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廣政 副主任醫師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如果凍傷非常嚴重的話,一定要多注意保暖,同時局部可以多進行按摩,這樣能夠有效的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對于改善凍傷是有很好的效果的,配合涂抹藥膏,而且平時一定要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每天晚上睡覺前用熱水泡一下,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2019-12-13 18:01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凍瘡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癥損害.凍瘡是冬天的常見病.凍瘡一旦發生,在寒冷季節里常較難快速治愈,要等天氣轉暖后才會逐漸愈合,欲減少凍瘡的發生,關鍵在于入冬前就應開始預防.建議你嘗試一下幾種簡單而有效的治療方法 溫差水泡法取一盆15℃的水和一盆45℃的水,先把手腳浸泡在低溫水中5分鐘,然后再浸泡于高溫水中,如此每天干地3次,可以鍛煉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功能,減少凍瘡的發生 辣椒將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后,涂凍瘡患處能消炎,鎮痛,去癢. 生姜用新鮮的生姜片涂搽常發凍瘡的皮膚,連搽數天,可防止凍瘡再生;若凍瘡已生,可用鮮姜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后涂凍瘡患處,每日兩次,連涂三天,就會見效. 蘿卜將蘿卜切片,用電爐或炭火等熱源烘軟,貼在凍瘡患處,繼續烘烤,距離與熱度感覺舒適為度,過不了幾分鐘凍瘡處有發癢的感覺直至腫消失. 山楂將山楂1枚置于火爐上燒熟變軟,稍冷后搓成泥狀涂患處,同時將患肢置于火爐上方烘烤,邊涂邊輕揉患處皮膚,直到楂泥變干,洗去楂泥即可,每日治療3-5次
2016-03-09 01:5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凍傷是在一定條件下由于寒冷作用于人體,引起局部的乃至全身的損傷.損傷程度與寒冷的強度,風速,濕度,受凍時間以及局部和全身的狀態有直接關系.在寒冷地區不論平時戰時均可發生凍傷,尤其在戰時,由于饑餓,疲勞,野外作業,或戰斗持續時間較久,以及夜間長途行軍,御寒設備不足或鞋襪不適等. 凍傷的肢體應迅速在溫水中使之溫暖,水的溫度要護理人員的手能忍受(不超過40.5℃),要小心避免燙傷失去知覺的組織.若下肢受累但需步行一定距離去接受醫療時,不要解凍.外傷(如行走)可進一步加重解凍組織的損害,若再冷凍肯定會嚴重受損,但被凍的時間越長,對以后組織的損害越大.若受凍部分不立即解凍,則應輕輕地清潔,保持干燥,用無菌繃帶保護,直至溫暖解凍,這種較為穩定的辦法是可行的.病人可服400mg異丁洛芬(ibuprofen),若可能應全身保暖.
