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僂病癥狀
請問1周歲以內的幼兒,發生佝僂病有哪些比較明顯的癥狀?9個月還不長牙,多動,睡覺易驚醒,不愛吃輔食(從出生到9個月,幾乎純母乳喂養),同時具備這些癥狀,算是得了佝僂病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孩子這種情況不一定是佝僂病孩子這種情況需要先查明原因的,然后根據診斷進行對癥治療較好,建議去醫院檢查以后再決定用藥
2016-03-08 13:3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愛出汗,夜驚,枕禿都是佝僂病的先兆.
2016-03-08 11:5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好:你的孩子是否有以下癥狀:患兒表現為前囟閉合延遲.骨縫加寬,重者有顱骨軟化,按壓枕部有乒乓球感覺,稱為"乒乓頭",有的可形成"方顱"."十字頭"或"馬鞍頭".嬰幼兒時期可在兩側肋骨與肋軟骨連接部位肥大,外觀看象兩串珠子,稱"肋串珠",胸廓下緣,肋骨外翻,嚴重者出現"雞胸".預防佝僂病的關鍵是補充足量的維生素D,最好的辦法就是曬太陽,可以說,小兒佝僂病不僅僅是缺鈣,還有缺“曬”.皮膚里的7-脫氫膽固醇經紫外線照射可轉變為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使骨骼堅硬.具體情況應視季節而定,嬰兒皮膚嬌嫩,應注意保護.夏季可選擇在樹陰下或打把傘,或在太陽剛出來,日落前進行;春秋季節可常帶孩子到戶外玩耍.冬季在風和日麗時可多帶孩子戶外活動,曬曬太陽,以中午前后為佳.此外,還可適當補充維生素D,通常為400國際單位/天.早產兒應提早在出生后2個星期開始補充,足月兒則在滿月后開始.生后3個月內可用到每天800國際單位,以后減至每天400國際單位.同時適量添加鈣粉.2歲以后,小兒生長速度減慢,戶外活動增多,一般無需再服用維生素D.以上是對“佝僂病癥狀”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3-08 10:2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多汗,夜驚,煩躁,枕突和各種骨骼的改變 佝僂病的各種表現 先說多汗 缺鈣引起的多汗是有特指的,不是所有的多汗都是缺鈣,夜間睡覺是的多汗,特別是睡熟以后多汗,就是典型的缺鈣.缺鈣的多汗也叫“盜汗”,“夜汗”.白天吃奶時或活動時出汗多是正常的,不是缺鈣. 夜驚,就是晚上睡覺是突然驚醒,哭鬧,甚至尖叫.如果白天或清醒狀態下出現的煩躁,就不是缺鈣引起的.輕微缺鈣或缺鈣早期,可能不表現驚醒,只是出現半夜睡不熟,哼哼唧唧,翻來覆去的. 枕突,就是寶寶的后腦勺,有一圈光突突的不毛之地.這種情況也是很常見的. 肋骨外翻,就是寶寶的肋骨下緣翹起來.這個需要有經驗的醫生才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很多寶寶也存在不同程度肋骨外翻的. 還有一種情況需要引起注意的,就是有些家長習慣把寶寶的褲子提得很高,褲頭的橡皮筋剛好壓到肋骨,這樣也會造成肋骨外翻的.所以穿褲子的時候,要注意,一是橡皮筋不要太緊,二是要摸著肋骨,橡皮筋不要高于肋骨. 其他的骨骼變形有雞胸,漏斗胸,X型腿,O型腿,肋串珠,手鐲和腳鐲,這些是比較嚴重的佝僂病才會出現的.現在已經很少見了.血清骨堿性磷酸酶是目前檢查和診斷佝僂病的常用指標,具有靈敏特異簡便快速的優點,目前已經代替了傳統的“佝僂病三項”(血鈣,血磷和血堿性磷酸酶),成為早期診斷佝僂病主要輔助檢查. 活動期佝僂病應依據臨床表現給予積極治療,目的在于控制病情活動和防止畸形. 活動期輕度:維生素D20~30萬IU,1次口服或肌注,間隔1個月,可再給1~2次,同時給鈣劑,每次0.5~1克,每天2~3次,連服1~2個月 活動期中,重度:維生素D20~30萬IU,1次口服或肌注,間隔1個月,可再給2~3次,同時給予鈣劑,每次0.5~1克,每日2~3次,連續2~3個月. 恢復期:一般可不用維生素D,多曬太陽,改善營養即可.但在冬春季節為防止復發可投給維生素D20~30萬IU,一次口服或肌注 給上述維生素D治療量,可維持作用2~3個月,因此不必再給維持劑量口服,以防止維生素D中毒,多曬太陽即可
2016-03-08 06:2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佝僂病是由于缺乏維生素D引起的一種常見的嬰幼兒慢性營養不良病,由于維生素D的不足,使寶寶體內鈣,磷的代謝失常.這種病的早期表現是精神,神經癥狀.患病孩子最早的體征是頭部出汗很多,不管是隆冬還是盛夏都大汗淋漓,大量的汗液刺激頭部,發癢,特別是與枕頭接觸的部位汗液不易揮發,癢得更難受,小孩睡得不安輾轉反側,頭部與枕頭產生摩擦,時間長了便形成枕禿.此外,佝僂病的早期癥狀還有晚上哭鬧等.母親孕期受條件限制未能充分利用自然條件,而又有下肢間歇酸麻,腫脹,肌肉酸痛,小腿抽筋,齲齒增多,牙齒松動者;新生兒,尤其是出生時體重小于2500克或大于3500克,且有不安,多哭鬧,易出汗或驚跳,新生兒黃疸特別明顯者;嬰兒有多汗,夜驚,煩躁不安,枕部禿發者;外觀及全身并無其他異常者,都應注意觀察是否可能是佝僂病或正處于亞臨床狀態.若是佝僂病,可適當選用含有維生素D的制劑.
2016-03-08 01:2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