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兒童抽動癥
歲問題描述:醫生您好!我兒子今年8歲,上小學2年級,2008年12月底的一天晚上,他說頭痛,接著就不停的左右搖頭,接下來的日子就陸續伴有揚眉,擠眼,剁牙等癥狀.2009年1月初,到昆明兒童醫院檢查,經血檢發現孩子血鉛較高約150,醫生說孩子屬鉛中毒,開了“力德希維果粉糖咀嚼片”每日2次每次2片,按時服藥,(春節期間)癥狀消失,可最近一周又開始上述癥狀,不知是何緣故,請求醫生幫助.謝謝醫生一個很焦急的媽媽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秦仲微 主任醫師
錦州不孕不育醫院
發育行為科
-
患兒家長,抽動癥較好的治療時期是4-10歲,且越早進行干預治療效果越好。隨著患病時間的增長,治療的療效會逐漸下降。因此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2016-06-15 10:56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抽動癥不一定非靠藥物治療,但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會影響病情.首先,不要吃雞肉(最致命的食物,一輩子都不要吃),碳酸飲料,咖啡,巧克力等容易引起神經興奮的食物(如未滿16歲,牛肉,羊肉,雪糕也少吃);不玩電腦,少看電視,別看槍戰,武打,恐怖片,動畫片最好也別看;不要長時間坐車;生活盡可能規律一些.這些都能緩解病情.至于運動,建議游泳,籃球,乒乓球,不要練跑步.另外,想要抽動時盡量克制,也可以減輕病情.另外,抽動癥患者盡量少說話,少唱歌.杜絕一切傷肺的活動.盡量保持清瘦的體型,這樣可以減輕病情.抽動癥多于青春期痊愈或好轉.在這之前,可進行必要的心理干預.不要訓斥或嘲笑患者,經常鼓勵,讓患者感到自信.治療抽動癥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耐心.祝愿小朋友早日康復!
2016-03-12 19:1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兒抽動癥治療:包括心理行為療法、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1.心理行為治療2.藥物治療首先要治療誘因,例如扁桃體炎、結膜炎、鼻炎、咽炎等。對抽動癥狀一般無需藥物治療,癥狀嚴重者可試用氟哌啶醇,對有嚴重焦慮情緒的患兒可服用安定等鎮靜劑。 3物理治療目前除了藥物治療抽動癥外還有物理治療的方法,經顱微電流刺激療法就是這個物理方法的名稱。
2016-03-12 16:0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鄧永賓 主治醫師
南寧市第九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急診科
-
兒童抽動癥是多發于兒童期的運動性或發聲性肌肉痙攣,主要表現為不自主的,刻板的動作,例如頻繁地眨眼,做怪臉,搖頭,聳肩,做出咳嗽聲,清嗓聲等.一般情緒緊張時加劇,精神集中時減少,睡眠時消失.在某一個時期內常以同一個癥狀為主,有時可轉換為另一群肌肉的抽動,小兒抽動癥的預防應避免對任何不良習慣的模仿,避免各種精神刺激,防治不良情緒的產生.本病治療包括心理行為療法和藥物治療.前者應對兒童父母說明此病性質,不要焦慮緊張,這樣可以清除由于父母緊張和過分關注造成的強化作用.對兒童的抽動表現可采取不理睬的態度,使癥狀逐步減弱消退.藥物治療首先要治療誘因,例如扁桃體炎,結膜炎,鼻炎,咽炎等.對抽動癥狀一般無需藥物治療,癥狀嚴重者可試用氟哌啶醇,對有嚴重焦慮情緒的患兒可服用安定等鎮靜劑.
2016-03-12 08:1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西醫:目前西醫治療本病均為控制癥狀,進行病因治療的尚無報道.神經阻滯多巴胺受體,從而控制抽搐等癥狀,其中最常用的藥物是氟哌啶醇,泰必利.但其相應副作用較明顯,如錐體外系不良反應,動作緩慢,肌張力增強,張口困難等,嚴重者可影響繼續治療,同時服用安坦可減少副作用.吩噻嗪類藥物如奮乃靜療效亦可,有人認為癥狀控制及病情穩定方面不如前兩藥.抑制多巴胺合成及消耗多巴胺作用的藥物四苯嗪在部分病人亦有較好效果,但副作用也很明顯. 總之,西藥作用于神經遞質及受體,控制癥狀較快,因藥理作用無選擇性,在控制癥狀的同時亦有明顯控制正常肌群的副作用.部分病人因副作用突出或無法抵消,只好中斷治療,影響了本病的治療和預后. 2,中醫:中醫按整體觀及辯證論原則對本病進行病因,病理及癥候分型,參照陰陽五行,營衛氣血,舌脈象等制定治療原則,有目的地選擇中藥湯劑,中成藥針灸,推拿,耳穴,經絡療法等.在控制癥狀的同時,改善患兒體質,祛除病因,如憂郁所致的患兒應輔以舒肝解郁法,使患兒的性格變得開朗,做到治療方案因人而異,治療過程當中根據病情變化隨變化隨時調整藥物,癥狀控制后可用扶正因本法以鞏固療效,減少復發,但中藥湯劑口感較差,孩子無法長時間接受,影響治療效果.一般中成藥為治療本病較為理想的口服劑型.也可選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推廣的單味中藥有效萬分濃縮提純顆粒之新型配方進行臨癥加減.
