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搐、面部手指發青且大小便失禁如何治療
到現在抽搐不斷,面部手指發青,偶爾還會大小便失禁。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無想得到怎樣的幫助:麻煩醫生給出詳細治療方案。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抽搐不斷、面部手指發青、大小便失禁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癲癇、腦部損傷、電解質紊亂、中毒、心血管疾病等。 1.癲癇:癲癇是常見原因之一,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導致。治療常使用卡馬西平、丙戊酸鈉、苯妥英鈉等藥物。同時要避免誘發因素,如疲勞、情緒激動等。 2.腦部損傷:如腦外傷、腦血管疾病等導致腦部受損。可能需要手術治療清除血腫或修復損傷,藥物方面可使用神經保護劑如甲鈷胺、依達拉奉等。 3.電解質紊亂:低鈣、低鉀等可引發。需及時補充相應電解質,如靜脈輸注氯化鈣、氯化鉀等。 4.中毒:某些藥物或化學物質中毒。需盡快明確毒物并采取解毒措施,如洗胃、使用解毒劑等。 5.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等影響血液循環。治療包括改善心肌供血,如使用硝酸甘油等藥物。 出現上述癥狀應盡快前往正規醫院進行全面檢查,明確病因后采取針對性治療。治療過程中需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遵循醫囑。
2025-02-11 04:1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抽搐不斷、面部手指發青、大小便失禁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癲癇、腦部損傷、電解質紊亂、中毒、心血管疾病等。 1.癲癇:癲癇是常見原因之一,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導致。治療常使用卡馬西平、丙戊酸鈉、苯妥英鈉等藥物。同時要避免誘發因素,如疲勞、情緒激動等。 2.腦部損傷:如腦外傷、腦血管疾病等導致腦部受損。可能需要手術治療清除血腫或修復損傷,藥物方面可使用神經保護劑如甲鈷胺、依達拉奉等。 3.電解質紊亂:低鈣、低鉀等可引發。需及時補充相應電解質,如靜脈輸注氯化鈣、氯化鉀等。 4.中毒:某些藥物或化學物質中毒。需盡快明確毒物并采取解毒措施,如洗胃、使用解毒劑等。 5.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等影響血液循環。治療包括改善心肌供血,如使用硝酸甘油等藥物。 出現上述癥狀應盡快前往正規醫院進行全面檢查,明確病因后采取針對性治療。治療過程中需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遵循醫囑。
2025-02-10 20:0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癲癇(epilepsy)即俗稱的“羊角風”或“羊癲風”,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目前癲癇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神經調控治療等。
2016-03-04 02: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引起癲癇病的發病原因有很多,有腦部的病灶或者彌漫性的病變所引起的,也有全身性的代謝中毒所導致的,還有一些起因迄今不明的在臨床上,常見的發病原因中,以腦外傷、腦腫瘤、腦血管疾病、顱內感染等顯得尤為重要。①、腦外傷:包括開放性腦外傷和閉合性腦外傷,據統計,癲癇病人大約三分之一有過頭部外傷病史。毫無疑問腦外傷確實是引起癲癇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病人在腦外傷后發生癲癇的仍是少數,腦外傷后大約有5%的病人會出現癲癇發作,但腦外傷后,早期出現癲癇發作的病人中,可能為晚期出現癲癇的四分之一。分娩時造成的腦外損傷,是小兒時期的癲癇發作的重要原因。②、腦部疾病:包括腦腫瘤、腦血管病、顱內感染等,也是誘發癲癇病發作的常見因素,尤其是成年以后所謂的晚發性癲癇,所占比例數就相對更高些。腦瘤的生長壓迫或影響周圍腦組織及其血管,產生腦水腫、腫脹、缺氧、缺血、腦組織硬化或萎縮,導致這些神經細胞的代謝異常及膜電位的改變,往往在內源性或外源性因素刺激下就會產生異常放電,引發癲癇;另外的一部分幼年患者是由于血管畸形而誘發癲癇;此外還有一部分患者由于顱內細菌性、病毒性寄生的感染,引起腦炎、腦膜炎、蛛網膜炎、腦膿腫等,也可能引起癲癇發作。③、由全身因素引起的癲癇,比如一氧化碳中毒、低血糖、急慢性腎功能衰竭、高血壓腦病、胰島腺瘤、低血鈣、甲狀腺功能亢進,以及各種全身感染,維生素B6缺乏等等,都可能引起癲癇發作。應避免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成人至少保證每天睡眠7~9小時,兒童至少8~16小時.參加適量運動,如散步、慢跑、羽毛球、網球、乒乓球等,不能參加游泳、登山、跳水等運動,也盡量不騎自行車,防止發作時摔傷,或出現交通事故;少看電視,禁止玩電子游戲。
2016-03-03 22:0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腦電圖檢查有癲癇波(即癇樣放電)是診斷癲癇病的重要依據癲癇病的診斷標準,一是有反復發作的癲癇癥狀;二是腦電圖檢查出現癲癇波;三是抗癲癇藥物治療有效。但腦電圖檢查也不是唯一依據,因為有個別癲癇病人的腦電圖可能是正常的。即使是24小時長程腦電圖檢查,其陽性檢出率也僅為80%。癲癇患者應該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限制鉀的攝入量(含鉀鹽低的食物有油菜心、小紅蘿卜、白蘿卜、芹菜、南瓜、番茄、茄子、蔥頭、黃瓜、冬瓜、絲瓜、西葫蘆、鴨梨、蘋果、葡萄、菠蘿等)增加鎂的攝入量(小米、玉米、紅小豆、黃豆、豆腐干、綠色蔬菜、芹菜、牛肝、雞肉)不宜多吃含鋅高的食物(牡,胰臟、肝臟、血、瘦肉、蛋、粗糧、核桃、花生、西瓜子等)
2016-03-03 20:0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抽搐? 抽搐(tic)是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的不自主的肌痙攣收縮,且帶有關節運動。多為全身性對稱性,伴有隨意運動的喪失。臨床表現多為四肢和軀干骨骼肌強直性收縮或陣攣性收縮,每次發作持續數分鐘,多伴有意識喪失,常反復發作,輕者為局限性抽搐。為軀體或顏面某一局部連續性抽動。抽搐來之較急,大多到急診室就診,可見于多種疾病,且多為嚴重階段,平時需要我們熟記能引起抽搐的各個系統疾病及其他們的抽搐特點、伴隨癥狀,全面有序的進行各個系統檢查,盡早做出病因診斷。異常的肌肉收縮來自肌肉、周圍部位或非神經系統任何水平的障礙,單純來自肌肉的收縮一般指發生于局部肌束的顫動而無關節的運動,如肌束顫動、肌肉顫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