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醫生,我的老婆是個開車的,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你好醫生,我的老婆是個開車的,已經開車到現在已經有15年了,今年已經45歲了好景不長,去年我老婆得了坐骨神經疼,去了省里醫院治療,花了1萬多塊可是沒有治好請問怎么治療座骨神經痛?謝謝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石計朋 副主任醫師
佛山市婦幼保健院
三級甲等
新生兒科
-
從你的敘述分析你愛人的情況是坐骨神經痛,疼痛科比較常見,發病的原因多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腰椎的慢性勞損和增生,突出的椎間盤壓迫神經后引起坐骨神經痛,表現為腰部和下肢的麻木和疼痛等不適,可以去醫院進行腰椎的CT檢查,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腰椎的牽引治療,服用雙氯芬酸鈉緩釋膠囊進行對癥治療。
2018-08-26 08: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坐骨神經痛在體內各種神經痛中居于首位,是常見病。但坐骨神經痛只是疾病的一個癥狀,它本身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發病年齡常在20~60歲,其中40歲左右最多見。20歲以前和60歲以后少見。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的疼痛。也就是說任何原因引起的臀部、大腿后側、小腿后外側和足外側緣的疼痛均稱之為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分兩大類,即原發性坐骨神經痛和繼發性坐骨神經痛,兩者病因不同。1.原發性坐骨神經痛原發性坐骨神經痛主要是由于感染或中毒直接損害坐骨神經引起,也叫坐骨神經炎,臨床上少見。多和肌炎、肌纖維組織炎同時發生。受寒、受潮可為其誘發因素。2.繼發性坐骨神經痛繼發性坐骨神經痛是坐骨神經通路受鄰近組織病變的刺激、壓迫或破壞引起的疼痛。臨床上所見的坐骨神經痛大多數為繼發性坐骨神經痛。癥狀表現:坐骨神經痛常常在外傷、體力勞動或受涼后起病,或由于以上原因而復發。多數表現為一側疼痛,個別為雙側。典型的坐骨神經痛表現為一側腰部、臀部疼痛,并向大腿后側、小腿后外側、足外側放射。走路和改變體位可使疼痛加劇,平臥時病腿抬高受。一.根性坐骨神經痛在得病初期,其表現不典型,多為一側腰痛,腰部酸脹、怕冷,部位較深。這種腰痛多在活動后出現,休息后消失。以后腰痛逐漸加重,轉化為持續性疼痛,活動后加劇。疼痛向患側臀部、大腿后側、小腿后外側、足外側放射,伴有麻木或感覺異常。咳嗽、打噴嚏、大便可使疼痛加劇,多數病人描述這種疼痛為電流樣的,由腰沿坐骨神經走行向遠端放射。患者走路時身體向前向健側傾斜,臥位時患腿屈膝屈髖,因為這樣可以減輕疼痛。大多數患者在下腰部患側棘突旁有明顯壓痛點,當壓迫此點時,疼痛常由局部向該側下肢放射。有時在患側臀中部有壓痛,而臀以下的坐骨神經壓痛不明顯。這種患者頦胸試驗陽性(即患者仰臥,將其頭被動前屈使下頦觸及胸壁時,出現下肢疼痛或疼痛加劇),直腿抬高試驗陽性。二.干性坐骨神經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臀部、大腿后側、小腿后外側以及足部。疼痛呈持續性,陣發性加劇,有時為燒灼樣或刀割樣,夜間和活動后加重,咳嗽、噴嚏等動作時疼痛無加重。坐骨神經走行區壓痛明顯,而腰椎部位無壓痛。這種病人直腿抬高試驗陽性,即患者仰臥,兩下肢伸直,將其患側肢體保持膝關節伸直位抬起,在70度以內時即出現疼痛(正常人屈髖關節角度為90度)。無論哪種類型的坐骨神經痛都可出現臀部和小腿肌肉松弛。病程較長者可出現這些部位的肌萎縮,即患側臀變小、小腿變細。可出現疼痛區的感覺異常,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個別病人還可出現患側下肢皮膚發涼、干燥少汗或多汗。根據疼痛部位、性質、壓痛部位、直腿抬高試驗、感覺和跟腱反射減弱、加劇和減輕因素等特點,診斷不難。在診斷坐骨神經痛后一定要明確其病因,詳細了解病前有無腰扭傷或緊張體力勞動,有無受寒、局部或全身感染,疼痛是急起的還是慢發的。另外還可做一些必要的檢查,如腰椎平片、脊髓造影、腰椎CT、MRI,腰椎穿刺術。主要對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各種病因進行治療,然而坐骨神經痛的疼痛難忍,還需對癥治療。只有采取病因治療和對癥治療相結合的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1.急性期不能睡軟床,否則加重病情。2.主動要求進一步檢查,以明確病因。3.明確病因者,應積極配合病因治療。4.避免重體力勞動或風寒刺激,尤其是搬重物或彎腰檢東西的動作應避免。5.隨著人口的老化,骨質疏松和椎間盤變性病人逐漸增多。中老年人應注意平素合理飲食,適當進行體育活動,鍛煉腰部肌肉力量。注意彎腰,抬重物時動作要輕、慢。一旦發生坐骨神經痛應積極查找病因。中老年人在治療坐骨神經痛服用激素時,應注意血壓、血糖、血鈣和血鉀的變化,因為激素有引起高血壓、高血糖、骨質疏松和低血鉀的副作用。
2016-03-20 23:0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