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羅玉君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小孩總是發燒,可能是飲食、免疫、感染、貧血、病毒等因素所致。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18-11-16 07:22
1.飲食因素:小孩胃腸功能弱,常吃高熱量高蛋白食物,熱量代謝不出易發燒。應調整飲食,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
2.免疫因素:長期營養不良或缺乏運動致免疫力低,易受外界影響發燒。要加強營養,適當鍛煉,做好保暖。
3.細菌感染:生活習慣不好易受細菌感染,引發感染性疾病。需遵醫囑用阿莫西林顆粒等藥物治療。
4.重度貧血:貧血使機體抵抗力下降,易發燒。需明確貧血類型,針對性治療。
5.病毒感染:病毒侵襲機體導致發燒。多休息,對癥處理,必要時抗病毒治療。
小孩總是發燒原因較多,家長應重視,及時帶孩子就醫檢查,明確原因。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慢性腎衰是各種慢性腎病后期的結果,孩子以前有慢性腎炎、囊腫、結石嗎?慢性腎衰的癥狀:食欲下降、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乏力等。腎功能檢查肌酐升高。單從你所說的癥狀不能診斷?孩子以前尿常規檢查有潛血、蛋白嗎?建議:查尿常規、腎功能。
2016-03-12 20: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常規治療腎病,大多采用控制尿蛋白、尿潛血的藥物,如激素、環磷酰胺、雷公藤多甙、環孢素A、驍悉等,將破壞的腎小球基底膜漏洞堵塞起來,從表面上看病情得到了控制,尿蛋白、潛血暫時減少或消失,患者誤認為病情好轉。這是非常不科學的!須知破壞性物質的排出是腎臟自救能力的體現,而尿蛋白、尿潛血在一定程度上時這一過程的表面現象。因此,將破壞的基底膜漏洞堵塞起來,雖然尿檢轉陰,但腎臟內部大量免疫復合物及破壞性物質被堵在里面,繼續損傷腎臟,其作用無異于“閉門流寇”!加速了腎臟內部的破壞,最終幾年或十幾年后病情復發或加重,發展到慢性腎衰竭、尿毒癥,后悔莫及!
2016-03-12 20:4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