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杰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
目前市面上的降糖藥物種類很多,每一種降糖藥物都針對一種導致血糖升高的致病因素,這些藥物當中沒有好壞之分,只有是否對癥的區別。如果患者的血糖升高是由胰島素抵抗引起,那么二甲雙胍之類的增加胰島素敏感性的藥物就會效果比較好。如果患者的血糖升高是由于胰島素絕對缺乏所引起來的,那么就只能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
2019-12-03 11:5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據檢查結果考慮問題不是很大,建議積極結合臨床癥狀看看.
2016-03-21 04:4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一般矮小的孩子除了檢查生長激素外,還需拍一個骨齡片,檢查一下內分泌方面的指標如:T3,T4等,必要時做頭顱CT或核磁共振及染色體方面的檢查.1,生長激素刺激實驗 生長激素缺乏癥的診斷依靠GH測定,正常人血清GH值很低,且呈脈沖式分泌,受各種因素影響,故隨意取血測血GH對診斷沒有意義,但若任意血GH水平明顯高于正常(>10μg/L),可排除GHD.因此,懷疑GHD兒童必須作出GH刺激試驗,以判斷垂體分泌GH的功能. 生理試驗系篩查試驗,藥物試驗為確診試驗.一般認為在試驗過程中,GH的峰值<10μg/L,即為分泌功能不正常.GH峰值<5μg/L,為GH無完全缺乏.GH峰值5—10μg/L,為GH部分缺乏.由于各種GH刺激試驗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必須兩種以上藥物刺激試驗結果都不正常時,才可確診為GHD.一般多選擇胰島素加可樂定或左旋多巴試驗.對于年齡較小的兒童,尤其空腹時有低血糖癥狀者給胰島素要特別小心,因其易引起低血糖驚厥等嚴重反應.此外,若需區別病變部位是在下丘腦還是在垂體,須作GHRH刺激試驗. 2,血GH的24H分泌譜測定 正常人生長激素峰值與基值差別很大,24h的H分泌量才能比較正確反映體內GH分泌情況,尤其是對GHND患兒,其GH分泌能藥物刺激試驗可為正常,但其24h分泌量則不足,夜晚睡眠時的GH峰值亦低,但該方案煩瑣,抽血次數多,不意為病人接受. 3,胰核樣生長因子(IGF-1)的測定 IGF—1主要以蛋白結合的形式(IGF-BPs)存在于血循環中,其中以IGF-BP3為主(95%以上),IGF-BP3有運送和調節IGF-1的共冷,其合成也受GH-IGF軸的調控,因此IGF-1和IGF-BP3都是檢測該軸功能的指標,兩者分泌模式與GH不同,呈非脈沖式分泌,故甚為穩定,其濃度在5歲以下小兒甚低,且隨年齡及發育表現較大,青春期達高峰,女童比男童早兩年達高峰,目前一般可作為5歲到青春發育期前兒童GHD篩查檢測,該指標有一定的局限性,還受營養狀態,性發育成都和甲狀腺功能狀況等因素的影響,判斷結果時應注意. 4,其他輔助檢查 (1)X線檢查:常用右手腕掌指骨片評定骨齡.GHD患兒骨齡落后于實際年齡2歲或2歲以上. (2)CT或MRI檢查:已確診為GHD的患兒童,根據需要選擇頭顱CT或MRI檢查,以了解下丘腦-垂體有器質性病變,尤其對腫瘤有重要意義. 5,其它內分泌檢查 GHD一旦確立,必須檢查下丘腦—垂體軸的其他功能,根據臨床表現可選擇測定TSH,T4或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TRI)刺激試驗和促黃體生成速釋放激素(LHRH)此外試驗以判斷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和性腺軸的功能.生長激素缺乏癥治療方案 1,生長激素 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rhGH)替代治療已經被廣泛應用,目前大都采用0.1U/kg,每日臨睡前皮下注射一次,每周6—7次的方案.治療應持骨骺愈合為止.