物、避免電器輻射、避免不必要的醫學X射線檢測、盡量避免接觸揮發性化學物質,及懷孕前三個月或末后期三個月避免性生活為好,以免導致流產或早產的可能。
2013-12-15 19:4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要在懷孕的第7、8、9這三個月份,分別注射一只高效價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防止乙肝病毒通過宮內傳播給胎兒,確保寶寶能健康出生
2013-12-14 1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