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神經損傷恢復期
癲癇病已30年,前幾年沒大發作,最近幾年發病較勤。做了一次核共振,顯示是右側基底節區示點片狀T2高、T1低信號改變,flair呈低信號。(一直吃苯妥英鈉。)我這種情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要怎么治療?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去正規的三甲醫院的神經科進行有效的診斷治療,腦外傷的對癥治療處理措施,頭痛可給予鎮痛藥,但不宜用麻醉藥或嗎啡類藥品,以免成癮。如左旋千金藤立定、腸溶阿司匹林、萘普生、布洛芬等;頭暈可給予苯海拉明、叁氯叔丁醇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可給予谷維素、異丙嗪、γ-氨酪酸(γ-氨基丁酸)、哌甲酯(哌醋甲酯)、阿托品(硫酸阿托品)、東莨菪堿等;興奮病人可給予奮乃靜、地西泮(安定)、奧沙西泮(去甲羥基安定)等;抑郁病人可給予谷氨酸、γ-氨酪酸。還有可以選擇cns靶向因子修復體系治療疾病,CNS靶向因子修復體系是一種鞏固、綜合、整體、系統的全新療法。能夠全面激活、修復神經細胞,內外兼治雙向作用,快速根除神經系統疾病,徹底攻克了神經科疾病難題,是目前唯一能臨床康復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特效療法。腦外傷患者要盡快的治療疾病,早日康復。
2016-03-17 19:2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遺傳因素:指對癲癇的遺傳易感性。大量研究證明,癲癇和遺傳因素有關。遺傳可以影響細胞膜離子通道的功能,降低驚厥閾值,引起神經元放電。雙胎癲癇符合率的研究及家系腦電圖的研究都提示癲癇性素質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且在5~15歲之間外顯率最高。已證實或推測與遺傳因素有密切關系的癲癇綜合征包括兒童及少年失神性癲癇、少年肌陣攣性癲癇、兒童良性癲癇伴中央顳區棘波、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夜間額葉癲癇等原發性全身或局部性癲癇,其中有些綜合征的基因已定位。
2016-03-17 09:0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您好,視神經纖維在各種病因影響下發生變和傳導功能的障礙,并在臨床上引起視乳頭顏色變為蒼白等眼底變化,稱為視神經萎縮。病因較復雜,一般認為,兒童時期以腦部腫瘤或顱內炎癥引起者居多,青年時期則以遺傳性視神經萎縮為主,在中年人則多為視神經炎、視神經外傷或顱內視交叉區腫瘤為主,而老年發病多由青光眼、脊髓癆或血管病變引起。其預后較差,常可導致失明。注意飲食衛生,多進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經常保持大便通暢也很重要。盡可能不吃或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蔥、胡椒等。平時還要注意眼睛的保養,注意休息。
2016-03-17 03:5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癲癇是多種原因引起大腦局部神經元異常高頻放電所致的大腦功能失調綜合癥現代醫學認為發生癲癇的原因可以分為兩類:原發性(功能性)癲癇和繼發性(癥狀性)癲癇。 (一):原發性癲癇又稱真性或特發性或隱原性癲癇。其真正的原因不明。雖經現代各種診查手段檢查仍不能明確。 (二)繼發性癲癇:又稱癥狀性癲癇。指能找到病因的癲癇。見下述常見病因。根據發作情況主要可分為大發作、小發作、精神運動性發作、局限性發作和復雜部分性發作。(1)大發作,又稱全身性發作,半數有先兆,如頭昏、精神錯亂、上腹部不適、視聽和嗅覺障礙。發作時(痙攣發作期),有些病人先發出尖銳叫聲,后既有意識喪失而跌倒,有全身肌肉強直、呼吸停頓,頭眼可偏向一側,數秒鐘后有陣攣性抽搐,抽搐逐漸加重,歷時數十秒鐘,陣攣期呼吸恢復,口吐白沫(如舌被咬破出現血沫)。部分病人有大小便失禁、抽搐后全身松弛或進入昏睡(昏睡期),此后意識逐漸恢復。(2)小發作,可短暫(5~10秒)意識障礙或喪失,而無全身痙攣現象。每日可有多次發作,有時可有節律性眨眼、低頭、兩眼直視、上肢抽動。(3)精神運動性發作(又稱復雜部分性發作),可表現為發作突然,意識模糊,有不規則及不協調動作(如吮吸、咀嚼、尋找、叫喊、奔跑、掙扎等)。病人的舉動無動機、無目標、盲目而有沖動性,發作持續數小時,有時長達數天。病人對發作經過毫無記憶。(4)局限性發作,一般見于大腦皮層有器質性損害的病人表現為一側口角、手指或足趾的發作性抽動或感覺異常,可擴散至身體一側。當發作累及身體兩側,則可表現為大發作。
2016-03-16 21:4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