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歲左半邊身體不定期抽搐如何調理治療
小時候2歲抽搐;好了之后到21歲期間不定期抽搐多次。最近拉完闌尾以后抽搐的次數見頻最多可一天倆次,我20周歲身高179cm凈重80kg發病時身體左半邊抽搐??問問?大夫我該注意什么?怎么調理與治療曾經的治療情況和效果:無治療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身體不定期抽搐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神經系統疾病、電解質紊亂、遺傳因素、腦部感染、代謝性疾病等。 1.神經系統疾病:癲癇是常見原因之一。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需要通過腦電圖、頭顱磁共振等檢查明確診斷。治療上可能使用卡馬西平、丙戊酸鈉、苯妥英鈉等藥物。 2.電解質紊亂:低鈣血癥、低鎂血癥等可導致肌肉興奮性增高,引起抽搐。通過血液檢查可明確,治療需補充相應電解質,如碳酸鈣、葡萄糖酸鈣、硫酸鎂等。 3.遺傳因素:某些遺傳性疾病可能導致抽搐,如家族性良性肌陣攣等。需要進行基因檢測確診,目前治療方法有限。 4.腦部感染:腦炎、腦膜炎等感染性疾病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引發抽搐。通過腦脊液檢查等明確,治療以抗感染為主,如使用頭孢曲松、阿昔洛韋等。 5.代謝性疾病:低血糖、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也可能引起抽搐。通過血糖、血酮體等檢測診斷,治療需糾正代謝紊亂。 出現不定期抽搐應引起重視,及時到正規醫院神經內科就診,進行全面檢查,明確病因后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精神刺激。
2025-02-09 22:5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健康指導:抽搐是不隨意運動的表現,是神經-肌肉疾病的病理現象。常見于腦系疾病、傳染病、中毒、頭顱內傷、厥病類疾病、子癇、產后痙病、小兒驚風、破傷風、狂犬病等病中。具體要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才好根據具體病情做好預防治療措施。建議詳細的檢查下,以確定病因。
2016-03-03 15:4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抽搐? 抽搐(tic)是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的不自主的肌痙攣收縮,且帶有關節運動。多為全身性對稱性,伴有隨意運動的喪失。臨床表現多為四肢和軀干骨骼肌強直性收縮或陣攣性收縮,每次發作持續數分鐘,多伴有意識喪失,常反復發作,輕者為局限性抽搐。為軀體或顏面某一局部連續性抽動。抽搐來之較急,大多到急診室就診,可見于多種疾病,且多為嚴重階段,平時需要我們熟記能引起抽搐的各個系統疾病及其他們的抽搐特點、伴隨癥狀,全面有序的進行各個系統檢查,盡早做出病因診斷。異常的肌肉收縮來自肌肉、周圍部位或非神經系統任何水平的障礙,單純來自肌肉的收縮一般指發生于局部肌束的顫動而無關節的運動,如肌束顫動、肌肉顫動。 查看全文»