2016-03-09 00:3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凍傷是一種由寒冷所致的末梢部局限性炎癥性皮膚病,是一種冬季常見病,以暴露部位出 現充血性水腫紅斑,遇溫高時皮膚瘙癢為特征,嚴重者可能會出現患處皮膚糜爛,潰瘍等現象. 該病病程較長,冬季還會反復發作,不易根治.對于一些年輕女士而言,不僅影響了雙手的美觀 度,還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在治療方面,雖方法較多,但很少能根治,所以常令人感到棘手.凍傷的肢體應迅速在溫水中使之溫暖,水的溫度要護理人員的手能忍受(不超過40.5℃),要小心避免燙傷失去知覺的組織.若下肢受累但需步行一定距離去接受醫療時,不要解凍.外傷(如行走)可進一步加重解凍組織的損害,若再冷凍肯定會嚴重受損,但被凍的時間越長,對以后組織的損害越大.若受凍部分不立即解凍,則應輕輕地清潔,保持干燥,用無菌繃帶保護,直至溫暖解凍,這種較為穩定的辦法是可行的.病人可服400mg異丁洛芬(ibuprofen),若可能應全身保暖. 在醫院內進行總體檢查期間,應迅速將肢體置于大容器內溫暖,水溫保持在38~43℃.回暖后,微波測溫,激光多普勒流量測定,血管造影或磁共振檢查可用于檢查周圍循環,以指導治療,改善預后.預防感染很重要,若壞疽是干的,感染不大可能.但濕性壞疽,像浸泡足一樣,可能被感染;應該應用抗生素.若免疫接種不是最近進行的,則應給予破傷風類毒素. 溫暖后,肢體應保持干燥,暴露于暖空氣中,盡可能做到無菌.大多數病人有脫水和血液濃縮;應口服或靜脈滴注補液,并恢復電解質到正常水平.可采用的內科療法并不一致,但目標是恢復循環,使細胞損害減至最小.最有效的是低分子右旋糖酐,異丁洛芬和丁咯地樂(buflomedil).較強力的動脈內或靜脈內給藥以及化學或外科方法的交感切除現已很少應用,但對晚期灼痛還是有用的.營養和精神狀態需要特別關心,手術應盡可能推遲,因為黑色硬殼??擅撀涠粝禄畹慕M織."正月凍傷,七月手術"是一句正確的格言.最好的長期治療是漩渦浴及浴后輕輕擦干并休息.對凍傷后長期持續存在的癥狀(如麻木對寒冷過敏)尚無治療辦法.
2016-03-08 23:2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病理生理變化]可分三個階段:1.生理調節階段:凍傷之初,人體為了調節產熱與散熱之間的動態平衡,主要表現為產熱增加和散熱減少.產熱增加的主要表現為肌肉緊張度增加,隨之出現寒戰,使代謝增高.如寒冷繼續增加,肝臟代謝活動也增強.散熱減少的主要表現為皮膚血管收縮,使血流減少,皮膚溫度降低,以減少散熱.如果寒冷持續時間較長,皮膚血管往往出現短暫的擴張,使局部血流增快,皮溫回升,循環暫時得以改善.但人體為了避免熱量散失,血管又隨之收縮.此種血管的收縮與擴張,均為人體抵御寒冷的保持反應.當然,最后人體為了保持中心體溫,皮膚和肢端血管持續收縮.總之,在受凍之初,各項生理功能均趨亢進,如代謝增加,心跳加快,血管的舒縮交替等.如寒冷持續過久,勢必出現抑制,從而代謝降低,心跳減慢,導致中心體溫降低.此后皮膚及肢端血管出現持續性收縮,皮膚和肢體末端組織就可能發生凍結.2.組織凍結階段:當組織溫度降至冰點(皮膚凍結溫度為-50C)以下時,就會開始發生凍結.凍結分為速凍與緩凍.速凍:如接觸溫度很低的金屬(如寒區置于戶外的武器金屬部分)或液體(如液氮)等,可以立即造成接觸部位的皮膚凍結.如未能及時脫離接觸,凍結組織可以迅速加深,嚴重者可將皮膚凍結在寒冷的固體上,強行脫離,可造成撕脫傷.緩凍:常見的凍傷發病過程均屬于緩凍時,首先使細胞外液的水份形成晶體(冰核),隨著時間的延長,冰晶體逐漸增大.(速凍時不僅細胞外液凍結,同時細胞內液也凍結,但形成的冰晶體一般較緩凍時為小).因此,緩凍對組織損傷過程主要與細胞外的滲透壓改變有關.當外界溫度低于組織冰點時,細胞外液中的水分形成冰晶體,電解質濃度(主要是鈉離子)和滲透壓升高,細胞內分向細胞外大量滲出(有人研究,細胞失水達78%時,即可造成細胞的損傷,而在凍傷時,失水程度可達85~90%),使組織脫水,蛋白質變性,酶活性降低,細胞發生皺縮,造成細胞內能量代謝物質的耗竭和丟失,從而使細胞線粒體的呼吸率下降,造成大量中間產物的堆積.