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歲男性膽囊癌復發疼痛如何緩解治療
男62歲來自河北健康咨詢描述: <p>我的公公是個很善良的人,不幸的是查出患有膽囊癌,現在復發了肚子很大每天很疼。肯請醫生幫幫我公公謝謝!09年肚子疼檢查出膽囊癌</p>曾經的治療情況和效果:開刀,介入,化療。無遺傳病史想柯大夫幫您解決什么問題:減輕病友的痛苦,能治愈的話當然是最好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麗 主任醫師
鄭州市中心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膽囊癌是一種惡性腫瘤,復發后常帶來疼痛等癥狀。緩解疼痛和治療的方法包括藥物治療、介入治療、放療、中醫治療、心理支持等。 1. 藥物治療:可使用阿片類鎮痛藥如嗎啡、羥考酮等,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輔助鎮痛藥如加巴噴丁、普瑞巴林等。但藥物使用需遵醫囑,注意藥物不良反應。 2. 介入治療:通過經皮肝穿刺膽管引流術等方式,減輕膽道壓力,緩解疼痛。 3. 放療:能一定程度上控制腫瘤生長,減輕疼痛。 4. 中醫治療:如中藥調理、針灸等,有助于改善患者整體狀態,輔助緩解疼痛。 5. 心理支持:給予患者心理疏導,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減輕心理壓力帶來的疼痛感受。 膽囊癌復發治療較為復雜,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患者和家屬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提高生活質量。
2024-12-17 22:5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膽囊癌是發生于膽囊的實質性癌,是膽道系統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好發于中老年病人,男:女的發病比例為1 : 3, 多發生于膽囊底部,粘膜元明顯腫塊,與慢性膽囊炎、癱痕組織不易區別,有時呈寬基的息肉狀。易經膽囊床侵犯肝組織,并常波及鄰近臟器和組織。以浸潤性或硬化性的腺癌多見。膽囊癌的高危人群有:膽結石患者、膽囊壁增生、有膽囊癌家族史等。如感到身體異常,應及早去醫院及時檢查治療,能服用人參皂苷Rh2類抗癌產品今幸膠囊(Rh2護命素)效果則更好,可以激活免疫細胞功能,更利于病人的康復,預防癌癥的發生。
2012-06-15 05: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從癥狀描述上看確實象膽囊炎的癥狀,普通的膽結石癥狀確實會有“24小時隱隱的脹痛”。 膽囊炎不是膽囊癌,不必過于擔心,不過,膽囊結石需要盡快手術,反復發作的膽囊炎,會使惡變的概率增高。
2012-06-14 05: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膽囊癌早期無特異性臨床表現 或只有慢性膽囊炎的癥狀 早期診斷很有困難 一旦出現上腹部持續性疼痛 包塊 黃疸等 病變已到晚期 其各種檢查亦出現異常 因此 對于膽囊區不適或疼痛的病人 特別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有膽囊結石 炎癥 息肉者 應進行定期B超檢查 以求早日明確診斷 一 癥狀 1.右上腹疼痛 大部分為右上腹部的持續性疼痛 并可有陣發性加劇 向右肩及腰背部放射 此癥狀占84% 由于膽囊癌多與膽囊結石 炎癥并存 故疼痛性質與結石性膽囊炎相似 開始為右上腹不適 繼之出現持續性隱痛或鈍痛 有時伴陣發性劇痛并向右肩放射 2.消化道癥狀 絕大多數(90%)出現消化不良 厭油膩 噯氣 胃納減少 這是由于膽囊更新換代功能 不能對脂肪物質進行消化所致 惡心嘔吐亦相當常見 并常有食欲減退 3.黃疸 由于癌腫的擴散 約有1/3~1/2患者出現黃疸 少數病人的黃疸為首發癥狀 多數黃疸出現在疼痛之后 黃疸呈持續性 進行性加重 少數病人表現為間歇性黃疸 黃疸往往在病程晚期出現 占36.5% 多由于癌組織侵犯膽管 引起惡性梗阻所致 同時伴有消瘦 乏力 甚至出現惡病質 皮膚粘膜黃染 伴難以治療的皮膚瘙癢 4.畏寒 發熱:多出現于癌腫晚期 25.9%的病人出現發熱 并可有高熱持續不退 5.