治療時年齡越小,效果越好,以第一年效果最好,年增長可達10cm以上,以后生長速度逐漸下降,在用rhGH治療過程中可出現甲狀腺速缺乏,故須監測甲狀腺功能,若有缺乏適當加用甲狀腺素同時治療. 應用rhGH治療副作用較少,主要有:①注射局部紅腫,與rhGH物質基純度不夠以及個體反應有關,停藥后可消失,②少數注射后數月會產生抗體,但對促生長療效無顯著影響,③較少見的副作用有暫時性視乳頭水腫,顱內高壓等,④此外研究發現有增加股骨頭骺部滑出和壞死的發生率,但危險性相當低. 惡性腫瘤或有潛在腫瘤惡變者,嚴重糖尿病患者禁用rhGH. 2,促生長激素釋放激素(GHRH) 目前已知很多GH缺乏屬下丘腦性,故應用GHRH可奏效對GHND有較好療效,但對垂體性GH缺乏者無效.一般每天用量8~30μg/kg,每天分早晚1次皮下注射或24h皮下微泵連續注射. 3,口服性激素 蛋白同化類固醇激素有:①氟羥甲睪酮,每天2.5mg/m2;②氧甲氫龍,每天01—0.25mg/kg,③吡唑甲氫龍,每日0.05mg/mg,均為雄激素的衍生物,其合成代謝作用強,雄激素的作用弱,有加速骨骼成熟和發生男性化的副作用,故應嚴密觀察骨骼的發育,苯丙酸諾龍目前已較少應用. 同時伴有性腺軸功能障礙的GHD患兒骨齡達12歲時可開始用性激素治療,男性可注射長效庚酸睪酮25mg,每月一次,每3月增加25mg,直至每月100mg;女性可用炔雌醇1~2μg/日,或妊馬雌酮自每日0.3mg起?酌情逐漸增加,同時需監測骨齡.生長激素缺乏癥建議提示 體育鍛煉可加強機體新陳代謝過程,加速血液循環,促進生長激素分泌,加快骨組織生長,從而有益于人體長高.鼓勵孩子蹦蹦跳跳是促進長身體的積極因素,能使身高的生理效應得到最大限度發揮. 晚飯吃得過多,吃的食物不易消化,孩子胃里不舒服,睡眠就會受到影響.如果晚飯吃得過少,孩子就可能因饑餓而不能入睡,也可能渴了想喝水.
2016-03-20 11:4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生長激素缺乏引起的矮小應該使用生長激素替代治療,每晚睡前皮下注射一次,每周6—7次,開始治療時的年齡越小,效果越好,一般第一年效果最佳,患兒平均每月可增高1厘米.患兒如不治療,每年身高增長小于4厘米.第二年以后生長速度稍減慢,應該用至骨骺閉合為止.伴有性腺軸功能障礙的患兒在骨齡達12歲時應加用性激素治療,以促進第二性征發育.
2016-03-20 09:5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哪些因素可以導致兒童生長障礙呢?其實,小兒的生長發育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最主要的是遺傳因素了,它決定了小兒生長發育的潛力,而同時這種潛力又受到多種外界因素的作用和調節.了解這些具體因素會幫助父母發現孩子生長發育中的缺陷和問題,對保證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具有重要的意義.1.遺傳因素:兒童生長發育受父母雙方的遺傳因素的影響.小兒生長發育的特征,潛力,趨向,皮膚,頭發的顏色,臉形特征,身材高矮,性成熟的遲早以及對疾病的易感性等都與遺傳有關.一些遺傳性代謝性缺陷病,內分泌障礙,染色體畸變等更可嚴重影響小兒生長發育.2.性別因素:男孩,女孩生長發育各有特點,一般女孩平均身高(長),體重較同齡男孩小.女孩的語言,運動發育略早于男孩;女孩的青春期也早于男孩,而男孩由于青春期延續時間較長,最終的體格發育明顯超越女孩.因此,評估小兒生長發育水平時應分別按男,女孩標準進行.3.內分泌因素:兒童的生長發育受到體內各種激素的調控,例如生長激素不足會導致身材矮小;甲狀腺激素缺乏可以造成體格矮小和智力發育障礙.家長或老師若懷疑某兒童生長緩慢,應及早帶其去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以便能早期發現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的問題并且進行有效地治療.
2016-03-20 08:1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