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肝功能異常,脾腫大、膽囊炎
肝硬化,肝功能異常,脾腫大,膽囊炎患者性別:女肝功能:總蛋白正常(67.8),但白蛋白偏低(32.4,正常值35—55),白球比0.9偏低(正常1.5—2.5).谷丙偏高(90,正常為32以內),谷草超高(144,正常31以內),總膽汁酸超高(71.8,正常10以內),總膽紅素正常(11.8);ALP超高(202,正常40—128).腹部B超:肝臟形態規則,肝上右鎖骨中下第5肋下界沿下1毫米,降下26毫米,右肝斜徑128毫米,門靜脈11毫米,實質回音光質增粗,聲部欠.膽形狀規則,膽內透音欠佳,膽總管未見增粗.脾刖大,實質回音均勻,脾靜脈未見擴張.診斷為膽囊炎,脾腫大.AFP:甲胎蛋白正常.陰性氣色:感覺氣色不是很好,臉色略顯暗.前期服用護肝藥物葵花牌護肝片.復方木雞顆粒,復方丹參滴丸.后期服用中藥共60劑.服用中藥期間,暫停用其他藥物.服中藥后,感覺食欲較以前要好,且原腹部B超診斷肝硬化,此次復查并未明確指出有肝硬化.咨詢:如何對癥治療?有何好的治療方案防止惡化?病史:1,2007年6月,腳浮腫,即送醫院治療.肝功能異常,大體如前所述.AFP陰性.肝輕度腹水.經對癥治療,中西醫結合,輸白蛋白,血漿及注射丹參注射液等,腹水消失,癥狀好轉.后服食一些中成藥.2,2007年9月,病情又有反復,輸血漿后明顯好轉.復查肝功能大體如前.AFP陰性.醫生處方復方木雞顆粒,復方丹參滴丸6月量.服后感覺有好轉.3,2008年1月,因氣溫驟降受寒,突發肝性腦病致昏迷,后急救,輸肝氨等,口服乳果糖等,一周后康復.復查肝功能異常,大體如前.4,2008年3月左右開始服用中藥,共5個療程75劑,已服60劑.感覺較以前要好,食欲較以前好.但臉色略顯暗.以往診斷治療經過及效果:如前述.補充:血常規基本正常.腎功能正常.脾功能未查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應該輸入白蛋白,結合聯苯雙脂保肝降酶,患者如果兩對半陽性可以用苦參素抗病毒,同時注意檢查血常規,加強營養,定期復查,可以吃西洋參,蟲草,靈芝,
2016-03-13 15:2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你的血象檢查如何?有無脾功能亢進?
2016-03-13 13:4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肝性腦病? 肝性腦病(hepnic encephalopathy)是嚴重肝臟病由于急性或慢性肝細胞功能衰竭所致的大腦功能障礙。是以代謝紊亂為基礎,以意識改變和昏迷為主要表現的一組臨床綜合征。過去曾稱為肝性昏迷,因昏迷只是肝性腦病全過程的一個表現,且某些門一體分流的患者,僅有意識行為改變而并不發生昏迷,故肝性昏迷一詞已很少采用。其主要臨床表現是意識障礙、行為失常和昏迷。門體分流性腦病(portosystemic encepHabpathy,PSE)強調門靜脈高壓,門靜脈與腔靜脈間有側支循環存在,從而使大量門靜脈血繞過肝臟流入體循環,是腦病發生的主要機制。亞臨床或隱性肝性腦病(subclinical or latent HE)指無明顯臨床表現和生化異常,僅能用精細的智力試驗和(或)電生理檢測才可做出診斷的肝性腦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