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側額頂葉多發腔隙灶
自2009年起手腳緊張時顫抖,做磁共振檢查報告如下:雙側額葉及頂葉見多發直徑小于1CM的小片狀長T1長T2異常信號影,DWI顯高信號,邊緣模糊,余腦實質信號未見明顯異常,小腦及腦干形態,信號正常。諸腦室,腦池形狀未見明顯異常,額部部分腦溝增寬。中線結構居中。矢狀位垂體大小,形態正常,未見局灶性信號異常。顱骨內外板及板障信號未見明顯異常。掃及雙側篩竇粘膜增厚。請問是什么毛病?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江又平 主治醫師
張家口市宣化區婦幼衛生保健站
其他
全科
-
一般主要是改善腦血液循環,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擴血管藥物和銀杏葉制劑等,常用的就是阿司匹林腸溶片,復方丹參片,蘆丁片等。平時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魚、黑木耳、干紅葡萄酒等,還要做適當活動,如快走、慢跑、散步等,并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用腦。祝您早日康復!
2016-03-10 10:3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感謝你的信任,“雙側額葉及頂葉見多發直徑小于1CM的小片狀長T1長T2異常信號影,DWI顯高信號,邊緣模糊”這種核磁共振表現,再結合“手腳緊張時顫抖”的癥狀,我認為這種病變應該不一定是腔隙性腦梗死,而是一種脫髓鞘疾病。脫髓鞘疾病是一種疾病的統稱,感染、缺氧和代謝障礙都會引起,具體還包括多種,至于治療,臨床上多是采用激素或干擾素治療,因此,還是需要仔細鑒別一下,不要藥不對癥,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一點幫助,祝早日康復。
2016-03-10 09:5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這種病理常見于腦脫髓鞘疾病灶,估計不是多發性腔梗,而且因為失治已已開始發生不能自主自調血供而出現早期的腦萎縮。其脫髓鞘腦病主要以損害大腦白質及脊髓的植物神經并使其調節紊亂不能自主自身調節以濡養神經組織病情多為繼發或復發,發病嚴重時可侵犯脊髓前角細胞和腦干神經核以及大腦運動皮質錐體細胞導致神經功能損害危機生命,大部分患者是基因免疫異常或病毒感染所致。早期的治療多以激素及營養療法治療,但療效難以控固,由于本病導致髓鞘脫失致神經功能損害嚴重并導致體免疫極度低下,偶與病情感染病情復發使神經功能癥狀進一步加重.若病灶得不到正確的治療則會遲發多發性硬化,并再度損傷神經繼發癡呆或癱瘓,其病癥治療關鍵在于早期對病情的繼發控制.治療方案:治療除正常的激素治療外,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肌體抗病能力。營養神經,中西醫結合擴張微循環使受損殘余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控制預防病情繼續發展。并采用神經再生之藥興奮神經,激活麻痹和休克的神經使受損神經得到再生修復達到早日康復。需幫助請發磁共震照片為你指導。
2016-03-10 07:3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沒什么器質性問題,還是功能性的,你太緊張了要學會自我調整心態,良好的心態是關健.要多些寬容,改掉不好的生活習慣,凡事看開些,心態放好了,想信本病也就好的快了.用中藥龜-龍-腦調理,癥狀很快改善
2016-03-10 01:4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可用中成藥川芎嗪針劑120mg或丹參針劑12毫升加入10%葡萄糖溶液中靜滴,亦可用通脈舒絡液靜脈滴注,每日1次.
2016-03-09 23: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