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老年癡呆是怎么回事
我爺爺今年有79歲了,發現他最近老是忘東忘西的,前一刻還記住的事情轉個身就忘記的一干二凈了,有的時候還會說胡話,醫生說是有的老年癡呆的傾向,請問老年癡呆是怎么回事?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杰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
你好,爾茨海默病是指在老年時發生的后天性智力的持續性損害,即由有機腦損傷引起的基本上不可逆轉的智力缺失和社會適應性。 主要表現在:智力方面缺乏抽象思維能力,缺乏推理和規劃,缺乏關注; 失去興趣和人格主動性,緩慢或難以抑制,社會不端行為,非正規性; 遺忘,地形,視覺和記憶空間定位差; 言語認知不流利,缺乏綜合能力
2019-12-16 19:4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我們一般所說的癡呆,即老年癡呆,是一個漸進性的發病過程,主要表現為近記憶力受到損害,然后才會出現失用(如衣服穿反)、失認(認不出熟人)等癥狀。有些患者還會伴隨幻覺、妄想,如聽到鳥叫聲、認為家人偷了自己的東西等等,還有的表現出行為障礙,顯得很幼稚,情緒也比較激惹,容易為小事生氣,變得不可理喻。可去神經內科或精神科就診,若確診為老年癡呆(阿爾茨海默氏癡呆),可用安理申等抗膽堿脂酶藥物治療,但只能起到延緩癡呆的作用,若有精神行為癥狀,需給服精神專科藥物,具體用藥應在精神專科醫師指導下服用。
2016-03-15 07: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老年癡呆癥,又稱阿爾茨海默病是發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種原發性退行性腦病,指的是一種持續性高級神經功能活動障礙,即在沒有意識障礙的狀態下,記憶、思維、分析判斷、視空間辨認、情緒等方面的障礙。其特征性病理變化為大腦皮層萎縮,并伴有β-淀粉樣蛋白沉積,神經原纖維纏結,大量記憶性神經元數目減少,以及老年斑的形成。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或逆轉疾病進展的治療藥物。
2016-03-14 21: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老年性癡呆起病很隱匿。癡呆前期不容易被發現,患者仍能完成家庭中的一切生活活動,看不出任何異常。此期主要是大腦最高層次功能(與同年齡組相比)有所下降。癡呆前期如進一步發展,進入輕型癡呆,此時在生活上如洗衣做飯、清掃、養花、整理書櫥等活動,會一反常態的難以順利完成。此期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很快即可進入重癥癡呆。重癥者對時間、場所、人物、事物等的判斷能力幾乎完全喪失,其輕重程度因人而異,但是一旦進入此階段很難逆轉。 老年性癡呆的預防要從中年開始做起,而且老年性癡呆如在癡呆前期或輕型癡呆期被發現,并在生活上采取相應措施,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是完全可以控制其發展的,并且可以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向好的方向轉化。從近年研究的結果看,預防老年癡呆發生的主要措施有如下幾個方面: 1.藥物預防:幾千年來,人類一直在探索養生保健,抗老防衰,延年益壽的方法。根據中醫學理論,認為老年人衰老的本質是陽虛血瘀。近10余年來,國內開展了大量抗衰老中藥方劑的實驗研究,這些方劑中的89.5%以補脾腎為主,所以老年陽虛者可常服健脾補腎之品,如五子衍宗丸之類,可防衰老。葛茂振氏認為,有效地控制腦動脈硬化的發展,對改善大腦組織的血流灌注,維持大腦代謝的正常,對預防癡呆的發生具有積極的意義。可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酌情選用月見草、澤蘭、澤瀉、白術、黃芪、葛根、川芎等。亦可選用月見草油膠囊4粒(日3次)、復方丹參片3片(日3次)、澤瀉白術散10g(日2次)、活血通脈片5片(日3次)、愈風寧心片3片(日3次)中的一種服用。 2.灸法預防:灸法亦可扶陽化瘀,延年益壽,古代灸任脈的神闕、氣海、關元,督脈的命門、大椎、膏肓、腎俞、志室,胃經的足三里穴(雙)、每次灸五壯,均有補腎填精助陽、防止衰老和預防癡呆的效果。 3.避免腦動脈硬化及腦血栓等疾病的發生:以防止因腦供血不足而導致老年癡呆。動脈硬化是癡呆癥的主要“敵人”,調節膳食,少吃食鹽,并開展適宜的體育活動,有助于防止動脈硬化。 4.注意智力訓練:勤于動腦,以延緩大腦老化。有研究顯示,常做用腦且有趣的事,可保持頭腦靈敏,鍛練腦細胞反應敏捷,整日無所事事的人患癡呆癥的比例高。老年人應保持活力,多用腦,如多看書、學習新事物,培養多種業余愛好,可活躍腦細胞,防止大腦老化。廣泛接觸各方面人群,對維護腦力有益。和朋友談天,打麻將、下棋等,都可激蕩腦力,刺激神經細胞活力。 5.精神調養:人們常說:“笑一笑,十年少”,這說明精神之調養重在調節七情之氣,注意保持樂觀情緒,應節思慮,去憂愁、防驚恐。應該居處安靜,無為懼懼,無為欣欣,婉然從物而不爭,與時變化而無我,意志和,精神定,悔論不起,魂魄不散,五臟俱寧,這是精神調理的第一要義。這就是說,要寧靜無懼,恬淡虛無,與世不爭,知足常樂,清心寡欲。做到外不受物欲的誘惑,內不存情慮的激擾,這樣氣血調和,健康不衰。
2016-03-14 20: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