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糖尿病足
我父親患有好多年的糖尿病了,他也經常會看些關于糖尿病的報道,我怎么總覺得那些報道都是在忽悠人的呢,而且有的專家說衛生部門做出了對中醫根治糖尿病的報道,請問哪些說中醫能根治的是不是真的?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日常生活中糖尿病足輕度壞疽的治療,采用護理治療,應嚴格戒煙,因為吸煙會造成患者的血管受到刺激而引起的血管收縮;防止受冷、受潮和外傷,但不應使用熱療,以免組織需氧量增加而加重癥狀;患者患肢應進行鍛煉,以促進側支循環建立。2、中醫辨證治療糖尿病足,優勢大,即可標本兼治,保留患者患肢不被切除,還能相應的減少患者復發的機率。
2016-03-06 01:0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藥物治療 常用的有:化學類有促胰島素分泌劑、雙胍類、AGI等;其中以下糖尿病患者不能服用化學類類藥: (1)1型糖尿病人(胰島素依賴型)。 (2)懷孕婦女。 (3)明顯肝、腎功能不良患者。糖尿病治療 (4)服用大量降血糖藥仍無法良好控制血糖。
2016-03-05 19:2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糖尿病足的發病初期主要表現在患肢發涼,麻木,酸脹或疼痛,遇寒加重,遇暖稍減,間歇跛行,患肢局部皮溫下降,皮膚顏色正常或蒼白,或痿黃,肢端出現瘀斑或痹點,或者患足疼痛,肌肉萎縮,皮膚干燥或水腫;后期隨病情發展,趾端腳腿出現壞疽潰爛,創面棕灰,膿似粉漿污水,氣味惡臭,膿腐難脫,或脫后肉芽暗紅,膿水清稀,創口日久不斂。
2016-03-05 16:2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別聽廣告忽悠,我告訴你一個簡便、經濟的方法,單從飲食控制是治不好糖尿病的,治療又會增加你的經濟負擔,怎樣才能少花錢又治好病,而且效果較好呢?首先你應了解:1、 什么是糖尿病2、 科學合理地控制飲食3、 酵母片對糖尿病的治療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據統計,目前我國有糖尿病患者3500萬人,患病率居世界第二位。更為嚴重的是,這個數字正以每天至少3000人的速度增加,預計到2010年將達到8000萬至1億人。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患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這個名詞大家都聽到過很多遍了。西醫上管糖尿病叫做甜性的多尿,那么中醫上管糖尿病叫做消渴,就是消瘦加上煩渴。實際上糖尿病從醫學的角度上來看有這樣一個定義:它是一個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兩個因素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它是一個慢性的全身性的代謝性疾病。說到慢性即得了以后好不了,說到全身性即全身各處都受影響,說到代謝性疾病很多代謝紊亂,不止是血糖不好,而且血脂、血壓包括電解質、包括急性并發癥的時候還有一些酸中毒,水的代謝紊亂、全身代謝紊亂。它的臨床表現大概包括兩個方面,一個就是血糖高、尿糖多造成的三多一少,吃得多、喝得多、排尿多,體重減少。另外一個就是并發癥造成的癥狀,如糖尿病腎病、視網膜病變等。由于生活方式變化、工作壓力加大、健康觀念缺乏等原因,糖尿病將成為我國未來10年內最兇殘的生理殺手。醫學專家提醒患者,科學合理地控制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礎,糖尿病食療應走出以下誤區。——限制飲水。一些患者因為發病初期有多飲、多尿的癥狀,就限制飲水。其實口渴是因為葡萄糖從尿中排出時帶走了大量水分,所以感到口渴就應喝水,千萬不可加以限制,否則可能會引起脫水或高黏血癥。——過度節食。一些患者為了讓降低自己的血糖、尿糖水平,盲目地控制自己的食物攝入,由原來的飲食無度一下轉變為過度節食。這樣的做法在開始時雖然能使血糖、尿糖暫時下降,但由于營養攝入不足,人體活動所需的能量只能由身體分解脂肪來提供,可能會引起酮酸中毒,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多吃堅果。一些患者認為多吃花生、瓜子等堅果類事物可以減輕自己的饑餓感。其實這類食物含有大量脂肪,過多攝入會使血脂升高,一部分血脂會通過異生作用轉化為葡萄糖,從而對身體不利。
2016-03-05 12:5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中醫在治療上講究辨證論治,在辨證論治上又講究全身辨證與局部辨證相結合,對糖尿病足則分為三期五型進行治療。全身治療有口服中藥和中藥的外敷滲透治療。對于控制全身的感染,改善血凝系統功能有較好的療效,并對創面的排膿生肌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以其打通經絡活血化瘀等功,效避免糖尿病并發癥的產生。可以促進自身胰島素分泌,最終達到平穩降血糖的目的。
2016-03-05 12:1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