這是受凍組織死亡的主要原因.此外,以往還認為,由于細胞外液冰晶體的不斷增大,對組織細胞產生機械作用,使細胞間橋斷裂或細胞膜破裂,細胞內容物外溢,也是造成細胞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損傷系在組織凍結時造成,通常稱為原發性的損傷.3.復溫融化階段在復溫后,如系表淺的皮膚凍結,局部只呈現一般炎性反應,而無嚴重組織壞死,一般在1~2周后痊愈.如系深部組織發生凍結,不僅電解質紊亂和代謝障礙依然存在,而且出現局部微循環障礙.這是由于復溫后凍區的血流暫時恢復,血管擴張,而凍結階段血管壁已被損傷(內皮細胞對寒冷極為敏感)甚致破裂,故毛細胞管通透性和滲出增加,局部出現水腫和水皰,繼而出現血流減慢和血液瘀滯,血液有形成分堆積,以至血栓形成.此種復溫后的改變稱為凍溶性損傷或繼發性損傷.根據實驗觀察,組織復溫融化后10分鐘,就可出現微循環的閉塞現象.24小時在小動脈,小靜脈內有明顯的血栓,3~4天發展成成彌散性血栓形成,導致組織壞死.故有人認為,在一定條件下,凍傷組織的40%是原發性損傷,60%是由于循環恢復后繼發的損傷,因此復溫的方法對減少組織損傷有重要關系.局部用藥:復溫后局部立即涂敷凍傷外用藥膏,可適當涂厚些,指(趾)間均需涂敷,并以無菌敷料包扎,每日換藥1~2次,面積小的一,二度凍傷,可不包扎,但注意保暖.可供使用的凍傷膏有呋喃西林霜劑:呋喃西林,考地松霜劑:呋喃西林,右旋醣酐霜劑等薄公英提取液1毫升相當生藥4克基質配方完全相同油相基質:硬脂酸17克,液體石臘25克,羊毛脂2克.水相基質:三乙醇胺2克,甘油(藥用)5克,尼泊金甲酯0.1克,蒸餾水48~49毫升.配制方法:交呋喃西林置于乳缽中研成細粉,加入甘油磨成糊狀,再加2~3毫升蒸餾水,研勻備用.將油相在水浴中加熱至全部溶化,繼續加熱至750C.將水相在水浴中加熱溶化至750C后,緩慢加入750C的油相中,邊倒邊攪拌,并加入呋喃西林甘油糊.繼續研磨成霜劑.(2)水皰的處理應在無菌條件下抽出水皰液,如果水皰較大,也可低位切口引流.(3)感染創面和壞死痂皮的處理,感染創面應及時引流,防止痂下積膿,對壞死痂皮應及時蠶食脫痂.(4)及時清除壞死痂皮的處理,肉芽創面新鮮后盡早植皮,消滅創面.早期皮膚壞死形成干痂后,對于深部組織生活能力情況,往往不易判斷,有時看來肢端已經壞死,但脫痂后露出肉芽創面(表明深部組織未壞死),經植皮后痊愈.因此,對凍傷后截肢應取慎重態度,一般認其自行分離脫落,盡量保留有活力的組織,必要時可進行動脈造影,以了解肢端血液循環情況.
2016-03-08 21:4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凍傷是一種由寒冷所致的末梢部局限性炎癥性皮膚病,是一種冬季常見病,以暴露部位出 現充血性水腫紅斑,遇溫高時皮膚瘙癢為特征,嚴重者可能會出現患處皮膚糜爛,潰瘍等現象.1.鮮芝麻葉適量,放在生過凍瘡的部位,用手來回揉搓20分鐘左右,讓汁液留在皮膚上,1小時后再洗去,每日1次,連續1周.2.吃西瓜時,將西瓜皮適當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帶紅的樣子,用它輕輕揉搓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次3分鐘,每日1次,連續1周.3.紅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腦3克搖勻,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藥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4.生姜60克,搗爛,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藥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耐寒能力
2016-03-08 19:3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