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栓的后遺癥有哪些
患有腦血栓后遺癥。半身不遂在床上躺著就像個植物人啊。而且癡呆不認人。經常孫子來了都問是誰。是不是震顫性麻痹,可嚇死我了....有時意識不清連我都認不出,或記不起某些東西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推薦一方:抗栓膠囊功能:功能活血祛風通絡.主治:中風后偏癱處方:制馬錢子300克,水蛭30克,白花蛇30克(或金水蛇3條),川芎30克,蜈蚣30克.先將白花蛇和蜈蚣共研細粉(能減少毒副作用),再與研為細末的其他諸藥混勻,裝入膠囊(每丸含藥粉約0.3克).每天夜間睡覺前用開水送服1~5丸,服后即臥床.忌下床走動和晝間服用.說明:方中主藥馬錢子有毒性,因此一定要按藥材炮制規范如法炮制,不可疏忽.服本藥時須注意從小量(1丸)開始,服后約40~50分鐘患者自覺患側肢體肌張力增高,或有蟻行感,或灼熱如火烤,或短暫性麻木竄痛,屬正常藥物作用,說明服藥劑量已夠,不可再增加藥量以免發生中毒現象.如無此反應,改日遞增為2丸.以后每隔1周遞增1丸,最大量為每日服5丸,但連續服用時間不得超過90天,以防蓄積中毒,停藥2—3周后可繼續服用.
2016-03-10 16:2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腦血栓是指在顱內外供應腦部的動脈血管壁發生病理性改變的基礎上,在血流緩慢、血液成分改變或血粘度增加等情況下形成血栓,致使血管閉塞而言。臨床上以偏癱為主要臨床表現。多發生于50歲以后,男性略多于女性。日常生活訓練:經日常生活的訓練,使患者盡快能獨立生活。訓練應由簡到繁,由室內到室外,由院內到院外,逐步擴大;1、墊操:讓患者在墊子上學習如何來去移動,側臥和坐起,漸延及起床、上下床等;2、拐杖平衡練習:學習和應用拐杖技巧,上下輪椅;3、自我護理訓練:個人衛生、刷牙、洗臉、洗澡等;個人體表修飾、梳頭、修面;上廁所或便器,大小便自我處理;就餐,穿、脫衣服;帶手表、開燈、打電話、戴眼鏡等;4、旅行活動:上下汽車及其它交通工具。
2016-03-10 04: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腦血栓是常見的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是在腦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形成的基礎上,在血流緩慢、血壓偏低的條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著在動脈的內膜形成血栓,稱之為腦血栓,建議您使用活腦養心療法進行治療;平時注意飲食,要以清淡為主,盡量少食含脂肪較高的食品,多吃含粗纖維、豐富的維生素、優質蛋白質的食品;加強運動,多參加健康的娛樂活動(絕不能過激的活動);絕不能飲酒。
2016-03-10 03:0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栓塞是指血液中的各種栓子隨血流進入腦動脈而阻塞血管,當側枝循環不能代償時,引起該動脈供血區腦組織缺血性壞死,出現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腦栓塞常發生于頸內動脈系統,椎-基底動脈系統相對少見。其中心源性腦栓塞是腦栓塞中最常見的,約75%的心源性栓子栓塞于腦部,引起腦栓塞的常見的心臟疾病有心房顫動、心臟瓣膜病、感染性心內膜炎、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臟手術、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粘液瘤等。治療急性期應臥床休息,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和心臟功能;注意營養狀況,保持水和電解質的平衡;加強護理,防止肺炎、泌尿系感染和褥瘡等的發生。腦栓塞本身的治療原則是要改善腦循環、防止再栓塞、消除腦水腫、保護腦功能。針對栓子來源的不同進行對癥治療:(1)抗凝及溶栓治療,對于心源性栓塞者,推薦早期、長期抗凝治療,抗凝治療禁忌及非心源性栓塞者不推薦抗凝治療,建議抗血小板治療;溶栓類藥物亦可能僅在早期發揮作用。(2)對癥治療:出現顱高壓者可給予脫水劑減輕腦水腫,防止腦疝形成,以降低病死率。常用高滲脫水劑有甘露醇、甘油果糖等,也可用利尿劑如速尿等;血壓明顯升高者可適當給予降壓治療;在急性期還可適當應用一些神經保護劑保護腦細胞;(3)當發生出血性腦梗死時,要立即停用溶栓、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防止出血加重和血腫擴大,適當應用止血藥物,治療腦水腫,調節血壓;若血腫量較大,內科保守治療無效時,考慮手術治療;對感染性栓塞應使用抗生素,并禁用溶栓和抗凝藥物,防止感染擴散;在脂肪栓塞時,可應用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5%的碳酸氫鈉及脂溶劑,有助于脂肪顆粒的溶解;(4)早期進行積極的康復治療,有助于神經功能缺損癥狀的早期恢復。
2016-03-10 02:5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