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性暈厥怎么治療
我表弟一直都有腰間盤突出所惟經常暈倒的,昨天聽他媽說他是患了一種叫排尿性暈厥的疾病,我好擔心他的身體狀況,不知到嚴不嚴重,好想知到什么叫做排尿性暈厥呢,要怎么樣治療才好的呢?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不需要治療,不是什么疾病,主要是血壓偏低引起的,排尿后血液急劇向膀胱充盈,引起短暫性腦供血不足,導致眩暈。適當鍛煉,加強飲食營養就可以了,不要憋尿,可以采用中斷排尿法,即不要一次把尿排空,一次小便,做3-4次排,中間停頓1分鐘左右,即可排除或緩解眩暈。
2016-03-09 21:3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排尿性暈厥無需特殊治療,只要盡量不憋尿太多、不要尿尿太急一般就不發生
2016-03-09 16: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這個情況可能是腎氣不足引起的.排尿不要過急、過猛.排尿時如有頭暈、眼花、心慌、腿軟等先兆,應立即抓住物體或立即改為蹲式小便.以往有排尿性暈厥的人,排尿時取蹲位.患有肺結核、神經衰弱和氣血兩虛的病人易發生此種暈厥.此外,病后體虛、過度疲勞以及飲酒等也可誘發這種病.
2016-03-09 08: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一般認為,排尿性暈厥是由于多種原因復合作用造成的,是血管舒張和收縮障礙造成低血壓,引起大腦一時性供血不足所致.你好,排尿性暈厥可以服用中成藥治療,排尿性暈厥又稱小便猝倒.主要是由于血管舒張和收縮障礙造成低血壓,引起大腦一時性供血不足所致.一般認為,引起大腦一時性供血不足,是多種原因復合作用造成的.
2016-03-09 07:4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排尿性暈厥主要發生于男性,好發于20~30歲,偶見于老年人,男∶女約為2∶1.排尿性暈厥的發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闡明,目前認為它的發生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其中自主神經功能調節障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排尿時充盈的膀胱突然收縮,膀胱內壓力驟然升高,巨大的機械壓力刺激膀胱壁內的迷走神經,同時逼尿肌(S2~4及骨盆神經支配,屬副交感神經)收縮也可引起強烈的迷走神經興奮,這種排尿所引起強烈的迷走神經興奮就成為暈厥發作的觸發點,膀胱的迷走沖動經外周傳入神經上傳至延髓,在迷走神經中樞引發迷走神經反射,而心臟是迷走神經反射的重要的敏感靶器官,迷走反射引起心率下降,心排出量減少.另一方面,由中樞神經的整合調節,交感神經張力下降,從而引起外周血管擴張,繼而血壓下降.以上變化的共同效應就是出現一時性腦灌注不足,導致暈厥發作.排尿性暈厥發作時心率驟降而血壓下降不明顯的血流動力學變化,以及迷走神經亢奮的自主神經調節障礙的特點與心臟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暈厥的發病特點極為相似,二者發病過程中除暈厥觸發因素和迷走沖動傳入途徑有所不同外,其傳出后通路的迷走神經亢奮效應基本一致.針對排尿性暈厥的發病機制,主要治療方法是采用抗膽堿藥物和植物神經調節劑如6542Ⅱ或阿托品等,有些患者對β2受體阻滯劑比較敏感,因此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采用相應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可使用排尿性暈厥的發病得到較為滿意的控制和治療.排尿性暈厥患者的預防措施是取蹲位排尿姿勢,并作平和呼吸.
2016-03-09 05:4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暈厥? 暈厥(syncope)是指暫短的、完全的、可逆的意識喪失,是急診常見的臨床癥狀,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的腦血流突然降低導致一過性廣泛性全腦供血不足,皮質功能全面抑制而出現的短暫意識喪失。暈厥與昏迷不同,昏迷的意識喪失時間較長,恢復較難。暈厥與休克的區別在于休克早期無意識障礙,周圍循環衰竭征象較明顯而持久。血管神經因素、心律失常、直立性低血壓是暈厥最常見的病因,還有相當一部分暈厥患者的病因是無法解釋的。暈厥主要分為神經反射性暈厥、直立性低血壓性暈厥和心源性暈厥。根據歐洲2001年暈厥診療指南提供的數據,暈厥的發生率在<18 15="" 40="" 59="" 16="" 40="" 49="" 19="">70歲的人群中為23%。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