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多處水腫,治療方案及相關檢查的疑問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腳腫,早上睡覺臉也有點腫,眼睛也有點,下陰囊水腫,肚子有點脹,尿少,有泡沫。主院三天了,檢了尿常規,B超,血了抽了二次檢查,X射線,心電圖。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現在每天吊四瓶藥水,最后一瓶是利尿的,吊藥水后尿液多了,全身都有點消腫,明天醫生說要用激素藥,還要做腎穿刺檢查。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我想問下醫生,用激素治好嗎?還有腎穿刺對人體傷害大嗎?還有這病要怎么治療?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全身多處水腫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腎臟疾病、心臟疾病、肝臟疾病、營養不良、內分泌失調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穿刺檢查等,具體需根據病因和病情確定。 1.腎臟疾病:如果是腎小球腎炎等腎臟疾病導致的水腫,可能需要使用激素治療。激素能抑制炎癥反應,減輕腎臟損傷。常見的激素藥物有潑尼松、地塞米松、甲潑尼龍等。但使用激素可能會有一些副作用,如血糖升高、血壓升高、骨質疏松等,使用時需密切監測。 2.腎穿刺檢查:腎穿刺對明確腎臟疾病的病理類型有重要意義,有助于制定更精準的治療方案。雖然它是有創檢查,但在正規操作下,一般風險較小,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如血尿、腎周血腫等,多數可自行恢復。 3.心臟疾病:若水腫由心力衰竭引起,需使用利尿劑減輕心臟負擔,如呋塞米、氫氯噻嗪、螺內酯等,還可能用到改善心肌重構的藥物,如依那普利、貝那普利等。 4.肝臟疾病:如肝硬化導致的水腫,可能需補充白蛋白、使用保肝藥物,如多烯磷脂酰膽堿、復方甘草酸苷等。 5.營養不良:若是營養不良引起的低蛋白血癥導致水腫,要加強營養支持,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等。 6.內分泌失調:比如甲狀腺功能減退導致的黏液性水腫,需補充甲狀腺素,常用左甲狀腺素鈉片。 總之,對于全身多處水腫,需要綜合各項檢查結果明確病因,然后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保持良好的心態,注意休息和飲食。
2025-02-11 00: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UTl)是指病原體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長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組織而引起損傷9按病原體侵襲部位的不同,分為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腎盂腎炎又稱為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合稱下尿路感染。可根據有無臨床癥狀,分為癥狀性泌尿道感染和無癥狀性菌尿。據國內外文獻報道,一般成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的患病率為3%~4.5%,而65歲以上時則增至15%~20%。男性50歲以前很少發生泌尿系感染,而65~70歲時有3%~4%患病,70歲以后其患病率也可達20%以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