右上腹腫塊 病變發展到晚期 右上腹或上腹部出現腫塊 占54.5% 一是腫瘤迅速增長 阻塞膽管 使膽囊腫大;二是侵犯十二指腸引起的梗阻 并同時出現梗阻癥狀;另外侵及肝 胃 胰等 也可出現相應部位包塊 二 體征 1.黃疸 表現在粘膜 皮膚黃染 黃染較重 多為阻塞性 一旦黃疸出現 病變多已到了晚期 2.右上腹包塊 右上腹可觸及較為光滑腫大的膽囊,與周圍組織無粘連時,移動性大;與周圍組織有粘連時,可觸及到幾個腫塊,有時觸到腫大的肝臟 十二指腸梗阻的包塊等 腹部腫物 近半數病例于初診時右上腹膽囊區可捫到腫塊物 有的部分質地堅硬 并可有結節樣感 這種塊物即為膽囊 偶然由于膽囊管梗阻 膽囊可有積水或形成膿腫 出現膽囊區壓痛 并有反跳痛 其體征與急性膽囊炎或梗阻性膽管炎極為相似 3.消瘦:多數病例表現逐漸消瘦 體重減輕 乏力 呈現惡病體質 4.轉移引起的體征:部分病例鎖骨上可觸及轉移之淋巴結 亦可有乳房等處的轉移性腫塊出現 晚期病例 可因門脈受壓而有消化道出血 腹水以及肝功能衰竭表現 五大類疾病的綜合表現 膽囊癌起病隱匿 無特異性表現 但并非無規律可循 按出現頻率由高至低臨床表現依次為腹痛 惡心嘔吐 黃疸和體重減輕等 臨床上可將其癥狀群歸為五大類疾病的綜合表現:①急性膽囊炎:某些病例有短暫的右上腹痛 惡心 嘔吐 發熱和心悸病史 提示急性膽囊炎 約1%因急性膽囊炎手術的病例有膽囊癌存在 此時病變常為早期 切除率高 生存期長 ②慢性膽囊炎:許多原發性膽囊癌的患者癥狀與慢性膽囊炎類似 很難區分 要高度警惕良性病變合并膽囊癌 或良性病變發展為膽囊癌 ③膽道惡性腫瘤:一些病人可有黃疸 體重減輕 全身情況差 右上腹痛等 腫瘤病變常較晚 療效差 ④膽道外惡性腫瘤征象:少數病例可有惡心 體重減輕 全身衰弱 以及內瘺形成或侵入鄰近器官癥狀 本類腫瘤常不能切除 ⑤膽道外良性病變表現:少見 如胃腸道出血或上消化道梗阻等 (1)慢性膽囊炎癥狀:30%~50%的病例有長期右上腹痛等慢性膽囊炎或膽結石癥狀 在鑒別診斷上比較困難 慢性膽囊炎或伴結石的病人 年齡在40歲以上 近期右上腹疼痛變為持續性或進行性加重并有較明顯的消化障礙癥狀者;40歲以上無癥狀的膽囊結石 特別是較大的單個結石病人 近期出現右上腹持續性隱痛或鈍痛;慢性膽囊炎病史較短 局部疼痛和全身情況有明顯變化者;膽囊結石或慢性膽囊炎病人近期出現梗阻性黃疸或右上腹可捫及腫塊者 均應高度懷疑膽囊癌的可能性 應作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診斷 (2)急性膽囊炎癥狀:占膽囊癌的10%~16% 這類病人多系膽囊頸部腫瘤或結石嵌頓引起急性膽囊炎或膽囊積膿 此類病人的切除率及生存率均較高 其切除率為70% 但術前幾乎無法診斷 有些病人按急性膽囊炎行藥物治療或單純膽囊造瘺而誤診 故對老年人突然發生的急性膽囊炎 尤其是以往無膽道系統疾病者 應特別注意膽囊癌的可能性爭取早行手術治療 由于病情需要必須做膽囊造瘺時 亦應仔細檢查膽囊腔以排除膽囊癌 (3)梗阻性黃疸癥狀:部分病人是以黃疸為主要癥狀而就診 膽囊癌病人中有黃疸者占40%左右 黃疸的出現提示腫瘤已侵犯膽管或同時伴有膽總管結石 這兩種情況在膽囊癌的切除病例中都可遇到 (4)右上腹腫塊:腫瘤或結石阻塞或膽囊頸部 可引起膽囊積液 積膿 使膽囊脹大 這種光滑而有彈性的包塊多可切除 且預后較好 但硬而呈結節狀不光滑的包塊為不能根治的晚期癌腫 (5)其他:肝大 消瘦 腹水 貧血都可能是膽囊癌的晚期征象 表明已有肝轉移或胃十二指腸侵犯 可能無法手術切除 膽囊癌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 其早期征象又常被膽石病及其并發癥所掩蓋 除了首次發作的急性膽囊炎得以確診外 一般情況根據臨床表現來做到早期臨床診斷頗為困難 據統計術前確診率為29.6% 且多為晚期 因而要做到無癥狀顯早診此點 必須對高危人群密切隨訪 如靜止性膽囊結石 膽囊息肉 膽囊腺肌增生病等病人 必要時積極治療以預防膽囊癌 近年 隨著影像診斷技術的發展 膽囊癌的早期診斷病例有增多傾向 凡具有以下表現之一者應考慮有膽囊癌的可能: 1.40歲以上 女性病人 有慢性膽囊炎或膽囊結石病史 癥狀反復發作者 2.黃疸 食欲不振 全身乏力 體重減輕 右上腹觸及包塊者 3.右上腹或心窩部疼痛 按一般肝 胃疾患治療無效者 4.消化功能紊亂 如惡心 嘔吐 厭食 厭油 稀便等 一般對癥治療無效者
2012-06-13 05: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