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氣上逆
問題描述:氣短,吃飯比常人要慢,最好吃一口然后深呼吸一次,不然胃中有氣逆流到喉部卻嗝不出來!睡眠不好,后半夜就因為胃中有氣無法入睡,必須坐起身讓胃中的氣嗝出來才能入睡!就這樣連續(xù)四五次反復到天亮!其它癥狀:呼吸無力,早泄,脫發(fā),臉黃,尿黃味重,出汗前煩躁!請問各位專家怎么回事?該吃什么中成藥調理?已有六年多的病史!謝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yī)師
濰坊市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通過你對癥狀的描述,我們認為這可能胃病引起的,建議去醫(yī)院做胃鏡檢查明確.
2016-03-19 03:1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yī)師
安都衛(wèi)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考慮是胃的問題,現(xiàn)在應該吃柔軟流質食物,不要吃粗、硬、干、粉等刺激性食物,抗酸止吐口服氫氧化鋁,或氧化鎂,若抗酸劑效果不佳時,可口服甲氰脒胍,抗菌消炎肌注青霉素、鏈霉素,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品。要禁煙,酒,咖啡,茶,生冷,辛辣食物。少吃含淀粉內的食物
2016-03-19 00: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胃氣上逆證有虛實之分。由寒飲、痰濁、食積、胃火等引起的屬實證;因久病胃氣大虛,乃至胃氣衰敗,過服寒涼藥物引起的胃氣上逆屬虛證。胃氣上逆證的治法,實證以祛邪為主,方用藿香正氣散、保和丸、小半夏加茯苓湯等;虛證以扶正為主,溫中和胃,方用理中湯等,養(yǎng)陰清熱,方用橘皮竹茹湯加味。
2016-03-18 21: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y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y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建議您吃飯時要細嚼慢咽,使食物與消化液充分混合。您這樣的情況用陳香胃片個人認為效果不會很好。可以試試飯前半小時服用一粒嗎丁啉,效果應該不錯,還有個民間辦法,用艾葉泡水喝,不用多了,就幾片就行,一天可以多喝幾次。飲食宜清淡,少刺激性,晚餐勿過飽,待食物消化后再睡覺。
2016-03-18 07:4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中醫(yī)科
-
你好,胃氣上逆的臨床表現(xiàn)有(嘔吐、噯氣、呃逆、惡心)正常情況下,人們在進食和飲水時吞入少量氣體(吞氣癥),但有些人在進食和其他場合,尤其是焦慮時,無意識地反復地吞咽氣體.大部分被吞咽的氣體會隨后嗝出(噯氣),只有小部分進入小腸,進入腸道氣體的量在很大程度上受體位的影響:食管將其內容物排空至胃后部,直立位時,氣體升到胃內液體內容物上面,與胃食管連接處接觸,易于被嗝出.當平臥位時,潴留在胃液下面的氣體較易被推至十二指腸.過多流涎也可導致增加空氣吞入,并可能與許多胃腸道疾病(胃食管反流病),不合適的牙托,其他療法或任何原因引起的惡心有關.噯氣可能與抗酸藥應用有關;因患者將潰瘍癥狀的緩解歸咎于打嗝而不是抗酸劑,故患者可能不斷打嗝以減輕痛苦. 腸腔內氣體產生可通過幾種機制.細菌代謝可以產生大量的氫氣(H2),甲烷(CH4)和CO2.幾乎所有的H2都是在結腸內由細菌對攝入的可發(fā)酵物質(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代謝所產生,所以在較長時間的禁食后或者在進餐后食物已經完全被小腸吸收時,氫氣的量可以不計.其他了解很少的因素(如腸道菌群和動力的差異)也可與不同氣體的產生有關.正常人群不能完全吸收某些普通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正常情況下,水果和蔬菜中未被消化的多糖也可產生過多的氣體. 在攝入含有不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的某些水果和蔬菜(例如烹煮過的豆類)后和在吸收不良的患者中,會產生大量的H2,雙糖酶缺乏癥(絕大多數(shù)是乳糖不耐受)患者可將大量的雙糖排入結腸,并發(fā)酵生成H2(參見第30節(jié)),對結腸氣體過多的病例,應考慮到乳糜瀉,熱帶口炎性腹瀉,胰腺分泌不足和其他引起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的原因. CH4是由結腸內細菌對內源性物質進行代謝所產生的.CH4的產生率僅在較小程度上受食物攝入的影響.有些人會不斷排出大量CH4,其他人很少或無氣體產生,多呈家族性,在嬰兒期即可出現(xiàn),并持續(xù)終身. CO2也可能由細菌代謝產生,但其更重要的一種來源是HCO-3與H+的反應,其中每1毫克當量HCO-3可釋放22.4ml的CO2.氫離子可內源性地來自胃內鹽酸或者外源性地來自脂肪消化時釋放的脂肪酸,而后者有時相當于數(shù)百毫克當量的氫離子.從理論上來講,一次餐后可有多達4L的CO2被釋放入十二指腸.在結腸內通過細菌對未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的發(fā)酵而釋放的酸性產物也可能與HCO-3發(fā)生反應并產生CO2.雖然偶爾會出現(xiàn)腹脹,但是CO2被迅速地吸收入血液可防止產生難以忍受的腸脹氣. 氣體在腸腔和血液之間的彌散方向取決于兩者之間的分壓差.H2,CH4和CO2的產生可減少腸腔中氮的分壓,使之大大低于血液中的分壓,這可解釋在腸腔中有較多氮的原因. 氣體可通過噯氣,從腸腔進入血液并最終從肺腔,經細菌代謝而經肛門排出(屁,放屁).噯氣(含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胃神經官能癥、神經性噯氣、十二指腸炎等病之出現(xiàn)噯氣者)本病是指胃中之濁氣上逆,經食道由口冒出聲,其聲沉長,不似呃逆聲急短促的病癥。多因脾胃虛弱,或胃有食滯而致的消化不良,濁氣上逆所致。又稱“噫”、“噫氣”,張景岳稱之為“飽食之息”。
2016-03-18 06:3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你可能對下面的內容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