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膽囊炎術后反復發燒,如何是好?
我的公公因為膽囊炎動了手術,可是手術以后就是體溫升高,傷口感染,清理12天后進行的二次縫合,現在距離二次縫合已經有半個月了。最近幾天總是發燒,吃退燒藥后,渾身出大量汗水,第二天照常發燒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膽囊炎術后反復發燒,可能是傷口感染未完全控制、術后吸收熱、體內存在其他感染灶、藥物熱、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所致。 1.傷口感染未完全控制:手術傷口如果清創不徹底或后續護理不當,細菌殘留可能導致感染持續,引起發燒。需要加強傷口護理,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選擇敏感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左氧氟沙星等。 2.術后吸收熱:術后組織損傷會產生一些炎癥介質,導致體溫輕度升高,一般不超過 38.5℃,且持續時間較短。通常無需特殊處理,多喝水、多休息即可。 3.體內存在其他感染灶: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等。需要進行相關檢查,如胸部 X 光、尿液分析等,明確感染部位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4.藥物熱:某些藥物可能引起發熱反應。需排查近期使用的藥物,必要時調整用藥。 5.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某些情況下可能被誘發或加重,導致發熱。需完善相關檢查,如自身抗體檢測等,確診后進行免疫調節治療。 總之,膽囊炎術后反復發燒的原因較為復雜,需要綜合患者的癥狀、體征和各項檢查結果來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建議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5-02-11 07:2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1.濕熱膽滯證 臨床表現:脅肋部呈持續性絞痛,起病急,陣發性加劇,腹肌緊張、拒按,常伴有心煩喜嘔,口苦咽干,或高熱寒戰,或身熱不揚,尿少色黃,大便秘結,或身目發黃,舌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或弦滑。 治療方法:清熱利濕,理氣通下。 選方用藥:小柴胡湯加減。柴胡15~25g,黃芩15g,半夏15g,木香7.5g,郁金15g,大黃15g(后下),車前子15g,木通15g,梔子15g,茵陳25g。 該證為濕熱內蘊膽經,氣機不利所致。臨床多屬急性感染性膽囊炎,或化膿性膽囊炎。病人多以突然高熱、脅肋劇痛或發黃為主要特征。本方柴胡、黃芩清利肝膽,配半夏降逆止嘔,化痰利濕;木香、郁金疏利肝膽,行氣止痛;大黃瀉熱通便以除濕熱;車前子、木通瀉水道以排濕邪;梔子、茵陳清利肝膽濕熱以退黃。故本方為清熱利濕、理氣退黃之良劑。 2.毒熱內壅證 臨床表現:脅肋持續劇痛,右上腹或全腹部硬滿、拒按,或脅下可觸及包塊,同時伴有高熱寒戰,口苦咽干,頭暈,精神萎靡不振,甚則神昏、譫語,或者肌膚發黃,色黃鮮明,小便短赤,大便燥結,舌質紅絳,苔黃燥或有芒刺,或少津無苔,脈弦滑而數。 治療方法:清熱解毒,通瀉攻下。 選方用藥:大承氣湯加龍膽瀉肝湯加減。大黃15g(后下),厚樸10g,枳實15g,芒硝10g(沖),梔子10g,膽草10g,木香5g,生地10g,柴胡20g,黃芩15g,連翹30g,蒲公英30g,板藍根30g。 本證以毒熱內盛,肉腐成膿為主要病理改變。臨床屬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或壞疽性膽囊炎。故選用大承氣湯通瀉攻下,并合用龍膽瀉肝湯清利肝膽。方中大黃、芒硝通里瀉熱、解毒散瘀;枳實、木香行氣止痛;梔子、膽草、柴胡清熱利膽;生地、黃芩涼血解毒;連翹、蒲公英、板藍根清熱解毒,專療毒熱內壅。諸藥合用共奏清熱涼血,解毒通下,利膽止痛之功效。在臨床上,高熱神昏者可加服安宮牛黃丸;精神萎靡不振,脈弱無力者可加用參附湯。
2016-03-05 02:3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