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暈車導致手腳抽筋、語言不清可能與神經調節失衡、電解質紊亂、腦部供血不足、心理因素、原有基礎疾病等有關。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18-11-24 08:18
1. 神經調節失衡:暈車時,人體內耳迷路平衡調節功能紊亂,可能影響神經傳導,導致肌肉異常收縮,出現手腳抽筋,影響語言功能。
2. 電解質紊亂:暈車引起的嘔吐、出汗可能導致鉀、鈉、鈣等電解質流失,影響肌肉和神經功能,引發抽筋和語言不清。
3. 腦部供血不足:暈車時交感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腦部供血減少,影響大腦對語言和肌肉的控制。
4. 心理因素:過度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可能加重暈車反應,導致身體出現異常癥狀。
5. 原有基礎疾病:如本身患有腦血管疾病、頸椎病等,暈車可能誘發或加重病情,導致相關癥狀。
暈車出現手腳抽筋、語言不清的情況較為少見,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可前往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暈車是人體內耳迷路不能很好地適應和調節機體的平衡,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導致的腎經功能紊亂,引起眩暈、嘔吐等癥狀。常用方法有,在乘車前20分鐘可服乘暈寧,以防暈車反應,再就是戴上耳機聽音樂,并把音量調大一點,這樣能干擾人內耳對平衡刺激的反映,也可以有效地防止暈車。
2016-03-10 21: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暈車癥本病常在乘車,航海,飛行和其他運行數分鐘至數小時后發生,初時感覺上腹不適,繼有惡心,面色蒼白,出冷汗,旋即有眩暈,精神抑郁,唾液分泌增多和嘔吐,可有血壓下降,呼吸深而慢,眼球震顫,嚴重嘔吐引起失水和電解質紊亂,癥狀一般在停止運行或減速后數十分鐘和幾小時內消失或減輕,亦有持續數天后才逐漸恢復,并伴有精神萎靡,四肢無力,重復運行或加速運動后,癥狀又可再度出現,但經多次發病后,癥狀反可減輕,甚至不發生。飲食保健 飲食清淡,注意膳食平衡。 少吃自己不喜歡的食物,食物中含香料、脂肪不宜太多,油炸食品也應不吃,以防惡心。避免酒精,不宜抽煙,忌食味重、高脂肪食物,特別是油炸食品,以防惡心。預防護理 可采用運動訓練,給予一定量的定向信息沖突的刺激(如旋轉,晃蕩運動),增強適應能力,降低敏感性,也可在暴露于運動環境前半小時服用東英若堿0.3~0.6mg,發病后脫離致病環境,癥狀一般即可消失,使視覺固定于穩定不動的環境或某一目標上,也可預防疾病發生。
2016-03-10 14:5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抽搐? 抽搐(tic)是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的不自主的肌痙攣收縮,且帶有關節運動。多為全身性對稱性,伴有隨意運動的喪失。臨床表現多為四肢和軀干骨骼肌強直性收縮或陣攣性收縮,每次發作持續數分鐘,多伴有意識喪失,常反復發作,輕者為局限性抽搐。為軀體或顏面某一局部連續性抽動。抽搐來之較急,大多到急診室就診,可見于多種疾病,且多為嚴重階段,平時需要我們熟記能引起抽搐的各個系統疾病及其他們的抽搐特點、伴隨癥狀,全面有序的進行各個系統檢查,盡早做出病因診斷。異常的肌肉收縮來自肌肉、周圍部位或非神經系統任何水平的障礙,單純來自肌肉的收縮一般指發生于局部肌束的顫動而無關節的運動,如肌束顫動、肌肉顫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