2016-03-12 07: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兒童抽動癥是多發于兒童期的運動性或發聲性肌肉痙攣,主要表現為不自主的,刻板的動作,,例如頻繁地眨眼,做怪臉,搖頭,聳肩,做出咳嗽聲,清嗓聲等.現在多主張把病程在1個月到1年者稱為暫時性抽動障礙;病程在1年以上的稱為慢性抽動障礙,在慢性抽動障礙中,運動性抽動和發聲性抽動應不同時出現.該病發病率約為1%~7%,有報告達4%~23%者,多見于學齡前及學齡早期兒童,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約為3~4:1.一般可短時間內自愈或經治療而愈,頑固者可延數年,甚至延續到成人. 病因:可能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1.體質因素某些神經精神類型的兒童易發生本病,比如神經質,膽怯,多動,情緒不穩定,對人對事敏感及有固執傾向者.而且本癥常伴有不明原因的頭痛,腹痛及便秘,遺尿等,因此推測兒童抽動癥與兒童本身的體質因素有關. 2.精神因素某些精神刺激可誘發本病,例如對學習要求過度,責備過多,家庭不和,感情上受到忽視或環境中某些緊張氣氛等,這些因素均可使小兒產生矛盾心理,抽動行為即是心理上的矛盾沖突的外在表現.另外,過分限制兒童的活動也可成為本病的誘因. 3.習慣及模仿兒童開始的抽動表現可能是由于條件性的逃避反應,比如眼中有異物而眨眼,或模仿他人的抽動癥狀,日久形成了習慣. 4.其他某些突發的疾病,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及腦部的輕微損傷也可成為誘因之一.有人認為該癥是兒童發育過程中的一過性不良習慣. 主要表現為不自主動作,影響部位及持續時間因人而異,最多見的是一種突然,短暫,重復,刻板的一群肌肉或數群肌肉的小抽動,表現為眨眼,擠眉,呲牙,做怪相,聳肩,轉頸,點頭,轉動軀體,甩動手臂等運動性抽動,也可為類似咳嗽聲,清嗓聲等發聲性抽動.一般情緒緊張時加劇,精神集中時減少,睡眠時消失.在某一個時期內常以同一個癥狀為主,有時可轉換為另一群肌肉的抽動, 即癥狀的變化性.患兒常伴有多動,注意力集中困難,睡眠差等心理問題. 二,小兒抽動癥的預防及治療 預防:避免對任何不良習慣的模仿,避免各種精神刺激,防治不良情緒的產生. 治療:包括心理行為療法和藥物治療 1.心理行為治療應對兒童父母說明此病性質,不要焦慮緊張,這樣可以清除由于父母緊張和過分關注造成的強化作用.對兒童的抽動表現可采取不理睬的態度,使癥狀逐步減弱消退.不要反復不斷地提醒或責備孩子,否則會更加強化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使抽動更加頻繁.應努力分散兒童的注意力,引導孩子參加各種有意義的活動.用肌肉松弛療法,操作性處理法等行為治療方法對清除抽動癥狀有良好的效果.患兒在接受治療時要取得其家長及他本人的合作,并給家長以指導,以便協助治療. 對患兒病前的心理因素應詳細分析,找出可能的誘因,然后予以解決,例如家庭矛盾的調整等. 父母對小兒的過度要求所造成的心理沖突和緊張情緒必須予以克服.若有學校因素,應與老師聯系協同解決.對屬于無法解決的因素,則應給予支持性心理療法,幫助小兒找正確的對待方法. 2.藥物治療首先要治療誘因,例如扁桃體炎,結膜炎,鼻炎,咽炎等.對抽動癥狀一般無需藥物治療,癥狀嚴重者可試用氟哌啶醇,對有嚴重焦慮情緒的患兒可服用安定等鎮靜劑.
2016-03-12 03: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