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癬的治療
感謝你詳看我的病厲!身體患有體癬。自已怎樣可以治療本次發病及持續時間:發病時微癢,已有半月時間目前一般情況:身體上有大大小小的癬,并有趨勢擴張狀態病史:無以往診斷治療經過及效果:期間在醫生的指導下用過藥膏,并服用過藥物。效果均不明顯。非常謝謝您的指導治療!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癬主要是真菌感染.可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開始為鱗屑性紅斑.邊界清楚.皮損發展較快.瘙癢劇烈.治療上主要是靠外用抗真菌藥物治療.由于真菌感染.癥狀消失后停藥.很容易復發.因此治療療程一定要足.現在常用的藥物有達克寧.皮康霜.地塞米松軟膏等刺激性小的藥物.治療一定要徹底.癥狀消失后.要繼續用藥一周左右.要不然容易復發.另外一定要注意衛生.愿你早日康復.
2016-03-09 18:4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體癬為真菌感染所致,傳染途徑主要是與患者直接接觸傳染,或與患有真菌病的貓,狗接觸傳染,也可經被真菌污染的衣物用品間接傳染.治療上以局部外用抗真菌藥為主,對于廣泛或病久頑固者加用口服抗真菌藥. 預防:講衛生,勤洗澡,勤換內衣,避免接觸患者,勿共用毛巾,浴巾,浴盆等.這里的醫生都是利用工作之余的時間在這里回答問題的,請及時點擊"采納答案",這是對他們熱心幫助的唯一肯定,謝謝!
2016-03-09 16:0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本病是由毛發癬菌、小芽孢菌或表皮癬菌引起。其傳染來源主要是手癬,足癬,甲癬及污染的衣著等。你可用復方苯甲酸藥水或軟膏,或1%克霉唑軟膏,或10%冰醋酸溶液等外搽。
2016-03-09 12: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體癬治療應以局部治療為主。皮疹廣泛嚴重者,可考慮全身治療。全身治療用于廣泛而又嚴重的體癬患者。灰黃霉0.2g,一天3次,療程為3-4周;或酮康唑200mg,一天1-2次;或伊康唑(Itraconazole)100mg一天,連用15天。局部治療1.復方水楊酸酊(水楊酸3-6g、苯甲酸6-12g,乙醇加至100ml),局部外用。復方土槿皮酊(10%土槿皮酊40ml、水楊酸6g、苯甲醇12g、乙醇加至100ml),局部涂擦。3.20%羊蹄根醋浸液,局部外用。5.復方雷鎖辛擦劑(飽和堿性復紅酒精液10ml、15%碳酸水溶液100ml、硼酸1g,丙酮5ml、雷鎖辛10g),局部外用,常用于皮膚柔嫩部位。6.1%益康唑霜,見效快,治愈率高,價格適中,系目前較理想抗真菌外用藥物之一。7.1%復方酮康唑霜,局部外用。8、1%吡硫霉凈酊或霜局部外用,治愈率達87.4%-97.7%。9.1%Terbinafine霜外用。10、1%比佛拉唑(Bifonazole)霜局部涂擦。有人報道治療32例體、股癬,連續治療2周,真菌直接鏡檢全部陰性。體癬有什么特點?體癬是由真菌引起的,凡致病性真菌寄生在人體的光滑皮膚上所引起的淺表損害統稱為體癬。有經驗的醫生常常不用做真菌檢查,即可診斷癬病,這是因為癬病的發生和皮損表現具備以下幾方面共同點:(1)發病特點體癬常常由自身接種傳染而引起,也就是說先發生手癬、腳癬、股癬、甲癬或頭癬,然后由這些癬病再傳染到皮膚上來,單獨的體癬較少見。當然,如果與癬病患者密切接觸或共用毛巾、衣褲等也可以被傳染。另外,癬病的發生與機體抵抗力強弱有關。當患有糖尿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以及長期大量應用激素、免疫抑制劑等都會使機體免疫力下降,這時即使真菌數量很少也能引起體癬。(2)皮損特點體癬初起表現為局部皮膚發生紅斑、丘疹或水皰等損害。水皰干涸后出現脫屑,并逐漸向四周擴大,同時皮損中央部分有自愈傾向而使皮損呈環狀或多環狀,邊緣隆起,界線清楚,形如銅錢,故俗稱錢癬或圓癬。日久皮膚上有脫屑和色素沉著,皮損周邊部位炎癥明顯,常有活動性紅斑、丘疹及水皰。(3)季節特點溫暖潮濕的環境有利于真菌的生長和繁殖,所以體癬在夏季會明顯加重,皮損邊緣活躍,起丘疹、水皰及脫屑,并伴有明顯的瘙癢,到了冬天,皮損自然減輕甚至消失,如果不治療,到天氣轉熱時又會發作。
2016-03-09 09:5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體癬是可以根治的,中醫學診斷,本病是由外受風毒,凝聚皮膚,甚則皮膚不能濡潤;或由于風寒外襲,營衛失調;或風熱侵入毛竅,郁久血燥;或沖任失調,營血虧耗,血虛生風化燥等致皮膚失養;或被風濕所侵,留于腠理;或久居濕地,水漿浸漬,濕邪外浸,郁于皮膚;或因汗衣濕溻,淹淅肌膚,復受日曬,暑濕侵漬毛竅,而成本病,用針對性的中成藥調理內分泌、祛風排毒、燥濕化熱、增加免疫力這樣就可以達到徹底的根治。
2016-03-08 21:3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